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 第四百零九章 周海洋怎么了?

第四百零九章 周海洋怎么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盘龙出狱,你真当我是个保镖? 仙路夭夭 靠军火发家致富,我在国外称帝 村滥 杀生乐园 北境狂龙 世子妃她早想和离了 只有声音能治愈 哈哈哈,大唐 贾二虎的妖孽人生贾大龙贾二虎

肖国辉的家人,看到这封信后,不得不开始怀疑肖国辉的死因了。 尤其是那个《永梁日报》记者出身的小老婆,那脑袋瓜可是比谁都精明。 而且作为一名记者,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多了,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也知道,这种事情隐瞒不得。 否则就会闹了个包庇罪。 随即,她就立即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在会上,几个女人还算有点良心,一致同意,分钱是小事,为肖国辉报仇雪恨才是大事。 当天,肖国辉的记者老婆和大老婆两人,拿着信和账本就赶到了省城。 直接找到省纪委,举报了永梁市长葛天亮的问题。 因为证据确凿,葛天亮很快就被省纪委给带走了。 葛天亮被抓后,知道再隐瞒也没有用了。 为了争取宽大处理,索性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这才把雇佣自己外甥程明,制造车祸的事,讲了出来。 对于这个传闻,周海洋自己也说不清楚,总觉得将信将疑,但又找不出更充分的理由说服自己。 便特意把市纪委书记老李找来了解情况。 其实,老李也没有见过那封信。 但老李说:“这没什么好怀疑的,省纪委的同事说了,关于肖国辉留下的这封信和账本的情况,是属实的。是肖国辉的家属亲自交代省纪委的。” 老李又向周海洋汇报说:“肖国辉那封信中牵涉的永梁官员,可不止葛天亮一个人。 省纪委负责到永梁办案的同志告诉我,如果以5000元的标准算,肖国辉在信中举报的永梁官员,得有上百人。 要是全抓起来,那永梁又是一场继廖明宇之后的大地震。 办这样的案子不是第一次了,省纪委的这些人都有了经验。 所以只要求当事人,主动到省纪委办案组说明情况,交代事实,然后退出收受的赃款。 5万元以下的,就不再追究法律责任了。 这样算下来,真正够得上追究责任的,也就是十几个人了。 其中有市规划局和房产局的局长、副局长和几个关键科室的科长,这对永梁政坛的影响还不算太大。 反正如今的官员出事,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老百姓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顶多议论一下,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老李还向周海洋汇报说:“我特意向省纪委的同志说明了。 早在前年,根据永梁市委周海洋书记的指示,永梁市纪委专门组成了调查组,调查市长葛天亮同志的违纪问题。 当时因为没有掌握充分的证据,调查才没有深入下去。 省纪委的同志对此做了高度评价,说您周书记敏感性强,早就看出来葛天亮有问题,有水平。” 周海洋闻言,讪讪一笑,没说什么。 因为他心里清楚,那次让老李暗查,完全是因为郭天祥的事情,为了敲打一下葛天亮而已。 要认真起来,那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完全出于私心。 后来,看到葛天亮老实一些了,自己也就没有在追查下去了。 同时,周海洋在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和肖国辉这样的人,幸亏没有来往过,自己也没有收过肖国辉哪怕是一分钱。 要是来往过,肯定也会遭到他的暗算。 这样的人太可恶了,有求于你的时候,好话说尽,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但一旦你上了他们的钩,吃了他们准备的鱼饵,那就完全被他们控制了,成了为人驱使的狗。 他们就是出事了,也不会放过你,也会把你拉出来垫背。 葛天亮就是个沉痛的教训,和大款做朋友,早晚得出事。 想到这儿,周海洋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因为他突然想起了潘涛送给他的那幅画…… 要是有一天潘涛出了什么事,自己被连带出来,那就说不清楚了。 不行!必须尽快把这副画交给纪委!否则潘涛可以用这件事情随时拿捏着自己,那就被动了! ……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葛天亮的案子终于结案了。 因为认罪态度较好,配合有关部门追回了存在香港银行的2000万赃款,葛天亮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他的外甥程明,因为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了。 永梁的老百姓就这个德行,有事没事的,总喜欢到处发表议论。 许多人说,在这件事情上,程明有点亏。 虽然死了四条人命,而且是主犯,但是舅舅让他去干的。 