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190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废物成王,女神低下了头 从绣春刀开始,横行诸天! 这个老六有点阴间,但真的很强! 重生后她惊艳了世界 吞噬星空之开局原始秘境 是替身又怎样?秦总照样宠 快穿:疯批大佬他嗜我如命 长生帝业,从宠妹狂魔开始 O筑巢后前夫回来了[穿书] 万有引力

181章 王国荣如数家珍的道: “他们采取的实验有。让健康的志愿者,洗冷水澡,洗碗冷水澡之后穿湿袜子,然后坐在有穿堂风的地方吹冬天的冷风……然后观察大数据里,是否有人感冒。” “嗯,实验结果呢?感冒了嘛?” “测试者有一百人,在统一洗了冷水澡,穿了湿袜子,吹了过堂风一个小时之后。一百个志愿者,没有一个人得感冒。陈宇,这和我的理论的结论一样,感冒其实根本不是因为冷空气,或者受寒造成的。这更加佐证了我的猜想。” 陈宇哈哈大笑,摸着王国荣的脑袋说: “国荣,你多高呀?” “我一米四。”王国荣疑惑的看着陈宇,不知道这个时候问自己的身高做什么。 陈宇说:“一米四……你看那座山有多高?” 王国荣顺着方向看了过去,呐呐道:“不知道,目测应该有一千米?” 陈宇问他:“你站在那座山下,你感觉自己渺小嘛?” “渺小。” “假如,那座山是欧洲的研究团队。你如何能竞争的过他们呢?人家研究了几十年了,几百人的团队啊……你才一个人,你才研究了多少年啊。他们就是那座山,一千米。你就是你,一米四。” 陈宇说:“从逻辑上来讲。你永远无法超越这座大山。但是,假如,你成为一名攀登者,你登上了这座山呢?他们是以一千米的高度看这个世界,你上去了,便加上了1.4米。你就是以1001.4米的高度看世界。你看的比他们高一米四。” 王国荣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些恍然大悟: “陈宇,我要如何成为攀登者?” “学习,钻研。弯道超车,以你的速度赶超他们的速度。知道他们,了解他们,了解这一切。然后再加上你的思维,再加上你的想法,你便比他们厉害!” 王国荣激动的深呼吸了一口:“我明白了!” “现在可还感到自卑?” “不自卑了!” “现在可还感到紧张?” “不紧张了。” “现在可还感到,你无法战胜他们?” 王国荣激动的面红耳赤:“我感觉,我能征服那一座大山。我能够征服他们!” “这,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我听懂了。” “幼稚,亦或者是不幼稚,不重要。你是少年,少年便应该有少年人的朝气,天不怕地不怕。为什么要害怕自己犯错了?为什么要害怕自己幼稚了?怕什么怕,哪怕全世界都笑话你幼稚又如何?总有一天,你能够站在那山顶上告诉这个世界所有人,你王国荣——做到了。那所有的嘲笑都会烟消云散。” 王国荣深吸一口气:“我知道了陈宇!” 说着,他转身走了出去。 陈宇看着他离开,笑了笑,这是一个个性刚强的孩子。 182章 而就在这个时候,徐盼又走了进来。 “老师。” 她大咧咧的。 放开了天性之后,徐盼不自闭了,但是有个毛病特别不好。从自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分的活泼,喜欢怼人,没大没小。 陈宇看着她,没有说话。 徐盼嘻嘻一笑:“我有个问题。” “你讲。” “我大概研究了脉冲式发动机的原理,我也知道了它的原理是什么。但是我还是没有想明白,这为什么能够和熵增熵减扯上关系呢?我感觉,它和熵增熵减好像不搭边……” 陈宇翻了个白眼: “这世间万物,没有和熵不搭边的。” 徐盼瞪大了眼睛:“是吗?世间万物都和熵增熵减有关系?这怎么可能,老师,这不就是人家说的那种谣言嘛‘宇宙大一统理论’。大一统理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存在的,怎么可能……” 陈宇耐心的说道: “既然你要学物理,那么你就必须要知道熵的概念。以及熵的理念。物理学是没有大一统理论,但是物理学上,熵却是唯一的标准,也是物理学界公认的事实,那便是,它和世间万物,和整个宇宙都挂钩。熵增熵减或是熵灭,亦或者熵起。