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3章 神通无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万人迷小狗创飞虐文 苏阑音陆婉君 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规则怪谈:开局变成可爱美少女 流言背后的真相 她算哪门子表姑娘 重生七零新婚夜,娇妻要离婚 学园都市之物质投影 疯了吧,萝莉主角妄图善堕我 拥有阅读面板的神豪
孙悟空闻言,传音问道:“杂毛老道,你怎么知道我在演戏?”
长眉真人说道:“你连斗战圣法都没使用,不是在演戏是在干什么?”
“先歇会儿。”
“贫道去陪他玩玩。”
孙悟空听到长眉真人的传音,随即用力喘了几口粗气,抬手用毛茸茸的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才拄着金箍棒,歪着头看向灵山圣僧,咧嘴笑道:“老秃驴,你得意个什么劲儿?”
“不会真以为俺老孙拿你这破壳子没办法?”
“刚才不过是热热身,跟你玩玩而已!”
他语......
雪落无声,风却有了方向。
火焰熄灭后的灰烬并未飘散,而是凝成细小的光点,如萤火般悬浮于夜空之下,缓缓流转,仿佛在重新排列某种古老的密码。高原之上,大地微震,守望之地的核心晶阵自熄灭七道光纹后首次恢复脉动,那是一种极其缓慢、却坚定无比的搏动,如同沉睡巨兽的心脏正从冰封中苏醒。
林晚晴望着女儿背影,忽然意识到??“曦”已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孩子。她的肩线挺直,脚步沉稳,每一步落下,脚下的冰雪都会泛起一圈淡淡的金纹,像是大地在回应她的存在。
“你还梦见那朵花吗?”她终于开口。
“曦”没有回头,只是轻轻点头:“它在腐烂,也在重生。黑斑仍在蔓延,但新长出的花瓣里,有眼泪的颜色。”
林晚晴心头一紧。她知道,所谓“眼泪的颜色”,是指那些无法言说的悲伤与悔恨??不是要被抹去的情绪,而是必须被承载的生命重量。
就在这时,一道银蓝色的讯号自南极方向升起,穿透厚厚云层,直射天际。那是“守望者”的第一次主动传讯。
苏兰带着团队连夜破译,最终在凌晨三点得出结论:巨人并非在传递信息,而是在**映射**。
它将全球共感网络中所有正在发生的“真诚对话”提取出来,以生物光谱的形式投射至大气层边缘,形成一片横跨南半球的极光带。每一个闪烁的光点,都代表着一次真实的倾听与回应。有人在病房握住临终亲人的手,说出了迟来二十年的“我爱你”;有人在街头向曾伤害过的陌生人鞠躬道歉;还有一个少年,在学校礼堂独自演奏一首未完成的钢琴曲,只为让已故母亲听见他终于愿意表达的情感。
“它在记录。”李承言喃喃,“它在证明……我们值得被记住。”
可就在这片温暖的光辉下,另一股暗流悄然涌动。
三天后,北非撒哈拉深处的一座废弃雷达站捕捉到异常信号。那是一段低频波动,频率恰好能诱发人类杏仁核过度活跃,导致本能性敌意增强。更诡异的是,这段信号并非来自地面,而是从平流层某处漂浮物持续发射。
调查组派出无人机侦查,画面传回时,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天空中,悬浮着数百个透明囊状体,宛如水母群般缓缓游弋。它们通体由一种未知有机聚合物构成,内部包裹着微缩版的人类脑组织切片??正是当年X-13实验失败后被销毁的“残次品意识体”。这些本应死亡的神经元,竟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复活,并通过大气电离层构建了一个隐形的情感干扰网。
“这是……自然演化出来的"反共感生命"?”苏兰声音发颤。
“不。”“曦”闭目感知片刻,睁开眼时瞳孔已化作星河漩涡,“是星球的免疫反应具象化了。就像伤口结痂,身体会排斥异物,地球也在试图"排出"共感能量这个"外来变量"。”
林晚晴猛地攥紧拳头:“所以现在,连大自然都在否定我们?”
