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出门谈生意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城隍爷 海盗,魔龙与暴君 西游之我是佛门卧底熊 通天剑帝 剑逆苍穹 汀花细雨 聊斋之帝国崛起 至高权力 队魂 黑暗崛起

东山岛学校旧宿舍楼的损坏不算太严重,是四间连着的矮平房,屋顶被掀来只剩梁架,两边支撑的山墙垮了一半。 四间屋子里的东西早早就搬了出来。 宋巧绕着房子观察一周,觉得把两边的砖墙推了重砌,再将腐烂的梁架换个新的,然后铺上瓦片。 “晓玲,你去和瓦厂的人商量,以妇联的名义要两车的瓦片。” 这会在妇联的办公室,宋巧开了一个小型的会议。 确定材料数量和人工量。 “咱们派十人过去就成,一开始咱们打出的名声肯定是性价比高。”她得尽量在人工上帮甲方节约成本。 十人组成了两个班组,轮流做工,宋巧每天下午去学校记录一天的工程量,填好表格后给学校的李主任签字。 一开始李主任表示不用这样,两人也是做过一年同事的,他很相信宋巧的人品。 可宋巧却表示既然成了建筑队,那一切就得按流程来。这双方都认可了工作质量,她们才可以继续安心干下去。 而且待工程竣工,结算资金的时候也不会扯皮。看書菈 “宋老师很重视资料啊。”李主任笑着从胸口的口袋里摸出一只钢笔,在每页清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肯定啊,资料记录每日的变化,供我们交流、复盘反思,也能供后人认识这四间宿舍。” “您别看我们就是一个劳动队,这些资料我们还完善成档案,成为我们建筑队的一部分。” 宋巧这句话,李主任感触很深。 第二天上午就开始一个人整理东山岛学校从成立到至今的资料档案。 几十年后,当东山岛学校成为历史时,这批档案也成了过去最好的证明。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修旧宿舍后,宋巧这边开始了脚不沾地的忙碌生活,她得拿着建筑队的简历寻找新的项目。 其他留在家里的妇女可是很羡慕能上工的。 苏钟军一手牵着一个孩子站在码头,不舍问宋巧:“去几天?” “就三天。”宋巧无奈看着三人。 这送行的阵仗怎么跟生离死别的。 她擦干小女儿的泪珠,轻轻捏捏她稚嫩的脸蛋。 “妈妈回来给你们带大白兔奶糖。” 一听有奶糖吃,姑娘立马就止住委屈,哽咽问:“我能一天吃两颗吗?” 宋巧被逗得笑出声。 “你真是有了奶糖忘了娘。” 大女儿苏珍一听,急忙献宝似的说着:“妈妈,我不要奶糖,我要你。” 这嘴巴甜的,周围等船的人听见都眯眼笑着,慈祥打量她。 可宋巧知道这姑娘就爱拍自己马屁,多半不是真心。 她故意逗着:“那妈妈把奶糖都给妹妹?” 果然,小姑娘一怔,咬着下嘴唇不知道如何回答。 她纠结看向妹妹,犹豫一会,小声回着:“妈妈,我也想吃奶糖,但是你也早点回家。” 宋巧起身揉了揉孩子细软的头发。 “你真是个小人精!” 这回是到滨海市下面一个乐勇县,虽然是行政上是县城,但从距离上来说是滨海市的郊区。 在滨海市偏北不足十公里的地方。 宋巧和同事刘桂湖拿着介绍信,住进县门口的招待所。 “宋老师,我有点紧张。”刘桂湖放下小包行李,看着窗外成片的稻田和明儿要去的公社,总觉得腿肚子有些发紧。 她是五年前到家属院的,住在筒子楼那边,刚来时候和筒子楼最没素质的张大妈吵了一架,从此一战成名。 王大嫂走了后,妇联调解员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刘桂湖很好补上这个空缺。 只要谁家发生矛盾,一听刘桂花上门调解,那男人都是自动拿出搓衣板给媳妇跪下。 她嘴巴太厉害,是怎么羞人怎么来,脏的,干净的词语都不限。 有人说她是妇联的同志,咋能说脏话,可宋巧和杨主任都觉得,有些骨头贱的还就只听得进去脏话。 宋巧扫视一眼屋子,条件还算不错。 她笑着:“你还怕啥?” 刘桂湖知道她说自己骂人厉害,可这回是出来谈买卖,那能骂东家? “明儿咱们先去拜访公社的书记,下来再说去砖厂的事。” 这单生意是砖厂主动找上门的。 从妇联开始接揽工程,就和这家砖厂合作,可以说是老搭档。 这回砖厂过来送砖,看见妇联的建筑队在翻修学校宿舍,来的人便提了一句砖厂的宿舍情况。 这个砖厂不仅养活了两个大队的村民,这两年还替滨海市招收了回城的知青。 原计划在原有的宿舍后面加盖两栋的,可谁知道厂里的工人嫌工钱太少,宁愿每日只挣砖厂的钱,也不乐意兼职这砌砖的活。 他随口抱怨,宋巧却记在心上。 发电报一问,人家确实有这困难。 那不是刚好给对上。 她们没有专业化的建筑设备,但力气活不成问题,砖厂不乐意干,她们干。 睡了一觉,第二天两人先奔公社,电报里说过着这事得公社决定。 接待他们是公社的老知青,67年就到乐县,现在在公社大小也算个干部。 按照宋巧教的,刘桂湖先递上妇女建筑队的介绍册。 对方打开册子,宋巧看见他眉尾一挑,有些震惊。 册子是宋巧写的,里面整理了十年妇联接收的工程,其中最大的工程整修家属院和马路都做了详细介绍,还抄写了近几年的各项奖章。 “你们建筑队很是优秀啊。”对方感叹。 “大部分妇女都是农村人,能干勤劳,有一身的力气。” “而且咱们是妇联名下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也不会被人抓辫子。” 她含蓄表达了文化运动最忌讳的事。 对方先是一滞,很快笑出声,点点头表示她们来之前,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忧。 “大队人不乐意接活,弄得有一半人都住在老乡家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但是价格不知道你们听说没有,不太高。” 刘桂湖是第一次出门和男人谈生意,紧张来脱口而出:“多少?” “一日五毛,你们是东山岛的,砖厂可以包你们中午一顿饭,其他的不包。” 宋巧听着没吭声,相比岛上的福利工程,出来才知道这工钱有多低。 她不由看向刘桂湖。 和她想的一样,刘桂湖一时难以接收,皱紧眉头咬牙不吭声。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5352/98444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5352/984446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