这是整个宇宙的循环。” “怎么就成了整个宇宙的循环了呢?” 陈宇看她满脸求知欲的样子,想了想,虽然题目有些超纲,但还是给她讲了起来: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假如你住在这一间宿舍之中,一周后,会不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呢?亦或者是灰尘?” “肯定会呀。所以我每天都会清理垃圾的。” 陈宇说:“那么你想想,假设每天都会产生10克的垃圾。而你住在这里,却从来不打扫卫生。100天之后,就成为了1000克的垃圾。对吗?那么,1万天之后呢?那便是一百公斤的垃圾啊。而每天不断产生垃圾的过程,就叫做——熵增。这,便是熵,你能理解嘛?” 徐盼若有所思,眉头郁结到了一起。 陈宇又说:“如果就这样,十万天,一百万天之后……这个房间就再也不能住人了。因为屋里已经全部都是垃圾了,根本没有人类的落脚之地。这个时候,就叫做熵增到达极限,懂吗?” “嗯!” 徐盼问道:“到达极限,会怎样?” “熵增到达了极限,便会毁灭。” “啊?毁灭?” “当你的房间里,熵增到达极限之后,一定会毁灭,然后开始熵减。打个比方就是,你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了,你便会去清理那些垃圾。或者说,有一天你的房间被垃圾彻底挤爆了。有别人看不下去了,就会来帮你清理掉所有的垃圾。而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就叫做——熵减。” 徐盼连忙问道:“一百万天之后,如果我死去了。也不会有人来帮我清理垃圾呢?那我的房间里,不就是永远的停留在了‘熵停止’的阶段了嘛?” 182章 而就在这个时候,徐盼又走了进来。 “老师。” 她大咧咧的。 放开了天性之后,徐盼不自闭了,但是有个毛病特别不好。从自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分的活泼,喜欢怼人,没大没小。 陈宇看着她,没有说话。 徐盼嘻嘻一笑:“我有个问题。” “你讲。” “我大概研究了脉冲式发动机的原理,我也知道了它的原理是什么。但是我还是没有想明白,这为什么能够和熵增熵减扯上关系呢?我感觉,它和熵增熵减好像不搭边……” 陈宇翻了个白眼: “这世间万物,没有和熵不搭边的。” 徐盼瞪大了眼睛:“是吗?世间万物都和熵增熵减有关系?这怎么可能,老师,这不就是人家说的那种谣言嘛‘宇宙大一统理论’。大一统理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存在的,怎么可能……” 陈宇耐心的说道: “既然你要学物理,那么你就必须要知道熵的概念。以及熵的理念。物理学是没有大一统理论,但是物理学上,熵却是唯一的标准,也是物理学界公认的事实,那便是,它和世间万物,和整个宇宙都挂钩。熵增熵减或是熵灭,亦或者熵起。这是整个宇宙的循环。” “怎么就成了整个宇宙的循环了呢?” 陈宇看她满脸求知欲的样子,想了想,虽然题目有些超纲,但还是给她讲了起来: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假如你住在这一间宿舍之中,一周后,会不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呢?亦或者是灰尘?” “肯定会呀。所以我每天都会清理垃圾的。” 陈宇说:“那么你想想,假设每天都会产生10克的垃圾。而你住在这里,却从来不打扫卫生。100天之后,就成为了1000克的垃圾。对吗?那么,1万天之后呢?那便是一百公斤的垃圾啊。而每天不断产生垃圾的过程,就叫做——熵增。这,便是熵,你能理解嘛?” 徐盼若有所思,眉头郁结到了一起。 陈宇又说:“如果就这样,十万天,一百万天之后……这个房间就再也不能住人了。因为屋里已经全部都是垃圾了,根本没有人类的落脚之地。这个时候,就叫做熵增到达极限,懂吗?” “嗯!” 徐盼问道:“到达极限,会怎样?” “熵增到达了极限,便会毁灭。” “啊?毁灭?” “当你的房间里,熵增到达极限之后,一定会毁灭,然后开始熵减。