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再遇老熟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小道士下山找妈妈传 从炉鼎开始修仙求道 农家小女福满园 穿越女频:开局套路美艳女反派 战锤:以灰烬之名 别叫我恶魔任杰姜九黎 首长,你家崽崽又冲上前线了! 斗罗:纹开天斧,秒杀封号斗罗 重云记 20入住养老院,少走40年弯路

朱教授上前搀扶邓老,声音里也带着哽咽。 “邓老,我们是在您的肩膀上继续攀登的人,没有您和同志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邓老满是皱纹的手轻轻拍了拍朱教授的手背:“只要能让人民吃饱饭。” 别的什么话都不必多说。 朱教授一路搀扶着邓老,给邓老介绍实验田的情况。 “这边的春玉3号已经是第三年的杂交种了,产量比春玉2号还多两百斤一亩。” “这边的辣椒7号已经结果了,经过我们团队的测试,现在辣度已经达到三级,并且批韧肉厚,是最适合长途运输的。” “这边的是一些老品种除害的改良版……” 朱教授一一给邓老介绍着。 邓老仔细听着,不时点头。 邓老一行人有七八人,朱教授这边几个教授连着学生,有一二十个。 乔玉因为不是农大的学生,只是过来旁听的,因此站到了最后。 她一路竖起耳朵听着朱教授和邓老的对话,偶尔抬眼看看前面,总觉得刚才搀扶邓老过来的人有些眼熟。 只是隔着人群,她也看不大清。 邓老年迈,身体已经不大好了,但还是坚持来农大指导。 朱教授他们都很珍惜这次的机会,简单介绍之后,就最新的实验情况和困难点,向邓老的团队请教。 到这里,邓老脸上才露出几分带着骄傲和欣慰的笑容。 他点点头,身后就有一个助手站出来。 邓老介绍道:“杂交玉米方面,我的这个学生最有经验,他已经培育出来第七代抗寒玉米,你们可以同他交流。” 而后,又陆续介绍了两个人。 邓老口中的学生,年纪都已经不小了,从三十多到五十多的都有。 在别的地方也是鼎鼎有名的专家。 但大家在邓老面前,都十分虚心。 乔玉心想,将来这些人,也会成为跟邓老一样的老专家吧。 然而,直到介绍到最后一人时,乔玉才骤然抬头—— “这是我年纪最小的学生,钟斯年。” 邓老微笑着把离他最近的那个学生拉过来,笑道:“他的大棚技术是最好的,之前在农村的时候,手动控制大棚温度,也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 邓老说话很慢,声音也嘶哑,但大家都极其认真地听着,不肯错过一个字。 乔玉也是异常惊讶。 那看向那个戴着草帽的高个子男人,实在非常意外。 居然在这里遇到了钟斯年。 但仔细想想,好像又不意外。 青杨之前就提起过,说钟斯年调回省里了。 只是乔玉跟钟斯年联系不多,算下来,从79年钟斯年离开,到如今85年,他们差不多有六年没见面了。 她认不出来,也情有可原。 天气炎热,邓老坐了没一会儿,就回到了来时的小汽车里,司机和一个助理送他回去。 留下了钟斯年在内的四个“年轻”专家。 乔玉跟张晓茉刘洋他们一块儿,一直追着车子送了几十米,直到车子离开视线,才回来。 接下来,就是邓老的四个学生指导农大学生实验的时间了。 虽然意外遇见了钟斯年,但乔玉心想,她跟钟斯年满打满算的接触,也不过就一年时间。 而且因为这位的性格极其内向,嗯,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社恐。 她甚至都没跟钟斯年说过多少话。 仅仅是通过一年多的“合租”生活,知道他的人品比较可靠而已。 现在钟斯年也被学生们围着,乔玉远远看了一眼,就往杂交玉米的那个专家那边去了。 她是做饲料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玉米。 