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 第三百五十九章 永梁机场

第三百五十九章 永梁机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能穿越动画世界从果宝特工开始 我能看到一切隐藏信息 汉官 星穹铁道:手搓奇物强娶黑塔 让你装大哥,你丫真是大哥 从圣火喵喵教开始横扫游戏世界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匪殿下 裙下权臣:她引摄政王折腰 狼人杀:夜间偷窥,求求别再演了

高秘书长接着对周海洋说:“为了解决机场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杜江南号召全体公职人员,捐献出自己的一年工资。” “捐献一年的工资?”周海洋惊呼道:“那所有的人不得闹翻天了?” “谁敢闹呀?在杜江南的时代,他的一句话就是圣旨,一言九鼎。 再说了,那些下属里面,百分之五十都是他提拔上来的,对他马首是瞻,谁敢说个不字?” “一年的工资也不够呀!” “不够的部分,向银行贷款,由市财政担保。 就这样,筹措了两亿元资金,耗时两年多,终于建设好了永梁历史上第一个机场。 在机场开业典礼那天,杜江南踌躇满志,西服笔挺,迈着不可一世的步子。 在锣鼓喧天中走向红地毯,手中挥舞着金剪刀,亲自为永梁机场剪了彩。 随后,他登上飞往羊城的第一班飞机,也是永梁历史上唯一一次起飞和降落的民航飞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杜江南的梦想是实现了,可害苦了永梁几百万的人民。 几十万公职人员的工资没有发不说,因为银行的贷款是用市财政担保的。 以后的几年,经常被银行提前扣掉大批的工资款,大家的工资经常被拖欠。 有时候,一年才发一个月,害得许多家庭简直活不下去了。 不少人只好辞去工作,远走他乡,另谋生路。 当然,最可怜的是这些被占耕地、宅基地的农民。 补偿款没有得到手不说,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 没有了生路,他们大部分人就借钱,买了三轮车,在梁水河边,以拉河沙为生。 时不时的,会聚到一起,把车子开到了市委、市政府大院,闹一闹。 以此引起上面领导的重视,希望能得到点补偿款。 没想到,这一次声势那么大。 我觉得,有可能他们已经知道,周书记你体察民情。 刚刚解决了棉纺织厂的问题,他们也想搭搭车,引起你的注意。” 周海洋沉思片刻后说道:“原来是这样啊!好!你去安排一下吧,让我见见他们的代表,商量看怎么办吧。 首要的问题是,让他们把车子尽快撤出去,让市委工作人员能够正常进出。 堂堂的一级市委机关,竟然大门被堵了,传出去多丢脸啊!” 高秘书长答应一声,随即就去办了。 随后的几个小时里,周海洋先是会见了农民代表,问清了他们的要求。 周海洋答应他们:“我会立即到机场调研。给我一个月时间,我会尽快给你们一个解决的办法。” 农民们看书记态度诚恳,也知道周海洋是个不同于前任的市委书记。 他们这次的行动,也并非真想闹事,只是想引起新来的书记关注。 看到目的已经达到,就非常配合的把三轮车开回去了。 随着一阵阵轰鸣的马达声,一百多辆车子撤离了市委大院。 当天上午,由高秘书长牵头,市委办协同市府办,随即组建一个协调小组。 其中包括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商量解决机场建设补偿的问题。 随后,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当天下午,周海洋带领常务副市长葛天亮和财政局、机场建设指挥部等部门的有关领导,亲自赶赴高家园镇,现场查看机场的情况。 没到现场,周海洋的心情还好一些。 到了现场,看到机场的跑道两旁,是一望无际的荒草,足足有一人多高。 机场上空时不时有成群的野鸟飞过。 见状,周海洋心里非常难受,甚至是悲凉。 他不由得想起,杜江南被抓时,报纸上对他的报道。 记者到他的政绩工程永梁飞机场采访时,问当地的农民: 你们这个机场每天有飞机起飞吗?你们见过吗? 农民们没好气地说:有,可多了,每天都有好几百架飞机起飞和降落。 记者看着空旷的机场跑道和两边的茅草,不理解的问道:哪里有啊?我怎么看不见一架? 农民们都笑了,指着天上飞过的野鸟说: 那不是吗?多的很呢,都是野鸡,我们叫他野飞机。它们在这里已经安家了。 农民们的幽默,弄得记者哭笑不得。 周海洋站在跑道上,黯然神伤。 他在心里,痛骂着这些拍脑袋决策的王八蛋。 不知道他们脑子里哪根筋断了?居然想出这种劳民伤财的骚主意。 这么荒唐的决策,给我们的国家、给无辜的老百姓,带来了多少灾难啊! 大批的资金被挥霍掉了,大批的良田被占用了,许多人发不下工资,大批的农民流离失所。 就是因为决策者的一句话,一个项目,改变了几十上百万人的生活。 这样惨痛的例子,为什么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而且没有个完哪! 决策者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最后拍屁股走人。 有些人到了别的地方,还可以继续做官。 即使是进了监狱,像杜江南这样的渎职犯罪,也得不到多么严厉的惩罚。 这样的现实,不得不让人愤恨、无奈。 可怜天下的老百姓啊,自己的命运自己却无法掌控。 碰到好的官员,还可以过几天好日子。 碰到喜欢瞎折腾的官员,日子就惨了。 虽然早就知道永梁的情况不好,但周海洋没想到,现实会差到这个样子。 看来自己命中注定,要经受这场磨难了。 看来父亲在他临行前说的没错,这是一场新的挑战! 为了永梁人民,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调研了一个下午,初步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机场管理处的主任,已经和省里的民航飞行训练学院接洽了,双方有了合作办学的初步意向。 周海洋立即安排:“要加紧谈判,尽快达成合作意向,报市委、市政府决策。 最好能被他们收购,我们一次性得到一批补偿款,彻底解决农民的补偿问题。 实在不行,就出租,我们收租金,用收入逐年偿还农民的补偿款,不能再拖下去了。 再这样下去,机场就彻底没救了,农民的问题,就更没有解决的可能了。 有关部门的领导连声说:“是,是,我们一定按书记的指示办,抓紧时间落实。” 周海洋沉声说道:“记住了,最少一个月向我汇报一下进度。 如果需要省里出面和民航方面协商的,随时告诉我!”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3938/130933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3938/1309339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