打个比方就是,你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了,你便会去清理那些垃圾。或者说,有一天你的房间被垃圾彻底挤爆了。有别人看不下去了,就会来帮你清理掉所有的垃圾。而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就叫做——熵减。” 徐盼连忙问道:“一百万天之后,如果我死去了。也不会有人来帮我清理垃圾呢?那我的房间里,不就是永远的停留在了‘熵停止’的阶段了嘛?” 183章 “熵不会停止。垃圾之中会繁衍细菌,会繁衍寄生虫……如果没有人帮你清理垃圾,那么这些细菌和寄生虫,就会来吞噬那些垃圾。这也是熵减的过程。如果连细菌和寄生虫也没有。那么时光会往前走,有一天,垃圾会风化,然后被风吹走。风帮你完成了熵减。” 徐盼说:“那如果我的房间密不透风,这些垃圾也不会被风化呢?” 陈宇微笑说: “那么千百年后,你的房子会腐朽。直到有一天轰然倒塌,然后又是千百年之后,这一切都会被夷为平地。会被自然讲解掉。不会再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了。” 徐盼连忙说:“所以,熵增到极限之后,一定会消亡嘛?” 陈宇摇摇头:“不,当你的房子有一天自然降解后。有一天,你房子所在的这个地方,没有了房子,变成了一块平地。那么这片土壤也许会开始生长植物,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熵增……” 徐盼眉头紧缩,她感激自己似乎是懂了什么,又感觉什么都没有懂。 她知道,熵增熵减,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哲学问题。 这,是一个哲学加物理学,加天文学,加宇宙万物的问题! 这,便是大一统理论嘛? 可是,和发动机又有什么关系呢? 徐盼问了出来:“发动机里,会存在熵增熵减嘛?为什么我看不见。” 陈宇说:“房子都存在,万物都存在,发动机为什么不存在。热动力学之中的精髓,就在于熵增熵减。假如内燃机,你往内燃机之中加油,内燃机便会运作。你加油的过程就叫做熵增的过程。不加油了,发动机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运动,但是这个运动没有持续输出,所以必然走向熵减。” 徐盼问:“可没有后续力量的输入,必然停止,这是常识呀。我为什么一定要搞懂热动力学的熵增熵减?” 陈宇笑了:“我刚才说过,当熵增到达了那个临界点之后。大自然就会出手,开始熵减,或者毁灭,重头开始。这是自然的介入,也是物理学的介入。是宇宙中‘神秘’能量的介入。如果你不懂熵增熵减,那么你告诉我……这个临界点,在哪里?” “啊!!” 徐盼惊呼一声,瞪大了一双眼睛,整个人愣在了当场。 熵的临界点,在哪里? 熵增的尽头是熵减。 熵减的尽头是熵增。 可是,临界点又在哪里呢? 陈宇继续说:“而这,就叫做热动力学的熵增熵减。你必须要计算出发动机的临界点。因为如果熵增到了极限,发动机会爆炸,会拉缸。熵减到了极限,它就不会启动……所以,临界点在哪里呢?” “你必须要明白熵的定律,才可以去计算出它们的临界点。” 徐盼沉默…… 第184章 陈宇继续道:“这世界上,一切自然产生之物,都会出现熵增熵减。而控制熵增熵减的,是一双我们看不见的手,这双手控制着整个宇宙。而发动机,是人造物,人造物的熵增熵减是谁控制呢?是你的手!” 嘶—— 徐盼深吸一口冷气,忽然间有些细思极恐的问道: “老师,你说人造物,是由我控制它的熵增熵减?那么大自然又是谁在控制熵增熵减?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包括我们,是不是也是造物?” 陈宇有些愤怒的敲了敲她的脑袋。 “哎呀!” 徐盼想说什么,却看见陈宇严肃的板着脸。 “打我做什么……” 陈宇严肃的说:“那不是你应该去考虑的问题。大自然是谁的造物,宇宙是谁的造物,思考这些问题,不是实用派物理学研究者应该出现的思维。不要去思考这些问题,永远不要。因为那是一个旋涡,古往今来,多少人去研究这些东西,然后将一生陷了进去。牛顿晚年开始研究炼金术,研究神学,那是人类的重大损失。