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乔玉成劳模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庶女策 夜主咸阳 武侠:从得公主下嫁开始 女尊:我一丞相,你把我当魅魔? 从火球术开始肝经验 校园修真狂少 快穿炮灰渣了主神之后 快穿之大佬纯情且撩人! 投资万倍返还,开局武圣跪求当义子 木叶:够了,我才是火影!

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养鸡场用乔玉的饲料,乔玉的饲料厂就能运转下来。 而且屠慧东和余来富是再怎么样都不会拖欠乔玉货款的人,给钱给得极为爽快。 除此之外,姚大勇,还有姚家村养鸡养鸭养猪养牛羊的人,也有不少都用乔玉的饲料。 乔玉的饲料用的都是粮食,按说跟他们自己直接喂没什么两样。 但是吧,一开始大家冲着“讨好乔玉”的心态去买的几十斤,百来斤。 吃着吃着,就发现吃乔玉家饲料的禽畜长得特别好,特别结实,也不容易生病。 乔玉也不瞒着大家,给大家科普。 “我们的饲料是粮食饲料,里面还根据专家的建议,加上了很多营养元素。” “就跟养孩子一样,家里的小孩儿要是不爱吃饭,或者吃不上饭,就容易生病,光吃菜是没用的,要吃肉,还要喝牛奶,没力气要吃盐,容易晕要吃糖……” 乔玉按照村里人能理解的角度,举了个这么个例子:“寻常人是不生病就不给补,等生病了再猛补。” “但是咱们的饲料不是,咱们厂子的饲料是一开始就把营养都配好了,用的材料好,工艺也先进。” 乔玉说起厂里那台宝贝二手膨化机:“饲料经过膨化之后,能够让禽畜更好地吸收,吃得比之前少,营养还比之前好。” 养过家禽家畜的都知道,也不是一味地多喂,鸡鸭牛羊猪就会傻长个子的。 哪怕喂得再多,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会再长了。 一部分是因为品种体格的缘故,而另外一部分,就是因为营养跟不上,吃得多但是没吃对东西,喂了也白喂。 乔玉的解释给了村里人极大的信心。 搞养殖的人也都不是傻瓜,人家把同一批的鸡鸭分开养,一部分按照农村传统地喂,一部分喂乔玉的饲料,哪批长得好,两三个月就能看出来。 叫村委的徐会计帮忙算了算,发现买乔玉的饲料养鸡养鸭养猪,还更划算呢! 于是乔玉的饲料也供给了姚家村。 大约是因为这五六年,姚家村的人已经养成了挣钱的习惯,所以姚家村的承包养殖规模也比别的村子要大很多。 获得了村里人的信任之后,乔玉的饲料厂又更进一步了。 年初的时候她就招了一批人,跟姜亚军他们轮班。 现在马上年底了,估摸着明年年初还要再招一批人,到时候再买上两台新机器,厂子就不算小厂了。 朱教授和许教授那边也联系了不少客户给乔玉。 都是一开始只是冲着情分来试试的,但后来就渐渐发现乔玉的饲料好了,开始加大了订货量。 这一年,乔玉买了一辆摩托车,她自己一个人,或者有时候跟余小姨、英子这样一两个同伴的时候,就骑摩托出去,特别潇洒。 除了摩托,乔玉还买了一辆二手的小皮卡。 确实不大,前面的轿厢只能坐两个人,大着胆子往两个座位中间放个小板凳的话,也能坐三个人。 比不上现代的两厢皮卡。 但是放在姚家村,这已经算是头一份了。 谁家能在84年就买上皮卡车啊? 还是这么一个小姑娘。 乔玉现在的实力是瞒也瞒不住了,甚至还上了两回报纸,成了县里的名人。 这年头的报纸含金量可太高了。 乔玉上了一回报纸之后,走在路上就有人认出她来,特别兴奋地跑上来要跟她握手。 “你就是报纸上那个开厂的女厂长吧?我太佩服你了,你二十几岁就能开厂了!” “真厉害啊!听说你家庭条件还不太好,全是靠自己努力奋斗的,真了不起!” “你一个人开两个厂子,还开着店,还开着养鸡场,同样是人,你怎么就能干成这么多事儿啊!” 这些夸赞,和路人的表扬,简直让乔玉脸红得不行。 这个年代的人,最崇尚的特质就是勤劳。 凡是艰苦奋斗,勤奋拼搏的人,都会得到大家的赞扬和倾慕。 这是跟现代“躺平”的周晓玲们截然不同的观点。 但去过现代的乔玉,对“勤奋”倒没有那么迷信。 因为她的经历无一不在表明,勤奋是要用在正确的方向上的。 在去现代之前,她就已经是村里的摘棉花标兵了。 整条村没有谁摘棉花摘得过她的,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依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最终还是去了现代,了解了历史进程之后,选择了顺应时代的方向,走在时代前头,才有如今的成就。 因此乔玉着实骄傲不起来,每每路上有人认出她来,她都脸红。 但她这副样子,反倒更符合这个年代勤劳腼腆的劳动者形象,因此又获得了更多的赞扬。 乔玉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上了报纸当了“劳模”之后,乔玉的饲料厂终于在第三个年头,迎来了大爆发。 劳动标兵开的饲料厂,又有村里的口碑,很快就被大家传扬开来,广而告之。 84年年底,乔玉饲料厂的生意飞速增长,连原本计划开年之后的招工,也被迫提前到年前了。 当初第一批招聘的姜亚军、辛晓晨、袁依依、乌婷婷、江晓梅等人,已经成了饲料厂的骨干了。 乔玉还送姜亚军去上夜校,把他当副厂长培养,专攻技术方向。 而原先的红薯粉作坊,乔玉只留了四成股份,整个转让给英子,但带走了王穗华和魏守进两个人。 王穗华成了饲料厂的销售科长,同样也是乔玉意图培养的副厂长人选之一。 至于魏守进么,他这个性子,放在外面吃不开。 有点儿小权就容易吆五喝六的,乔玉就让他专管质量。 没想到效果意外的好。 质量管得严,乔玉的饲料厂开了三年,除了在厂里提前检查出来问题,销毁过两批不合格饲料之外,发出去的货没有一件是有质量问题的。 这样的口碑,加上乔玉上报纸的“名人”广告效应,饲料厂很快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的“名企”。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5019/95713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5019/957136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