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官员定位划九品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后,被总裁放在心尖宠 都穿越了还不造反啊! 快穿之都是我的踏脚石 转角邂逅爱 团宠妹妹三岁,全球大佬争着宠 末日生存守则 九转分身术林枫苏慕白 1级小丧尸末世养成日记 我投影了主神轮回者 别人开大我开挂,气哭娱乐圈
雎阳·府衙
“最后的兖州刺史,就让荀衍来吧,相信兖州的问题,他可以处理好。”
李烨思索后,还是决定交给荀衍来负责,以荀衍的文韬武略,足以镇的住兖州。
各地郡守和县令的安排,就没有刺史这么麻烦了。
在各地官员选定后,李烨将王诏交给不良人,迅速传达下去,要求官员立即前往任职地区,不得有误。
李烨在雎阳待了近一个月,亲自主持在原本梁国境内政策推行。
待一切逐渐步入正轨后,李烨带着王驾,开始巡视中原。
从雎阳出发,前往汝南,再向东到徐州,在徐州接见了陈登,也顺便将他带上一起。
徐州已经由张九龄和司马朗接手,所以陈登还是一起去邺城玩玩吧。
巡查徐州各郡后,转道前往兖州,在兖州渡河到冀州。
建安七年,十二月初
李烨终于返回了邺城,南征一别,也是两年有余。
回来后,李烨不上朝,也不接见朝臣,而是整天在后宫待着,享受温柔乡。
其实也是暂时躲一躲朝臣,让脑子静一静,也晾一晾那些文武官员。
南征答应了,就该论功行赏了,此战的封赏,绝对是大规模的,也是朝堂势力上的一次洗牌。
更是彻底完善新制度的时候。
当初魏国建国,李烨将官职压了压,所以现在还是有不少上升渠道的。
这次李烨的计划是以封官位为主,封侯之事,等一统天下在进行。
官职是非常有讲究的,在很多时候,官位和权力,并没有太大关系。
最好的例子就是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政令出自丞相府,很多官员都是丞相府属官,这些属官掌控着真正的权力,而那些汉室老臣,纵使官职非常高,但是没有权力。
瑶华宫
李烨枕在乔婉的腿上假寐,乔莹在一旁逗弄着李星辰。
目前李烨有九个孩子,六男三女。
长公主李沐,二公主李书琳,三公主李酥酥
庶长子·李霖,庶子·二公子·李律,嫡子·三公子·李宇,嫡子·四公子·李星辰,庶子·五公子·李瑞朝,庶子·六公子·李光时
“朝瑾,你回来后,可有近旬日了,不去上朝,那些大臣不会闹吗?”
“闹什么?”李烨笑了笑:“闹,好好闹,我想看看,他们怎么闹,具体的官职安排,还没弄好,不急。”
“嘻嘻,”乔莹提着李星辰,说道:“姐姐,朝瑾一点也不急,但是朝臣可着急了,华大人和崔尚书都来了好几次了。”
“华歆好名利,不过做事也是一把好手,崔琰一方面是看我这么久不上朝,有些不顺眼,然后他背后的世家也有推动作用。”
李烨坐了起来:“这两天就把事情定下来吧,休息一阵子也够了,反正你们几个,都陪了。”
李烨总共就妻妾六人,这几天每人那里都住过,好好过了一下性福生活。
“来人。”
小中子快步走来:“拜见大王。”
“传,国师袁天罡,沮授、田丰、郭嘉、刘伯温、范仲淹,一起过来一趟。”
“诺。”
“婉儿,阿莹,我先去办事了。”
李烨又走在李星辰面前,刮了一下他的鼻子。
承乾宫
等到六臣抵达之时,李烨已经坐在桌案前等他们了。
“臣等拜见大王。”
“免礼,都坐吧,座位都摆好了。”
“谢大王。”
“你们知道我找你们什么事吗?”
“嘉,知道。”郭嘉抢答:“大王是在考虑官员任命之事吧。”
“不错,还是奉孝懂我。”
“中原已经平定,文武官员的职务,也该动一动了,相较于建国初期,这次得有更为详细的规划,我已经编写好了,小中子,拿给诸位瞧瞧。”
小中子捧着一个托盘,上面写了李烨重新规划后的官员。
打下中原后,魏国地盘扩大了近三分之一,各方面事物都有必要更新,原本的制度需要调整。
几人拿到后,仔细研究起来。
官职按照九品划分,主要官职如下,只列举了每个品级的代表性官职,具体官职实在太多,很多部门,都能列出一串从上到下的官员,特别是中下品的小官,更是多得不得了,此处只选较有代表性的。
历朝历代官员职能是有变化的。
正一品:太傅,大司马;
从一品:太尉、司徒、司空;
正二品:丞相、大将军、尚书令、中书令;
从二品:宗正、廷尉、大司农、御史大夫、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正三品:吏、户、礼、兵、刑、工、农、商、医,九部尚书,卫将军;
从三品: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大鸿胪、少府、太子太傅,四方将军;
正四品:九部尚书仆射,博士祭酒、执金吾、将作大臣、侍中、御史中丞、散骑常侍,四征将军,各州刺史;
从四品:中书侍郎、尚书侍郎、门下侍郎、太史令、太医令、博士、各州治中、四镇将军;
正五品:四安将军、郡太守、各州别驾、御史、中书郎、尚书郎、门下郎、太医、著作郎,五官中郎将;
从五品:四平将军、郡丞、郡都尉、侍御史、中护军、中领军;
正六品:杂号将军、郡从事,四方中郎将;
从六品:偏将军、县令;
正七品:裨将军、县丞、县都尉;
从七品:校尉、县功曹;
正八品:千夫长;
从八品:百夫长;
正九品:什长;
从九品:伍长。
花了一会儿功夫,六人看完了这些官职。
官职明显的表露了明显的制衡意图,实现权力的分散,防止一个部门过于集权。
将原本的汉九卿打散后,由中书省管理,并穿插到尚书省的管理之中,形成中书省和尚书省之间的权力制衡,而门下省则是成为了君王的顾问机构。
科举则是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共同负责,以减少舞弊的情况。
在权力的制衡中,以此组成了新的三省九部制度。
就像太常和礼部,大司农和农部,廷尉和刑部,医部和太医令……
这些是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相互监督。
品级和权力并不平等,就像太傅,明显是个荣誉官职。
九部虽然在品级上平等,但实际在权力上差距也不小。
李烨重视医术,所以设立医部,但论权力,医部同其余八部,根本没法比,在政治上,丝毫没有话语权。
医部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医者,中央给他们资源,然后培养的医者服从官方分配,如果地方上闹瘟疫,也会派医者过去。看書菈
瘟疫不仅要人命,而且容易被有心人造谣生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5422/110195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5422/110195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