爱因斯坦晚年研究神学,研究宇宙造物主,研究上帝,那是世界的损失。” “我希望你成为实用物理学家,而不是成为一个神学物理学家。:” 徐盼不解:“为什么啊?那些也是物理,往更高位面去研究,难道不是物理嘛?科学家就是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陈宇说:“那你告诉我,穷极你一生,能求证到什么?” 陈宇觉得,必须要趁早纠正徐盼的这些思想。必须要趁早纠正她的思维。彻底粉碎她通往神学的念头。 因为,最爱通往神学的,其实就是高端物理学家。但同时,高端物理学家如果务实的话,一定会对全人类有巨大的帮助。神学,是浪费了! 物理学家学的东西越多,会发现面对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越多。这些东西,是物理学的论证。但是很多人却选择了神学。 为什么? 因为,神学就可以解释一切了…… 神学,就不需要科学了…… 神学,最省力。最容易解释万物。 量子力学的经典案例‘双缝干涉试验’,如何用当今的物理学去解释呢?解释不了的。你无法说清楚,为什么你观测它,和不观测它,得到的结果不一样,你无法解释为什么光子就像是知道你在看它似的。 这些无法解释的背后,其实拥有着的是物理学巨大的进步。如果以探索的心态,那么几十年后,百年后,你总会搞明白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原理和现象。 可是! 很多人选择了神学,或者造物主学说。 他实在是解释不了量子物理学了,他便尝试说服自己,说‘那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是神创造的,这是神的手笔’。一句话,他自己就释怀了,他会认为自己彻底得到了说服和救赎。 可是这样对嘛? 如果你解释不了,实在解释不了。最务实的难道不应该是两种态度嘛? 第一,放弃研究,转而去研究别的。 第二,不断的去研究,去努力,去探索。去寻找。 为什么却要选择了神学? 因为他的内心怯懦,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研究这么多年了,如果就这么放弃,实在是不甘心。可又实在找不到一种解释,所以就必须要推脱到一个原因之上,说服自己,说服别人。 这是一种胆怯的自我逃避。自我麻痹,。 可是,这影响的却是整个人类。 第185章 牛顿研究了神学之后。一直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也在被无数人津津乐道:“我就说世界上有神吧,人家大科学家牛顿都去研究了。你再聪明你能有牛顿厉害不成?” 爱因斯坦研究了神学之后,直到如今也有人神秘兮兮的告诉你:“爱因斯坦都研究神学了,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你能有爱因斯坦聪明?人家早早就开始研究了……” 这,何尝不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影响是深入人心的! 陈宇必须要掐灭徐盼的这种念头,要让她从根源上就不能生长,让她的思想里没有诞生神学的土壤。所以,他很严肃! 他要徐盼成为一个务实的物理学家,以自己所学,切身的帮助到人类,或者国家的进步。而不是给后人加几句津津乐道…… 徐盼不太理解。 而当陈宇很严肃的,将牛顿爱因斯坦以及神学的关系,和背后的心理博弈说了一遍之后。徐盼若有所思了起来。 然后,陈宇问她: “回答我,你能求证到什么?” “物理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浩瀚,未解之谜太多了。你迷失进去,会让你的人生充满了失败。你对人类的进步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但实际上,物理学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人类进步的工具。你可以有好奇,你必须有好奇。可是你不能对虚无缥缈的东西去好奇。” “你应该做一个务实的物理学家。亦或者是一个有想象力的理论物理学家。