她更关心现在的玉米品种,适不适合枫桥镇附近的土地种植。 一年几季,产量如何,是否耐运输,水分含量高吗? 她揣着笔记本,凑到了杂交玉米这一堆。 刘洋也是这一堆的,乔玉就蹭着刘洋的关系,问了不少自己关注的问题。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还是朱教授跟其中一个专家讨论完之后,突然一抬头,才想起来:“哎哟,这都几点了?咱们得去吃饭吧?” 学生里有戴了手表的,笑道:“教授,都一点半了,食堂怕是已经关门了。” 暑假期间,食堂虽然还为留校的师生开放,但开的窗口少,时间也短。 他们这边专心讨论,在地里一扎就是几个小时,愣是给错过了。 朱教授拍着脑袋,懊恼不已:“我怎么给忘了这茬!” 张晓茉在一旁笑道:“知道您忘了!刚才我已经去通知过食堂了,留了饭。” “噢?幸好幸好。” 朱教授立时高兴起来,赶紧邀请几位专家往食堂走去。 乔玉站在路边等着朱教授他们过去,然后缀在队尾。 从张晓茉身边路过的时候,乔玉给她竖了个大拇指。 要不朱教授怎么上哪儿都喜欢带着张晓茉呢,就这统筹协调和查漏补缺的能力,是她,她也喜欢。 还好自己厂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才。 乔玉有些欣慰和骄傲。 一行人到了食堂,张晓茉和刘洋前去交涉,大厅的卫生已经做完了,不给开放了。 不过食堂还是留了两个小包间:“是老师们吃饭的包间,一间可以坐二十个人。” 朱教授和其他几位教授,陪着专家们在其中一间,张晓茉和几个研究生同学也要留下协调。 乔玉打到饭之后,就跟着刘洋一块儿去了另外一间。 这边都是学生,大多比较基础,就属刘洋资历最深。 刘洋招呼大家吃饭:“今天中午就不要午休了,专家们的时间比较紧张,他们是从农科所赶来的,最晚下午五点就要离开,还得赶回郊区的农科所。” 难怪,乔玉心道。 上午邓老他们来的就比较晚,原来是从郊区过来的。 听了刘洋的话,大家赶紧扒饭,生怕浪费一点时间。 乔玉也哐哐吃。 刘洋见她扒饭这么凶,就过来问道:“乔玉同学,饭菜还够吃吗?我们留的足够,还可以去打饭。” “不过么,就是菜不多了,但是有食堂师傅自己炒的泡辣椒,特别下饭。” 乔玉赶紧抬起脸,摇头表示不用:“够了够了,我吃饱了,不用加饭。” 她在这里只认识朱教授和刘洋张晓茉。 朱教授和张晓茉在隔壁,这边她就只认识刘洋。 刘洋怕她生分不敢加饭,再三确认:“真的不用?你要是不好意思去的话,我去帮你打。” 说着,就要端起乔玉已经吃干净的餐盘。 乔玉赶紧夺回来:“真不用,我真不饿!要是有水的话倒是可以打一点,上午在地里喝了好多水。” “嗐,这是小事儿,你带杯子了?给我,我去帮你打!” 刘洋说着,不由分说地拿走了乔玉的餐盘和杯子,帮她归置、打水。 乔玉站在包间门口,有点不好意思,但她也确实不熟悉农大的食堂。 尤其现在食堂大厅也没开放,光线很暗,她都不知道餐盘要放回到哪里,于是也不扭捏了,坦然接受了刘洋东道主的照顾。 刘洋去了不多时就回来了。 餐盘已经不见了,应该是放好了,刘洋拿了两个杯子,把乔玉的塞回来:“找食堂阿姨要的凉白开,直接就能喝了。” 这个天气,打开水的话不知道多久才能喝。 乔玉感谢刘洋和张晓茉的照顾,嫣然一笑:“多谢了!” 好巧不巧,隔壁也有人吃完了,拿着餐盘就出来了。 乔玉抬头一看,刚好跟那人对视上。 钟斯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5019/108830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5019/108830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