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兴师问罪

第三百一十四章 兴师问罪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别想掰弯我 全球灾变:我从古树开始进化 关于我一觉醒来,变成人类那些事 炮灰改拿爽文女主剧本 惊爆!抓奸错进了闺蜜小叔的房 嫡女重生,毒妃飒爆了 苍龙剑仙 重生1995之商娱帝国 我真没想下围棋啊! 灾年不逃荒,我带着族人深山求生

刘岩笑了:“你的眼力还真不错。” 随即,一脸写满了严肃:“我今天是来向你兴师问罪的。” “兴,兴师,问罪?”场长一脸写满了懵逼。 刘岩沉声说道:“是的,尽管你这个林场非常好,但我要收拾你,你坐下。” 场长听刘岩这么一说,立刻脸阴沉了下来。 刘岩问道:“我问你,你是什么时候当上林场场长的?” “十年前,我从部队复员就到林场来了,今年整整十年了。”场长回答说。 “这十年,你把多少农民的牧场圈进了你这个林场了?”刘岩一脸写满了严肃。 场长的脸色立刻凝重起来,问道:“农民的牧场?哪有什么农民的牧场? 刘书记,不管是什么场,不都是国家的吗?!” 刘岩顿了顿,掷地有声发问道:“在你的眼里,是不是只有林业,没有农业和畜牧业?” 场长顿时沉默不语了。 “除了牧场,还有耕地。告诉我,你圈了多少耕地?这是犯法的行为,你知道不知道?” “刘书记,圈了多少耕地,都是有数的。 我们一亩一亩登记造册,划进了退耕还林的项目。 由林业局转到各乡政府,再到村里,每年都有补偿费。”场长理直气壮道:“再说了,自从林子起来了之后,野猪频繁出没,毁庄稼,耕地里什么农作物都种不成。 我们也是看到耕地荒废了,才圈进来的。 而且补偿费一分钱不少给,这也算是为乡里做了件好事的呀!” “野猪?”刘岩有点惊奇:“你说这林子里有野猪?” “刘书记,这林子里野兽多着呢!不但有野猪,还有豹子!”场长的神气又扬起来了:“而且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又不能捕杀它们。” “这个林场有多大?”刘岩接着问道。 “四十多万亩。” “林场目前有多少职工?”刘岩继续问道。 “不到100人。” “能看护得过来吗?”刘岩接着问道。 场长摇了摇头:“主要还得靠林区群众自觉遵纪守法。 否则,光靠我们这几十个人,既要保护山林不被砍伐,又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被捕杀,是看护不住这么大的林场的。” 刘岩沉思片刻,说道:“你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儿吗?” 场长再次一脸懵懂,摇了摇头。 刘岩沉声说道:“由于你的无限扩张,迫使这里的农民放弃了发展畜牧业。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壮大。” 场长闻言,惊呼道:“不是这么回事,刘书记,你冤枉了我。ap. 在林区里,无论是岭南、岭北、岭东、岭西,我给农民留了足够大的牧场。 岭西还有养一百多头牲口的农户呢。” “你说的,可是真的?”刘岩一脸疑惑的表情。 场长的脸色又扬了起来:“不信我带你去看。 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是体恤民情的。 林区里的农民耕地种不成了,不就指望牲口了吗,最少的也养十几头呀。” 刘岩听场长这么一说,随即撇了陈韬一眼:“这些情况,难道你不知道吗?” 陈韬低着头说:“不好意思,刘书记,是我的工作没做细,没有亲自做调查。 有些情况,也是听底下的人说的。 不过,苏坑林场的牧场规模,与其它牧场相比,存栏量还是偏少的。” “陈局长,具体情况要做具体分析,而且不能只是指挥,要懂得引导。”刘岩对陈韬说道。 接着,他转头问场长:“如果让你发展鼓平区的畜牧业,你敢挑这个担子吗?” “有啥不敢的。我就是农民出生的,小时候放牲口,参军复员回来种树,都是内行。” “你的口气不小,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干好?”刘岩说道。 “刘书记,不是我吹牛,只要十年的时间。 到时候你来看我的牧场,有多大的规模,有多少个养殖场,一年能赚多少钱,你就清楚了。” “能告诉我,你的信心何来的吗?”刘岩笑着问道。 场长说道:“伟人曾经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关键是有没有用心去做。 刘书记你看看,如今每个县都有林场,哪个林场比我们苏坑林场发展的快,发展的好? 他们每年都在植树造林,结果呢?造的林都到哪儿去了?”场长对刘岩说道。 “你们林场在前面那个北山种的柏树是怎么一回事?”刘岩继续问道。 “那不是我们林场想要种的,完全是被逼无奈。 我们原来种的是苹果树和梨树,作为我们林场职工和林区农民每年的福利。 后来人家不让种了,说必须种柏树。 我只好忍痛割爱把那些果树全砍了,种了人家给的柏树苗。”场长喃喃地说着,伤心的摇了摇头。 “你说的人家,指的是谁?”刘岩问道。 “上面,具体谁,我就不好说了。”场长用一根手指,指了指天空。 听罢,刘岩站了起来,伸出双手握着对方的粗皮大手说:“明天下午,你到前面那个牛岭村等我。 领我们到林区的养殖农户那里走走,行不行?” “没问题!”场长满口答应。 “同时,你今晚给我拿出一个林区林缘区,发展畜牧业的简单方案或报告,有问题吗?”刘岩接着说道。 场长爽快的回答说:“没问题。” 刘岩一行和在场的林场工人一一握手后,辞别了苏坑林场的岭南工区,返回市里。 刘岩在市委下了车,在市委机关食堂吃了晚餐,就到办公室看当天的报纸和文件。 处理完公文后,他在休息室的床上躺了下来。 静下心来,开始回味这一天的行程,思考下一步的工作。 想到明天即将召开的现场会,他不由得困惑了。 到时候,要不要现场调整鼓平区的两个主要领导? 如果不调整,今后的工作推行不下去怎么办? 一旦调整,自己到扈州不到十天时间,就把两个县区的一把手都拿掉,会是怎样的影响和后果? 这个步子会不会迈的太大了?同志们会怎么看?省里的领导会怎么想? 除了免职,还能干什么?还有其它什么办法?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软性的东西太多了。 在做事情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必须考虑刚柔并济、软硬结合。 必须有柔韧性、长期性,否则弄不好,会弄巧成拙的。 现在摆在眼前的是,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地级市,不仅经济落后,而且干部不作为的现象随处可见。 如果杀一起不到儆百的作用,由此引发群起而攻之,怎么应对?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3938/124410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3938/124410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