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老宅通现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 第687章 县城的房子看好了,就等着卖家了!

第687章 县城的房子看好了,就等着卖家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全城人都等我成寡妇 刀光如月映九州 忱夏 世子退婚后,我嫁人他却追悔莫及 我真不想躺赢啊 末世零元购:这个空间不对劲 开局梦想成真:我成了神豪 塔拉朵玛英雄之证 神龙令 人在废土:无限增殖

一路跋涉,回到枫桥镇的那天,已经是出门的第五天了。 第一天早上出发,晚上入住的招待所。 之后是三天的展销会,加上最后这赶路的一天。 老家出趟门就是这么不容易。 余小姨虽然比乔玉多了几分出远门的兴奋,但这几天的路途也还是累得够呛,回来之后本来想立马到店里上班的,结果还是没扛住,在家休息了一天。 乔玉这边就更惨了,她特地挑的周一到周五外出考察,别人回去之后还能赶上休息,但她得马不停蹄地去县城上课。 不过这回到县城之后,乔玉收到了个好消息——付老师和葛老师帮她打听到了一处房子。 “是我们学校一个老师的房子,原本是家里的老人住着的,后来老人过世了,现在老师在学校这边分了房子,那边的房子用不上,就想着租出去或者干脆卖了。” 葛老师说:“本来想的还是租出去合适,但是赶上今年这个老师的孩子考大学,挺有信心的,就等着考试之后看录取情况,要是录取了,他们家就准备把房子卖了,给孩子上学。” 陈乔玉好奇道:“上大学应该用不了多少钱吧?学校不是有生活补贴吗?” 付老师笑道:“是有生活补贴,但也就刚够吃饭的,想买个书啊,看个电影,买件新衣服新鞋子,还打球什么的……就得花不少钱了。” “童老师他们两口子有两套房子,嫌老房子不是楼房,没有自来水,也没通电,不方便,租也租不了多少钱,所以并不愿意去打理。” 葛老师解释道:“童老师的爱人在酒厂工作,这几年效益不错,酒厂分了房,每年的奖金也不少,家里不缺钱,就是觉得老房子留着也没用,怎么都不会回去住的。” “尤其是孩子今年要是考上大学了,以后也是看分配到哪里,也不会回来的,回来也有两套房了。” 所以,一个年份不短的,没水没电的老房子,人家着实不想要。 毕竟光是通自来水和电,就得不少钱,还不如直接卖了呢。 乔玉趁着上课的空隙去看了一眼那个屋子,果然现在还没流行商品房,能买到的都是老房子。 这个老房子就没有省城那么好了,是红砖黄泥的,陈乔玉看到红砖之间的黄泥都朽了,一有动静就哗哗往下掉粉。 屋顶也是牛皮毡跟青黑瓦的,瓦片都碎了不少了,屋里的地面也是凹凸不平的土地,走起来坑坑洼洼的。 陈乔玉看了一通,算是知道为什么这房子不好租了。 县城毕竟比乡镇发达,县城没通电没通水的地方少,吃不了这个苦。 但这房子也不是完全的一无是处,不然付老师跟葛老师也不会推荐给乔玉。 葛老师说:“这房子好就好在大,现在县城想找这么大的房子不容易了,要是自己多花点钱,把墙面跟屋顶修一修,再通上水电,还是很合算的。” 付老师还记得乔玉说的想找个店面,兴许还能开个店的事儿,给乔玉介绍:“虽然不在正街上,但也是对着马路的,后面离中学不远,开个窗户,也能卖点儿东西。” 陈乔玉看了一圈,心里也有数了,这屋子的面积确实不小,一间就有三四十个平方了,四间加一块儿,得有一百五六十个平方了。 地段也不错,挨着她上夜校的中学。 但就像葛老师说的,住进来得花钱,维修装修通水电……都不是小数目。 但乔玉正好就有钱。 虽然她志不在房东,但她还一直记得周姐和晓玲租房子的房东老大爷。 老大爷的房子占据了步行街里面的一条分叉巷子,听说以前也是老屋,赶上九几年零几年,起了屋,四五十平就能做一个小二层乃至小三层,每层分别租出去,现在躺着收租,不知道多舒服。 乔玉想想,这可是县城的地段,比镇上还是金贵不少。 这屋子老旧不怕,以后可以重新盖啊,但是这么大一块地,那可不容易弄到。 乔玉当即就心动了,问付老师和葛老师:“那童老师他们想多少钱卖呢?” 付老师跟葛老师说:“我们打听了一下,他们对外报的价格是两千四,我们学校有老师去谈过,但考虑到后续的维修通水电的费用太高,一直没谈下来。” “现在童老师他们也没降价,只说我们过去的话,可以降一点,但应该也不低于两千。” “我们现在就准备看看童老师的孩子高考怎么样,如果要是考去了外地,他们可能就愿意便宜卖了,给孩子手里宽裕些。” 陈乔玉点点头,两千块对她来说不是难事儿,而且县城这边,说实话,一时半会儿她也没有住房的需求。 即便有,她手里的钱也足够维修和通水电了。 于是她就请付老师和葛老师帮忙:“那我还是愿意的,这个价格估摸着两千也差不多,毕竟这么大四间房,再往下谈的空间也有限,那我就等着看看高考之后他们家卖不卖吧。” 付老师高兴不已:“要是青杨能考上县里的高中,来县里读书,你再把店开来县里,那可就太好了!” 葛老师也笑着道:“通水电的事儿你也别愁,我跟你付老师去问了,加起来几百块钱肯定够了,到时候大家凑一凑钱,先把屋子修好,通上水电,买些旧家具,就能住人了。” 乔玉乐呵呵的应下:“对呀,这么看,这房子是真不错。” 不过付老师跟葛老师出于细心,还是介绍了另外几处的房子:“最便宜的有一套六百多的,是胡同里的一个小单间,也有十来个平方,主人家是工作调动要走了,所以想卖。” “还有一套一千出头的,是人家厂子里的职工宿舍,跟我们差不多的格局,两室一厅,就是这个手续还要看厂里领导批不批……” 陈乔玉一一听着,都记下来。 要说她本来没什么买房囤房的想法,但是自从去了家电展销会,看到一台冰柜能买一套房之后,心里的天平自然就倾向了买房。 如果在维持、甚至逐步提升改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多买几套房子,对将来也是好处的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5019/95709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5019/95709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