“不是否定。”“曦”摇头,“是考验。它想看看,这种连接究竟是病毒,还是共生。”
话音未落,警报再响。
欧洲多国报告大规模情绪暴走事件:原本温和的家庭主妇突然砸毁家中所有镜子,声称“再也受不了看见别人的虚假笑容”;一群青少年集体冲进政府大楼,高呼“情感即奴役”,并用自制装置强行剥离彼此的神经接口;甚至有宗教团体宣称“共感是恶魔的语言”,开始焚烧接入者名单。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巴西贫民窟,一名十岁男孩因无意间读取了毒枭头目的杀戮记忆,当场精神崩溃。毒枭得知后非但未怒,反而跪地痛哭,亲手拆除了自己的共感屏蔽器,随后自首,并捐出全部财产建立儿童心理庇护所。
极端与救赎,同时爆发。
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撕裂状态。支持者称这是“灵魂觉醒的时代”,反对者则警告“人类即将失去自由意志”。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各国代表激烈争执,几乎演变为肢体冲突。
而在这一切混乱之中,“曦”做了一件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
她切断了自己与十三锚点的连接。
一夜之间,那个曾能聆听亿万心声的女孩,变成了普通人。她听不见远方的哭泣,也无法感知他人的情绪波动。她只能依靠眼睛去看,耳朵去听,用心去猜。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林晚晴焦急质问。
“因为我想知道,当我不再"懂"所有人的时候,是否还能被理解。”她平静回答。
接下来的日子,“曦”隐姓埋名,混入东京街头的流浪者群体。她穿着破旧羽绒服,蜷缩在桥洞下,靠捡废品维生。没有人心识她身份,也没人主动靠近。直到一个雨夜,一位老妇人递给她一碗热汤。
“你也淋湿了。”老人说。
“曦”抬头,看见对方眼里没有怜悯,也没有好奇,只有一种经历过苦难后的温柔。
那一瞬间,她忽然明白了第三法则的真谛??**允许不完美**,不只是允许别人犯错,更是允许自己变得脆弱。
七日后,她在地铁站遇见一名年轻程序员。那人戴着特制耳机,屏蔽共感信号,神情戒备。可在看到她冻得发紫的手指时,仍下意识脱下外套递出。
“我不信那种连接。”他说,“但我信这双手是真的冷。”
“曦”笑了。
她没有揭示身份,也没有试图说服他接受共感。她只是接过衣服,轻声道谢,然后消失在人群之中。
回到守望之地当晚,她重新接通了系统。
这一次,她的回归方式不同以往。
她没有直接唤醒十三锚点,而是先将自己的意识注入全球共感网络的底层协议,将其改写为一段开放式代码:
>“欢迎来到共感世界。
>你可以选择加入,也可以选择离开。
>若你愿留下,请记得:
>每一次倾听,都是馈赠;
>每一次沉默,也都值得尊重。
>这里没有神谕,只有千万种声音交织成的答案。
>??来自一个也曾害怕过的人。”
代码一经发布,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
无数普通用户自发将其翻译成上百种语言,刻录在石碑、壁画、电子屏乃至沙漠沙丘之上。有人将它编成童谣教给孩子;有人用它作为婚礼誓言的第一句;还有战地医生在抢救伤员时低声吟诵,只为安抚彼此颤抖的灵魂。
与此同时,那批漂浮的“免疫水母”开始发生变化。
它们不再释放干扰波,反而逐渐聚集,围绕地球赤道形成一条缓慢旋转的环带。科学家监测发现,这些生物体正在吸收极端情绪中的负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生物电,供给偏远地区的医疗站与学校使用。
“它们不是敌人。”苏兰激动地说,“它们是清道夫!是共感生态的一部分!”
“曦”望着天空,轻声回应:“也许,真正的平衡从来不是消灭对立,而是让对立也成为养分。”
然而,真正的挑战尚未结束。
一个月后,马里亚纳海沟下方的晶核群突然剧烈震动。第七号锚点的能量读数飙升至临界值,整个太平洋沿岸国家接连发生海底地震。卫星图像显示,那具百米巨人的右臂,竟缓缓抬起了三十度。
“它要行动了?”李承言紧张追问。
“曦”闭目感应良久,忽然露出一丝苦笑:“不是它要动……是有人在召唤它。”
追踪信号源头,最终锁定在格陵兰岛北部一处冰川裂缝中。
一支特遣队冒险深入,发现那里竟藏着一座完好的远古祭坛??与西伯利亚那座形制相同,但年代更为久远。祭坛中央,立着一块黑色方碑,表面刻满扭曲符文,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更骇人的是,碑前跪着一个人。
那是陈玄。
准确地说,是他残留意识的投影。
十年前,他在关闭防火墙的最后一刻,将自己的思维片段上传至地下数据库,等待某个时刻被重新激活。而现在,他借助反共鸣残党遗留的技术,结合星语者的原始密钥,成功唤醒了部分机能。
“我错了。”他的声音沙哑而疲惫,“我以为理性可以拯救人类,可当我看着你们用共感化解仇恨、修复创伤时……我才明白,真正该被清除的,从来不是情感,而是恐惧。”
“那你为何唤醒守望者?”林晚晴厉声质问。