物理学是人类进步的工具,而理论物理学则是物理学进步的基石……可是,你的理论却不能去通往神学。这样,我会永远为你叹息。:” 徐盼看着陈宇,乖巧的点头: “我知道了陈宇。我先画设计图嘛?” 陈宇点头,然后目送她离去,走远。 这才松了一口气,看着窗外的山清水秀发呆。 当一个人出现爱情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腐蚀了。陈宇在自己的前程与学生们面前,没有纠结过,义无防御的选择了留在山村里。 可是当一个女人出现在世界里之后,这一刻,他居然产生了某种幻想。 场景是在游山玩水和山清水秀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踏遍青山。 以后要个娃。然后柴米油盐酱醋茶。 莫名的,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他犹豫了。 不坚决了。 而这个时候,办公室外有人在喊: “陈宇,陈宇。” 又有学生跑了进来。 陈宇看他神色慌张,连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气喘吁吁的说:“陈宇,我我……村支书说,湘潭卫视电视台的摄制组来了。在学校门口拍摄呢,好多人,好多车呀。好像要在这里拍一个什么节目,想要请你去一趟,有记者想要采访一下你。” 陈宇闻言,脸上有些无奈之色浮现起来。 第186章 自从赵青成名之后,闻名而来的记者多了起来,这些时间里其实已经习惯了。 陈宇不喜欢抛头露面,可村支书是一个爱面子的人,王家村的山民们也都是觉得这是光宗耀祖宣传的机会。他们都很乐意这些记者的到来,他们会感觉记者来了,电视台来了,全国人民知道啦,王家村就富起来了! 这是一种很……曲折的思维方式。 但这些年在这里,还得承情村支书的照顾,所以很多事情上陈宇都是能配合的就一定配合。 当走出学校的时候,正好是看见了赵青背着工具包,戴着一顶黄色的安全帽站在那里,如众星拱月般接受广大记者们的采访。 陈宇微微皱了皱眉头,他一眼就看得出来。赵青的这身行头是特意穿上的,以前的赵青是没有这些意识的。但是记者来过几次之后,她开始注意起了形象。 开始模仿那些大工程师。只要有记者来,只要上电视,她就会做出一副‘忙碌于工程’的样子。 陈宇很不喜欢她这种不务实的态度,但是一直没有说过。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能够理解的,哪个少年不虚荣呢? 这个年龄段的她,虚荣这些事情,也无可厚非。至少本职的学习是没有放下的。 记者问赵青: “你就是赵青呀?我听说,汉江有一个大坝正在筹备,我听说啦,省级水利单位有意想要让你担任副总指挥。副工程师。你知道这件事情嘛?” 赵青恬静的笑着: “我听从老师的安排,如果可以的话……我很想珍惜这一次实习的机会。” 她虽然笑着,可却难掩眼神之中的激动和期待。 这时,有记者喊道:“那是陈宇嘛?” 众人回头,却见一个穿着发黄的白衬衣,穿着破烂皮鞋的陈宇微笑着走了过来。 “陈宇!” “老师好。” “老师!” “老师来了。” 陈宇对着众人点点头,看了眼记者,发现电视台的摄像机都对准自己的脸拍摄了起来,陈宇不由得有些皱眉: “您好,我是陈宇,您们这是?需要我配合什么嘛?” 湘潭卫视的黄记者激动的走上前来: “您好,您就是陈宇啊。久仰大名,实在是久仰大名啊……您可能,您可能不太知道一件事情,我得来给您说一说。” “嗯?什么事情?” 黄记者激动的说:“您获得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提名,下个月正式评选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我台听说了您的故事,决定驻守在王家村,为期应该在三个月的时间。” “这三个月里,我们想要将您的工作、生活、教学,拍成纪录片。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出现的时候,我台同步直播关于您的纪录片。我们将记录您是怎样教学,怎样进步,并且怎样将学生们一个个带领的走向人生正确轨道上的。您,同不同意啊?当然,有片酬。” 