舅舅这个主谋,没有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反而被判处了死缓。 他这个马仔替舅舅先死了。 过两年,葛天亮要是在监狱中表现得好,或者有什么立功表现,死缓要是改判了无期,没过几年要是再弄个保外就医,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这样一来,程明就死的有点冤了。 看来,法律有时候也不公平,贪官把自己贪污的钱吐出来,就算是有立功表现。 这不是鼓励官员贪污吗? 贪的越多,只要都吐出来了,立的功就越大,这是什么事啊? 葛天亮的案子是了结了,但他一手策划、花重金建设的永梁市行政中心的那一大片大楼,却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纷纷的话题之一。 行政中心规模宏大,成为了整个市区最现代化、最豪华的建筑之一。 在永梁这个落后地区,尤其显得鹤立鸡群。 主楼加上附近配套建设的占地几百亩的人民广场,一望无际的草坪和花木,成了市民们最乐于光顾的休闲散步场所。 每天早上晚上,都有大批的市民在这里休闲健身。 那些老头老太太,跳舞的,耍剑的,一拨又一拨,把整个广场弄的人声鼎沸。 但这些人在休闲的时候,也时不时对市委市政府新建的大楼评头论足。 说之前旧的办公场所为什么不能用? 说市领导为自己花钱就大手大脚,讲排场。 周海洋听到群众的议论,心里也很不是个滋味。 当初建这个广场和行政中心时,周海洋也考虑到,按目前永梁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这个广场和办公楼的建筑,确实是有些大大超前了。 虽然盖楼不花一分钱,但内部装修和办公家具,就花费了两三个亿,是有点可惜。 尤其是办公楼的建设,比起省城里的任何一家机关,丝毫不逊色多少。 但又转念一想,适当的超前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社会在高速发展。 免得过了三五年就落后了,还得拆了建,建了拆,重复建设,劳民伤财。 所以,当初周海洋就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而是同意大多数常委的观点,让葛天亮放手去干。 现在搬进来了,使用过后,才知道。 让这样规模的建筑正常运行,保持正常的办公环境,费用是惊人的。 尤其是在永梁这样一个落后地区,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就拿电费一项来说,每年就需要400多万,再加上物业管理、中央空调,一年又需要三百多万。 到这里办过事的老百姓,许多人是平生第一次坐电梯。 到房间里呆一会,夏天是冷气,冬天是暖气,心里就羡慕的要死。 走出去就议论说,这些当官的,命咋就该那么好呢? 工资照拿,下雨不愁,刮风不愁,不怕太阳晒,没有雨水淋,这才是人上人的生活啊! 还有的老百姓议论说,这些当官的,一个一个,都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什么以人民的利益为本,群众的事情无小事。 为老百姓办事的时候,没钱了! 建学校、修路,就发动社会积极捐款,搞希望工程。 老百姓看不起病,交不起住院费,没人管,没人问。 但你看当官的坐的车,一个比一个高级。 买豪华车,建办公楼,豪华酒店,只要是当官的要用的东西,钱就多的花不完了。从来没听说发动大家捐款,说建设就建设好了。 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啊? 你说中央对这些事到底知道不知道? 咋就不管一管呢? 这老百姓要挣多少钱,才够这些当官的折腾和挥霍的啊? 站在办公室的窗台边,周海洋往下一看,嚯! 进入眼帘的,是市委市政府大院里一排排豪华、整齐的小汽车、越野车和大轿车,粗略估计有上百辆。 都是永梁市各委、办、局的头头脑脑的公务用车。 说是公务,其实领导干部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很难做到公私分开。 有人说,现在的公务用车,是公务用三分之一,领导的私事用三分之一,司机的私事用三分之一。 而所有的费用,却要公家开支。 随便一辆小汽车的费用,油费、维修费、保险、过路费等等,一年就需要好几万。 就这还不算司机的工资、福利支出。 永梁市到底有多少辆公车?一年要花费多少资金? 没有人详细统计过,也没办法统计。 因为单位太多,有的单位领导不只一辆车,平时是小轿车,下乡就是越野车,一辆比一辆排气量大,一辆比一辆豪华。 小小的一个乡镇长、县里的科局长,都有自己的专车。 整个永梁市有两百多个乡镇,十二个区县,全部统计下来,数字将大的吓人。 想到这里,周海洋的心不由得往下一沉。 自己这是怎么了? 这些年来,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似乎距离自己当初坚持的原则越来越远了……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3938/146530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3938/1465308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