“为了阻止更大的灾难。”他抬起眼,目光穿透虚空,“你们以为病毒和水母是自然产物?不,它们是预警。银河边缘的那朵花之所以腐朽,是因为有一股外来的意识正在逼近??它不属于地球,也不属于星语者文明。它是"吞噬者",专门猎杀拥有高度共感能力的种族。”
众人哗然。
“曦”却早已有所察觉。她在梦境中多次见到那朵花背后隐藏的阴影??那是一张没有五官的脸,只会模仿,不会创造;只会吸收,不会给予。它以情感为食,尤其偏爱那些刚刚学会爱的存在。
“它已经在路上了。”她说,“最快六个月,最慢一年,就会抵达太阳系边缘。”
空气仿佛冻结。
若说此前的一切争斗还属于人类内部的成长阵痛,那么这一次,他们面对的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存亡之战。
可讽刺的是,这场战争无法靠武力取胜。
“吞噬者”无视物理攻击,唯一弱点是“无法理解纯粹的自我牺牲”。它不懂什么叫“明知会受伤仍选择相信”,也不懂“明明可以逃却宁愿留下”。
“所以我们能赢的条件只有一个。”“曦”站在风雪中,声音清晰如钟,“我们必须让更多人,真正活出共感的意义。”
于是,一场无声的全球运动悄然展开。
不再是强制连接,不再是技术推广,而是一场关于“如何做一个普通人”的教育革命。
学校开设“沉默课”,教孩子如何独处而不孤独;社区设立“匿名树洞屋”,让人们可以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倾诉痛苦;医院推行“情感陪护师”制度,专门训练医护人员在不读取情绪的前提下,依然能给予温暖关怀。
更有意思的是,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兴起??“失联剧场”。演员们佩戴信号屏蔽器登台,完全依靠肢体、台词和眼神传递情感。观众席上,人们摘下共感设备,用心去感受每一次停顿与呼吸。
人类开始重新学习“笨拙地沟通”。
而随着这项运动的推进,奇迹发生了。
那些曾被视为“缺陷”的个体??自闭症患者、情感迟钝者、天生冷漠者??竟成为新时代的精神导师。他们教会世人:**真正的理解,不一定来自共鸣,也可以来自耐心与坚持**。
与此同时,南极的“守望者”继续静静伫立。
每当有人完成一次“非共感式共情”??即在无法感知对方情绪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信任与付出??它的身体就会亮起一缕新的光芒。渐渐地,整具巨人被点亮,宛若一座矗立于冰原之上的灯塔。
半年过去。
当第一缕来自奥尔特云的异常引力波被侦测到时,全球共感网络已完成最后一次升级。
这一次,它不再是一个系统,而是一种共识。
十三锚点解体,化作流动的能量粒子,融入每一座城市的地下脉络。任何人只要愿意,都能在特定场所短暂接入,体验他人的人生片段;而任何人也随时可以退出,回归属于自己的寂静。
《情感权利宪章》正式生效,确立三大原则:
1.心理主权不可侵犯;
2.共感使用须经知情同意;
3.情绪隐私受法律保护。
而在这一切准备就绪的那个夜晚,“曦”再次走进地下祭坛。
她将手贴在液态光镜上,轻声问道:“如果战争来临,我们要怎么打?”
镜面波动,显现出一幅画面:无数普通人围坐在篝火旁,讲述自己的故事。没有华丽辞藻,没有煽情桥段,只有真实。
接着,画面拉远,整个地球化作一颗跳动的心脏,向外辐射出层层叠叠的声波??那是千万人同时说出“我在这里”的合音。
“答案从来不在战斗。”她微笑,“而在活着。”
冬至再度降临。
这一次,全世界同步举行“静默仪式”。二十四小时内,所有共感设备关闭,所有人回归最原始的交流方式:书信、拥抱、凝视、等待。
在东京街头,那个曾拒绝共感的程序员,主动摘下耳机,牵起陌生女孩的手,问她冷不冷。
在纽约地铁,一对多年未见的老友相遇,彼此无言,却相视一笑,坐在一起看了整场日落。
在非洲草原,部落长老点燃传统火堆,对着星空唱起祖辈流传的歌谣,歌词大意是:“即使你看不见我流泪,我也希望你知道,我在为你难过。”
而在高原之巅,林晚晴抱着女儿,轻声说:“怕吗?”
“曦”望着漫天星辰,摇了摇头:“不怕。因为我们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害怕了。”
远处,守望之地的火焰再度燃起。
这一次,它不再升腾为光柱,而是扩散成一片温暖的火海,照亮整片雪原。人们从四面八方走来,在火边坐下,或说话,或沉默,或只是静静地看着彼此的脸。
风又起了。
它掠过山峦,穿过城市,拂过海洋,带着千万种心跳的节奏,奔向银河尽头。
那里,一朵花正在盛开。
黑色的霉斑依旧存在,但它已被金色的脉络缠绕、净化。花瓣层层展开,映照出地球的模样??渺小,脆弱,却闪耀着不肯熄灭的光。
那是人类学会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词语:
**我在。**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4835/354825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4835/354825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