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 第760章 王佐之名,诸葛亮初现身

第760章 王佐之名,诸葛亮初现身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综武:夫人请自重 好感一秒加一点?副本崩了能怪我? 剑来:悟性逆天,陈平安人麻了! 我养的猪八戒超凶 我在神诡大汉加点修行 我的仙路不对劲 全能艺术之王 女人的婚姻生活 大汉:从融合昆虫基因到征讨匈奴 宿主一身反骨,癫公癫婆颤抖

武靖看着纷纷附议的朝臣,眉头微不可察的皱了起来。 就连武靖这个穿越之人也不得不感叹一声,这荀彧不愧是被称之为王佐的人才。 荀彧此举,既保全了武靖的颜面,又保全了荀家之人在朝臣心目中的地位。 除此以外,更是尽可能的为世家争取了到了一丝利益。 哪怕只是两三名大中正,依旧可以凭借着互相之间的关系,来举荐各个世家之中的人才。 可以想象,朝中官员若是谁担任了这个大中正,必然会成为朝臣们所拉拢、讨好的对象。 武靖皱着眉头,心中却在思索着荀彧这言论是否可行。 乍一听,好像是对世家大族们的退让,可是换个角度想一下,世家大族原本可以肆无忌惮的举荐自家人才。 可是现在呢?只有大小中正,才有举荐人才的权利。 而且举荐了人才之后,还要在朝堂上进行商议,最后商议通过了才能任职官员。 打个比方说,以前你坐在家里玩,什么都不用按,就有一个月四千的工资可以拿。 现在我说要取消这种政策,让你一分钱拿不到。 而这个时候,忽然有一个人说,让你每月工作一两天,就可以拿到一千块钱的工资,你会如何想? 肯定是选择后者! 从朝臣们的角度看,荀彧是给他们争取到了利益。 而从帝王的角度看,荀彧是帮助自己施行九品中正制。 双方都以为自己得到了利益,但实际上呢? 最大的获利者还是帝王,他们只不过是由十成利润变成九成利润。 而朝臣们则是从十成利润变成没有利润,而后再变成一成利润。 他们肯定会欣然接受这一成的利润,从而被迫接受武靖的政策。 想到这里,武靖看向荀彧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那是一种钦佩中带着一丝凝重的眼神。 臣子太有能力,就会显得帝王太没有能力。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也不代表这不是好事。 但前提是,这个臣子得是忠心之臣,若是这样的臣子想要贪赃枉法,就算是帝王都很难将其扳倒治罪。 不过对于武靖来说,利益还是要大于弊端的,他有十足的自信,就算荀彧势力再大,也威胁不到他的地位。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武靖已经做好了决断。 “既如此,那本王就答应荀司农的提议,除了各州、郡推选出一名大中正以外,在朝堂之中,依旧可以推选出三位大中正。 再由这三位大中正选出六位小中正,这九人都可以向朝廷举荐人才。 不过规矩不能破,举荐的人才,全都要进行商议之后才能安排官职。” 听到武靖答应,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几乎是同一时间,所有人都朝着武靖躬身行礼。 “燕王英明!” ... 南阳,隆中。 一文士打扮的年轻人,正带着一众随从,拉着数十辆牛车朝着县城赶去。 牛车上拉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一袋袋的粮食。 看牛车上的麻袋数量,少说也得有二三百石粮食。 前方的一辆牛车上,文士一边搓着手,一边跟旁边的书童聊着。 “先生,咱们的存粮本就不多,你这一下子拿出了近三百石粮食,这可是咱们存粮的一半啊。 剩下的那些粮食,也就刚刚足够明年的耕种以及口粮。 先生将粮食都拿出来了,明年衣食住行可咋办啊?”书童语气带着一丝委屈说道 那文士淡淡一笑,轻轻点了点书童的额头。 “你这小童,只知道自己享福,却不知体恤百姓之苦。 虽说拿出了一半存粮,但是我们余下的粮食依旧足够明年一年的口粮,剩下的,去除种子以外,还能剩下少许,足够咱们日常花销所用。” 说完,那文士悲叹一声。 “你可知,此时县城已经围了无数灾民,他们都等着府衙赈灾。 南阳百姓这几年虽说收成尚可,但大多都被收缴上去,留下的余粮也就勉强足够生活罢了。 这雪灾将房屋压塌,粮食被雪水覆盖,只能抢救出一部分食用。 本就是天寒地冻,现如今存粮又大多被毁,百姓们没有屋檐遮风,没有衣服御寒,更没有粮食充饥。 而此时此刻,你却还在担心明年咱们的日常花销是否够用?你于心何忍啊。”文士叹息一声。 那书童被说的深深的低下了头,满脸的羞红。 看到书童明白了道理,文士呵呵一笑,伸手摸了摸书童的头。“你还小,有些道理不懂也没关系,可以慢慢学。 但是你一定要记住,为人处世,仁、义、礼、信、才是最重要的。 若无仁爱之心,就算聪明绝顶、入朝为官,那也不过是奸宦罢了。 明白了吗?” 书童抬起头,认真的看着男子,重重的点了点头。 “先生,学生明白了。” 文士摸了摸书童的头,笑着说道:“明白就好。” 就在这时,前方一仆从快速跑了过来。 “先生,前面跑来一群灾民,好像是看到咱们这里有粮食,所以这才跑过来要粮食,咱们怎么办?”仆从语气带着焦急问道 文士闻言,站在牛车上看着前方跑来的一群灾民,人数大约有数百上千人。 “急什么?咱们不就是来发放粮食赈灾的吗?现在灾民来了,怎么你们还要来问我怎么办?” 文士的话让众人顿时一愣。 “可是先生,咱们不是要去县城发粮食吗?若是在这里就发放了粮食,那县城的官人又怎么知道咱们做了什么?”那书童急忙说道 文士摆了摆手,语气之中带着淡然。 “我诸葛亮行事只求问心无愧,而非是为了那些虚名,只要能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即可,至于县城的官人是否知道我的付出,这并不重要。” 这个时候,那些灾民也已经来到了牛车的旁边,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牛车上的一袋袋粮食。 诸葛亮见状,赶紧大声喝道:“乡亲们不要乱,在每辆牛车跟前排好队,等候发放粮食。 我保证每人都能领到粮食,大家千万不要发生混乱,更不要哄抢,粮食珍贵,万不能因为哄抢而浪费!”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3795/260088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3795/260088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