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大同反正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七零甜蜜蜜,嫁最强硬汉被宠娇了 桃源乡村小傻医 血脉觉醒,小孩哥拉爆短跑界众神 闪婚后,封先生当众拥她入怀 少年医王 宦门逢春至 人在奥特,我在光之国当学霸 龙啸九州 迷茫那些年 这个辅助很正经
看着张天林伸手开门,姜襄的心已经悬了起来,他给自己的亲卫统领使了使眼色,后者立马秒懂,退了下去。
张天林猛地拉开屋门,正好看见高文采坐在主位之上,瞬间皱起了眉头。
再看了看一旁的姜瑄,张天林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姜襄,这位看着有些面生啊?”
高文采眯着眼睛也不说话,右手插在怀里,装作挠痒痒的样子。
姜襄堆着笑脸迎了上来。
“张大帅,这是我远房的表叔,特地从老家来看我兄弟俩,刚刚也是同表叔说些家常,这才怠慢了您。”
姜襄说的话,张天林却是不怎么信的。
城防一直在他的控制之中,事关姜襄的一切事务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没听说过他有什么亲戚来访。
“这位,说说吧。”
张天林冷声朝着高文采说道,一旁的姜瑄此时已经紧张到了极点,手中的冷汗更是不停的冒出。
他看了看二哥姜襄,也是一脸大汗的模样。
张天林可不是一人来的,在他身边有着十几名的护卫,这些人都是张天林收的义子义侄,不仅忠心还十分勇猛。
就在大厅外,张天林还有近百名亲兵,可以说拥有着绝对的优势。
高文采呵呵一笑。
“说什么?”
自从跟着朱仲杰以后,高文采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他紧紧的握着手枪,随时准备拿出来。
“说说你是从哪里来的?”
张天林紧盯着高文采,沉声的说着,身边的亲兵护卫,这个时候也握住了刀把,一副紧张的模样。
“妈的,废话真多!”
高文采说话间就拔出手枪,对着张天林便扣动扳机。
枪响的瞬间,一名护卫本能的挡在了张天林身前,子弹精准的击中护卫的胸口,穿过厚重的甲胄击中胸口!
这一声枪响,惊呆了姜襄两兄弟,他没有想到高文采居然这么的冲动,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姜襄猛地拔出佩剑,振臂高呼。
“兄弟们,杀!”
说话间,总兵府内百余名姜襄的家丁瞬间从各处冲杀了出来,与张天林的亲兵纠缠在了一起。
张天林作为李自成手下大将,久经沙场,反应也不慢,拔出佩刀便朝着高文采冲去。
高文采没有丝毫停歇,又是接连几声枪声响起,在如此近的距离下,每一声枪响,都会带走一人。
同时,从高文采的身后,猛地窜出两人,端着95式突击步枪便朝着张天林扫射了过去。
如此近距离之下,加上张天林等如此密集的队形,仅仅是一轮枪响过后,屋内还能站着的,也有高文采等人了。
“国公的神器简直太牛了!”
高文采感叹道,一旁的姜瑄却已经被吓傻了,呆呆的站立在原地,一会看看地上的张天林,一会看看高文采三人,眼神十分的惊恐。
“去外面帮忙!”
屋内解决了,屋外可还在厮杀,高文采立马带上两人走了出去,可张天林的亲兵与姜襄的人马厮杀在了一起,他也不好开枪。
看着高文采等人走了出来,正在厮杀的姜襄明显一愣,刚刚的枪声他虽然听到了,不过他可不觉得这是火铳的声音。
因为这也太密集了吧!
可他这个时候被张天林的亲兵纠缠着,一时半会也脱身不得。
高文采见状,瞬间有了主意,快步返回屋内,拿起一把大刀,对着张天林的头便手起刀落,而后拎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走了出来。
“张天林已死,降着不杀!”
猛地一声大吼,全场皆惊,张天林的亲兵们转过头一看,见果然是张天林,瞬间惊慌了起来。
一时间,他们也没有了任何的斗志,或降或死,很快便结束了厮杀。
而后,高文采趁热打铁命姜襄立马行动起来,清除城内所有的顺军,彻底的控制大同府。
总兵府中的动静可不小满不了多久,姜襄点了点头,带着姜瑄立马安排去了。
时隔两月大同府内再次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五日后,辽东海州卫城里,朱仲杰看着被抓的尚可喜一家老小,满意的点了点头,根据情报,满清八旗的绝大多数不对都已经回到了关外,用不了几天时间便可以赶回盛京附近。
如此一来,朱仲杰便也没有了多余的时间再去捣乱了,拿下海州卫后,便一路向东,朝着朝鲜而去,当然,这一路上路过的鞑子城市,明军还是没有放过的。
崇祯十七年五月十五,朝鲜王国义州城外,一支两万万人的明军大部队突然的出现,吓坏了驻守在此处的朝鲜兵士。
他们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城外的明军,神色上充满了震惊。
要知道从崇祯十年皇太极征服朝鲜开始,朝鲜在名义上便已经同大明没有了任何的关系,自然而然的从这以后也便没有了明军再次出现在朝鲜的土地上。
面对这群身着红色甲胄的明军,这些守军明显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这支明军,自然便是朱仲杰带领的京营了。
他们一路向东,攻城拔寨,沿途解救了不少的汉人,他们中不少的人都是鞑子前四次入关劫掠而来的,在辽东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若是朱仲杰不带上他们,恐怕等鞑子来到也会把他们作为泄愤的对象。
于是朱仲杰发了善心,让这些汉人们跟随。
消息传开后,没到一地,那些汉人们都争先来投,等朱仲杰他们到达义州时,汉人百姓的人数已经接近五万人了。
朱仲杰朝着身后看了看,乌泱泱的一大群人,他着实有些头大。
他担忧的倒不是粮食问题,他们这次在辽东劫了不少的粮食,本来也吃不完,若不是有这些百姓,朱仲杰都打算烧掉了。
他担忧的是怎么把这么多人安全的送回大明去,毕竟答应了收留他们,他自然就要为这些百姓的安全着想。
看着城门紧闭的义州城门,朱仲杰派出张煌言,让他去通告一声。
朱仲杰没想过在义州停留,不过从这里到朝鲜王京还有些路程,他可不希望路上遭到朝鲜的埋伏。
明军虽然不怕,但是身后的这些百姓,就遭殃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5513/99828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5513/99828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