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九五至尊 > 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重建太学

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重建太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全球游戏:旧日棋手 流落荒岛的日子 明末:从MC系统开始征战 凡人修仙:催熟一棵万年灵药开始 聂天洛紫烟 穿越:毒妃太护短温宁末尘渊 无敌从强化肱二头肌开始 在泥淖中向往 综漫:饕餮幼崽今天吃饱了吗? 我一个魔剑仙,把你秒了很合理吧

大臣们都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看着王孝儒。 果然不出所料。 秦昊摇头,道:“不行!翰林院大学士,乃是朝中清贵,朕还要仰仗他们为朝廷出力。” “怎么可以让大学士到地方去?” “况且,你如何保证,这些大学士懂得格物学,不到下面的州府胡乱教导,误人子弟?” 王孝儒的神色黯淡,唯唯诺诺道:“皇上...臣只是提个建议...” “您就当臣是在胡说八道...” 秦昊笑着开口道:“不,朕认为,你的建议,不是胡说八道,反而极有见地。” “只不过,方式有些不妥。” “翰林院有自己的职责,不可能兼顾。” 王孝儒眼神一亮,惊讶道:“皇上,您的意思是?” 秦昊缓缓站起身,眼神霸睥,沉声道:“朕要创办太学堂!” “翰林院的大学士们,入太学堂,专门研究《格物致知篇》!” 太学堂? 听到这个名字,所有人都是面露惊容。 太学,自古有之,是历朝历代的最高学府。 只不过,各朝各代名字不同。 大夏的太学,其实就是四大书院。 不过,秦昊的意思很明显。 他要在四大书院之上,再创办一个太学堂,来专门研究格物学。 从此以后,太学堂就是国家级研究机构,跟天工院并列。 一个专门研究理论,另一个负责实际操作。 而这些大学士,从只会清谈误国的官僚,变成研究格物学的学者,来发挥他们的才智。 朝廷之内,一片死寂。 所有大臣都惊呆了。 特别是张仲文等豪门世家,根本没有想到,皇上不仅答应了王孝儒的要求。 最关键的是,皇上的手段极其巧妙,不让翰林院去办这件事,而是重建太学院。 太学院里的人,还是翰林院的大学士。 最重要的是,张仲文还无法出言反驳。 因为。 太学,是大夏祖制。 秦昊这么做,只是恢复祖制。 若是大夏的列祖列宗在天之灵,知道秦昊重建太学院,只会感到欣慰。 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秦昊的目光落在王孝儒身上,笑道:“爱卿,你可否愿意替朕分忧,担任太学院院长一职?” 王孝儒彻底惊呆了。 皇上让自己执掌太学院? 这是何等的信任! 何等的皇恩浩荡! 王孝儒跪在地上,感激涕零,道:“臣,多谢皇上赏识!” “臣愿效犬马,肝脑涂地,暴打皇上知遇之恩。” 见到王孝儒落了实惠,执掌太学院,宋鸾等大儒的脸色明显变得很难看。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家都是大儒,凭什么王孝儒就是太学院的院长? 皇上这也太偏心了! 秦昊微微一笑:“宋鸾,你担任副院长,可愿意?” 宋鸾大喜,忙道:“臣愿意。” 虽然是副院长,屈尊王孝儒之下。 但是,宋鸾在翰林院,官职也比王孝儒低。 王孝儒当院长,自己混一个副院长当当,他也算有收获,没有白忙活一场。 至于其他几个大儒,秦昊也都将他们在太学院中,分封了职位。 这一下。 众人都是皆大欢喜,喜笑颜开。 朝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唯有张仲文等朝廷老臣,愤愤不平,心里极其不平衡。 诸葛云这些朝廷新贵,好歹是正儿八经考科举,名列三甲,才受到皇上赏识,在朝堂内身居要位。 他们这些年轻人的能力,有目共睹。 张仲文这些老臣,就算心中不满,也只能小声嘀咕几句,不能多说什么。 毕竟。 若不是这些朝堂新贵,任劳任怨,加班加点的干活,处理政务。 他们这些老臣,才能乐的清闲。 问题是。 王孝儒、宋鸾这些南楚大儒,算是什么东西? 他们靠着什么上位的? 投降!看書菈 这些人全都是南楚降臣,靠着出卖主子秦川,卖主求荣,这才从一个腐儒,一飞冲天,入翰林院,当上了大学士。 不过,翰林院毕竟没有什么实权。 大学士,名字听起来好听,实际上全是只会卖嘴皮子的清贵! 但是太学院不一样! 这群大儒,若是执掌太学院,权力极大! 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党派,威胁到这些朝廷老臣的利益。 不过,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王孝儒欣喜之余,开口问道:“皇上,这太学院只有大学士?” “招不招太学生?” 王孝儒关心的是,这太学到底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 还是说跟书院一样,也要招学生。 如果只做学问,那就跟翰林院一样,只是名声好听,终究没有什么权力。 若是招学生,那就不一样了... 秦昊笑着点头,道:“招!太学若是不招学生,还叫什么太学?” “不过,太学招学生,跟书院不一样。” “书院主要是教四书五经,诗词歌赋。” “太学院主要是教算学和格物学。” “两者截然不同。” 其实,秦昊的想法很简单。 太学,其实就是后世的大学。 不过,不是那种专业培训的专科学校,而是清北这种通才教育的大学。 教出来的太学生干什么呢? 让他们下到各种州府的学塾里面,去当老师,传授算学和格物学。 说白了。 太学院,就是大夏师范大学,简称夏师大。 王孝儒听得惊叹连连,双眼放光:“大学士们专心做学问,研究格物学。” “然后,教出来的太学生,让他们去地方,教学塾。” “皇上,您这个办法绝了!” 他仔细一想,皇上开太学这个办法,确实更加合理。 翰林院的大学士,才有几人? 而且都是一把老骨头。 再加上他们是朝堂清贵,养尊处优惯了,让他们离开京师到地方去。 如果是南楚这种富饶之地,倒也没什么。 若是去北莽西蜀之类贫穷偏僻之地呢? 只要皇上一开口。 他们肯定要跳出来,一哭二闹三上吊,满地打滚,谁也不愿意去吧? 但是,太学院招来的太学生不同。 他们都是年轻人,有朝气有活力有干劲,妥妥的三有青年。 到时候太学毕业,皇上命他们去地方,给他们个一官半职,在荒凉偏僻的地方,还不是屁颠屁颠就去了! 一众大儒对秦昊佩服的五体投地:“皇上的帝王心术,简直是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339/8601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339/8601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