众人:“……” 村支书:“……” 陈宇:“……" 第187章 这……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陈宇沉默了好久,不由得错愕的失笑了: “黄先生,我,我就是一个教书的。哪敢感动中国啊。这么大的中国,人才济济,从善者如流,轮不到我这么一个小小的教书的。您实在是太抬举我了,愧不敢当,实在是愧不敢当呐!” 黄记者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陈宇,我们听说了您的事迹。已经知道了您的经过,放弃了北京的家庭,放弃了北京的前途广阔的工作,毅然决定回到农村教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学校只有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情况下,您教出来了赵青,获得全国关注,更是被郑院士点名为‘中国水利工程接班人;’。这,是一大壮举。就不要推辞了,我们也想通过这个节目,让都市里的人们能够通过电视,认识到我们的农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也想让浮躁的社会青年们,认识到这个国家还有您这样坚守在岗位上的人民教师。能够做到教育的意义,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还请您一定不要推辞……” 陈宇一时间愕然。 他读取着黄记者的语言,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在北京的家庭,他怎么知道的? 广阔前途的北京工作,他怎么知道的? 这些东西,可是没有多少人明白的啊…… 而且,全中国那么多的人,怎么就有人将自己推荐到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候选名单里去了呢? 这个名单,可是需要有人推举才行。而自己成天窝在王家村,又是谁推荐我去的呢? 正此时。 一辆猎豹越野车从山的那边开了过来。缓缓的停在了希望小学的门口。 众人回国头看去。 然后看见四五个穿着公务风夹克的年轻男男女女,从车上走了下来。 每一个人手里都提着塑料口袋。口袋里装着水果、蔬菜、牛肉、几箱牛奶还有一些面包。 开车的司机则是打开了后备箱,从其中扛下来了两袋大米,还有两桶菜籽油。 那年轻的司机扛着米走过来,笑容灿烂的对陈宇打招呼:“嗨,陈宇!” 陈宇一愣,连忙快速的跑了过去,激动的说:“王领导!您来了?” 领导? 所有的记者,以及村支书,所有人全都转过头去,惊讶的看着这个扛着两袋大米,还提着两桶油的年轻人。 这么年轻就是领导了? 来者不是别人。 正是梁州市,教育局任职的小小科员,那个一直默默给王家村希望小学捐款的小王! 他的本名叫王江! 而这个王江,便是十三年后,那个担任一省教育厅厅长,位高权重的那个王江! 当然,此时的王江还不是领导,但是比起以前已经进了一步了。升为了副科级干部。 王江听陈宇这么喊,吓得连忙摆手,差点将肩膀上的米都掉在地上了: “陈宇,可不敢乱喊。不是不是,我哪是领导,我哪里是领导啊。我就是一个办公室科员,您折煞我了。” 陈宇接过他手里的东西,严肃而又正经的说:“汉语词典里,对领导的解释是。一个对个人或者组织能够产生影响的人。而你,是教育口子的工作人员,同时,也对王家村希望小学进行了长达一年时间的捐款。在您的资助下,我王家村希望小学的生活水平改善了!” “这不是领导,又是什么?我不认为官职多高才算是领导。我始终认为,为老百姓办的事情越多,影响越大的,才叫做领导。你看你,工作上领导我,生活上,又帮助了这些孩子们,这将改变他们的一生。” 众人哗然。 第188章 听懂了。这才明白,陈宇这说的是些个什么意思。原来是教育局的科员啊。 电视台的记者有些不屑,看向陈宇的眼神是那样的轻蔑。 黄记者更是嗤笑着,小声嘀咕到: “这也太会拍马屁了。难怪这么绕着弯子去拍呢,感情是,这是他的上司啊。也是,一个当老师的,看见教育局的那就像是小鬼儿见了阎王……” “嘘!” 摄像师有些不爽的打断了记者的声音,沉声道:“但是你看陈宇对其他人这样了嘛?只是对这个姓王的这样,你没听他说嘛,是因为这个王领导常年给这里捐款!