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开局带着皇帝爷爷跑路 > 第七百四十二章 群臣震惊,太孙杀人的套路也太深了吧?

第七百四十二章 群臣震惊,太孙杀人的套路也太深了吧?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的青春谁经过 玄幻:开局自带地图,杀鸡爆一切 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 刚大学毕业,我让女神老师休产假 精灵:新生智爷,从神奥出发 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我有一尊炼妖壶 权力巅峰:从一等功开始平步青云 宋檀记事

此时此刻,朱寿心里激动坏了。 四叔啊四叔! 你的户部尚书夏原吉,小侄给抢走了,如今再抢走一个郑赐,你也不会怪罪于小侄吧? 咱们叔侄关系如此的好,你不会因此事气得震怒,说啥也要起兵靖难于小侄吧? 不会吧不会吧? 心里刚升起这个念头,一旁的朱元璋微微皱眉,下意识地问:“寿儿!” “你是说,叫郑赐顶替赵茂才的官缺?” “不过……” “郑赐是何人也,竟可叫你如此举荐?” 朱寿顿时一愣,忍不住满脸懵逼地道:“老头子,不是吧?” “您老自个手底下的官吏,您不知道是谁?” “该说不说,您老这个皇帝,当得有点过于甩手掌柜了啊!” 闻言,朱元璋丝毫不觉得羞愧,振振有词地道:“你这娃子少放屁!” “天下官吏多如牛毛,咱都多大岁数了,上哪记一个小官?” “当谁都是你这孽障,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赶紧说,郑赐此人,何以顶其官缺当通政司参知?” 对于便宜爷爷的疑惑,朱寿也不卖关子,断然说道:“这还不简单?” “照孙儿来看,郑赐这个人,如今虽说是正八品的监察御史……” “可不出二十年,乃是刑部尚书的好料子!” “既是如此,为何不可叫他顶正六品的通政司参知之官缺?” 说完,心里止不住涌起一个念头。 郑赐、郑赐! 永乐一朝十大名臣也! 此人,乃是建宁府瓯宁县人,洪武十八年中进士,授予监察御史之职! 洪武二十八年,湖广布政司参议出缺,郑赐钦巡湖广,令湖广等地百姓安居乐业,推动苗、僚之归服! 洪武三十年,郑赐改任北平参议,燕王朱棣多为倚重,举荐为燕王府长史,洪武皇帝不准,命其回京出任工部尚书! 后,燕王朱棣建元永乐,改封为刑部尚书! 永乐三年,任礼部尚书! 永乐六年,郑赐因病去世,永乐皇帝朱棣给予厚葬,直到洪熙元年,朱高炽追赠郑赐为太子少保,谥号文安! 终其一生,虽无如夏原吉之大功,却也从不贪墨、亦不结党营私,力保刑部之安定,足以称之为功大于过! 正因如此,于史书之上,功评永乐十大功臣! 如今,郑赐尚在监察御史位,本少爷凭何不扶他一把,顶上正六品的官缺? 等本少爷梳理清楚通政司之政,再把他外放到湖广,以命苗、僚之归服…… 岂不美哉? 而此时此刻,朱元璋听完之后,眉头更是紧皱不已,缓缓说道:“这郑赐,如今不过区区八品小官,竟是刑部尚书的料子?” “不、不对!” “咱的刑部尚书杨靖,才三十出头,怎么着也得有个二十年活头……” “郑赐何以取代杨靖为刑部尚书?” 闻言,朱寿顿时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道:“倘若不出意外,杨靖是可以再干一二十年的刑部尚书!” “可问题在于……” “您老动不动就杀人,天知道再过几年,您老就把杨靖脑瓜子给砍了啊!” “既是如此,孙儿不得给您老找个刑部尚书之备选啊?” 朱元璋脸色顿时一黑,气恼地道:“放屁!” “咱是那等胡乱弑杀的人吗?” “杨靖乃是咱的重臣,咱没事杀他干甚?” “咱看你这娃子……” 可话还没说完,一旁的朱标顺势接过了话茬,幽幽地道:“爹!” “这回,孩儿觉得寿儿说得对!” “您老气劲上头,是不管三七四十八,就把人脑袋砍得满地滚!” “至于郑赐顶替赵茂才的官缺,孩儿也以为可行!” “您老以为呢?” 见朱标言之凿凿,朱元璋立马换了副嘴脸,振声说道:“标儿说的好啊!” “那就照标儿说的办!” “明日早朝,咱就叫郑赐顶官缺!” 朱寿也不含糊,一摆袖袍,忙是说道:“既然说定了,那孙儿可就去睡了!” “半夜寅时就起床,孙儿可得赶紧补觉!” “孙儿去也!” 说罢,搂着翠竹、翠柳两个通房丫头,一路回了寝卧。.net 等翌日寅时,在她们的服侍之下,朱寿这才堪堪爬起身,穿着太孙常服,坐着马车而入宫。 卯时降至,奉天殿内,文武百官肃立! 朱元璋身穿龙袍,刚坐在龙椅之上,低头一看朱寿睡眼惺忪,身子困得摇摇晃晃,不禁说道:“来人!” “赐太孙座!” “自今日之后,太孙皆可于御座听政、议政、断政!” “遵旨!” 殿前亲军不敢怠慢,忙是搬来太师椅,放在了朱寿的身后。 这一幕,看得群臣 看来,对于太孙殿下,陛下不是一般的宠溺啊! 要知道,当年太子殿下监国辅政的时候,上早朝,都没这个待遇! 太孙登基为皇帝,板上钉钉了呐! 而随着朱寿毫无客气一屁股落座,满殿群臣顿时回过神来,如出一辙,忙不迭叩首行礼:“臣等,叩见陛下,叩见太孙殿下!” “吾皇,万岁,万万岁!” “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闻言,朱寿困得眼皮直打架、哈气连天之余,忙是虚抬左手,道:“诸卿平身!”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一下子,群臣满脸错愕。 啊这…… 太孙上朝,咋显得这么急? 把陛下随时太监的活都给抢了? 可很快,一个御史便迈步上前,拱了拱手,行礼说道:“陛下,太孙殿下,臣有本启奏!” 朱元璋微微凝眸,淡淡地道:“说!” 对方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回陛下,臣因与赵茂才同住一巷,故而赵府之动向,臣皆可听之!” “今日一早,赵府命人传来报丧之信,说赵茂才有感愧对天恩……” “于昨夜上吊自尽了!” “赵茂才官在通政司,通政司之重,事关江山社稷!” “正因如此,臣上谏,望陛下择良才而走马上任,接任赵茂才通政司参知之官缺!” “望陛下恩准!” 啥玩意? 赵茂才竟然畏罪自杀了? 话音刚落,群臣一下傻眼了! 卧槽! 太孙殿下杀起人来,套路也太深了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3647/85451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3647/85451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