心存善意,心存感激不应该嘛?” 黄记者撇了撇嘴,不屑一顾,显然不认同。他认为,就是上下级的阿谀奉承呗。、 不提这里。 且说王江,此时羞的脸红,只是腼腆的摆手:“应该的,应该的。陈宇,要说尊敬,其实是我尊敬您。我捐的只是我少部分的工资而已,可你,却是将整个青春投身在了这里。您要是再佩服我,我可就无地自容了。” “哈哈哈!” 陈宇不再多说什么,转而问道:“你们今天来是……” 王江笑着指着摄制组:“听说湘潭卫视要来拍纪录片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决定要来看看。他们也捐过款,我们想来看看我们管辖范围内的陈宇现在如何了。同时,我们也想让全国所有人,都看看!” 陈宇愣了一下,忽然反映了过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是……” 王江哈哈大笑:“是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联合向上级反应,连续写了一年的推荐信。终于推荐成功了!” “啊!?” 众人哗然。 这一刻,所有人震动了。 是这些基层公务员,一起联合推荐的? 连续写了一年的推荐信! 这是多大的毅力啊! 这是对陈宇多大的肯定啊! 王江的同事们笑着,其中一个女同志说: “陈宇啊,王江对你和这些孩子们可是非常的上心。他天天都盯着办公室里的一幅字‘为往圣继绝学’。他总是说,可惜了人微言轻,否则一定要宣传陈宇,让陈宇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说是连续写了一年推荐信,都还是王江强迫我们的呢……哈哈哈。” “对啊陈宇,我们才不居功呢。” “王江每个月都拉着我们一起写推荐信,刚开始也就是同事之间帮帮忙。那写着写着就写习惯了,一个月不写啊,那手都痒的慌。所以咱们就这样坚持下来了,月月写,年年写。今天终于成功了,您是不知道啊,当王江知道您真的入选了的时候,他有多激动。当然,我们也很激动,这是我这一生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我也是呢,亲眼见证了我们梁州市,出现了这样优秀的人民教师,并且还亲自参与了这个过程,我们无比的开心!” 陈宇双手紧握住王江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不在乎感动中国人物的名头,他不在意。 但是他在意这一份情! 第189章 一些基层公务员也许能力有限,可这新一代的年轻人们,却心怀整个祖国。心中装着的是世界。 教育口子上的新一代年轻人,心里装着的,是整个国家的教育! 这,让陈宇欣慰,感动,而又骄傲。 也许是同类人…… 因为陈宇,也是这样的年轻人。 王江郑重的说:“您不要太在意了。陈宇,勿忘初心,一路就这样走下去吧,始终坚守着内心的坚守……毕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说着,王江连忙又道:“我说的这个‘道’,是公道。并非什么权势、财富、地位。得公道者,得多助。失公道者,无人助;我和我的同事们,便是最好的见证和实践。并且我相信,总有一天,您会得到更多的助力,因为您担当得起人民教师这个称呼!” 王江站在学校门口,看着那十来个学生,眼里有光芒。 陈宇和他并肩站在一起,也看着这十来个学生,眼中,亦有光芒! 而身后,王江的同事们看着两人的背影,莫名的感觉到有一丝莫名的震撼。 不经意间,一个女同志似乎无意识的喃喃一声: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而少年的领路人,便是人民教师。是教育。” “能见到陈宇这样的教育从业者,我感到骄傲。有王江这样的也心怀教育的同事,我感到欣慰。” “小秦。” 叫小秦的姑娘回头:“嗯?” “你说,有没有这么一天。” “什么?” “有一天,我国遍地都是他们这样的人……有没有这么一天,全国教室都效仿陈宇,心系学生而非名利。有没有这么一天,所有教育口子上的工作人员,都效仿王江,真正的无私的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小秦愕然一惊:“啊。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我国,将何等强悍!” “……” 与此同时,法庭之中。 陈宇微笑着,缅怀着那一段记忆。 人生难得一知己。 这一生,他与王江只见过两次。 第一次,是去教育局请求拨款。获得了他的捐款。 第二次,是王江来到希望小学亲眼看了看…… 只见过两面,可陈宇却对王江有惺惺相惜的滋味。这是一个和自己有着同样抱负的人,也不知道他如今过的怎么样了?也不知道他如今如何了…… 190章 与此同时,首都机场。 一架飞机在这里降落。 人已中年,再无意气风发的王江,不,王厅长。此时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下了飞机,坐上了一辆红旗轿车前往中枢。 在组织部找他谈话之前,他得到了一个消息,有一位大人物想要提前找他谈谈话。 一路上都紧张无比。 他手心里的汗,在不断的往出来流淌。 穿过了长安街,进入了荷枪实弹把守中的中枢。 走进了一个办公室里,看着那身后满书架的书籍,看着桌案前有白发的人目不转睛的看着笔记本电脑上的画面。王江深吸一口气: “总理……” 许久后,他抬起了头,灿烂的笑着走出了桌案与王江握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之‘道’非权势,非地位。而是公道!好一个公道。你好,王厅长。” 王江疑惑的听着这熟悉又陌生的言语,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他又说:“我很庆幸陈宇在教书的那些年,遇到的是你。我也很庆幸,我们的国家有你们这样的人。教育兴,则少年兴,少年兴,则国兴。陈宇做到了当之无愧的人民教师这四个字。而你,做到了当之无愧的‘父母官’这三个字。我很欣慰,也几度落泪。” 王江连忙说道:“愧不敢当,我还有许多的不足,需要领导时刻批评我。” “那就将你调来京城,坐在教育部副部长的位置上,天天被我批评,如何?” ‘嗡——+’的一声。王江的脑袋都麻了。 他之前接到了电话,他以为自己只能上半部。 可是这一刻,得到了二号人物的一句话,这是要让他平步青云啊! 平步青云,这四个字在有些时候是贬义,是说那些投机倒把,钻营的人。 而这一刻,平步青云这四个字,却是饱含着重大的意义! “我……” 王江语无伦次,然后一大把的年级了,却忽然眼眶一红,热泪滚滚。 他见过了黑暗,不再相信世界上有光明。可是却一路恪守着光明,等待光明来临的那一刻! 当这一刻真的到来了,他忽然情绪崩溃。 这,是我的坚守! 这也是陈宇的坚守! 这是自己正确的坚守,是自己正确的行为! 王江擦着眼泪:“愧不敢当,我只是做了一件我认为正确的事情,我只是做了一件所有人都会去做的事情……” “不,你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但却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做的。也许会有人因为同情,因为怜悯,去做一些善事。可你,做了十年!十年间,你没有一天断过给王家村希望小学的捐款。十三年前,我在宣传部工作你知道嘛?” 王江愣了愣。 他又笑着说:“十三年前,我第一次接到一封来自梁州市的推荐信,要推荐一位乡村支教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当时看见了信件中的故事,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第二个月,我又收到了,我很愤怒,怎么会有这么纠缠的人呢?石沉大海,不就是意味着不同意嘛?” “第三个月我又收到了……” “第四个月,第五个月……” “第十三个月,我相信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4908/94592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4908/94592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