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刺杀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千亿宝宝被毛茸茸团宠啦 我拿你当死对头,你想钻我被窝? 徒儿你已经无敌了,下山去吧! 综武:人在边疆,开局融合霍去病 我在WBG掌舵老年皮划艇的日子 四合院:许大茂的逆袭 快穿之时空管理站 全能奶团又重生了 同时穿越:我和无数个我 小狗主播的扮演任务又失败了

一秒记住【。3。】, 陈青兕得到李治病故的消息的时候,人在鄯州境内,正在往长安方向急赶。 得知李治病故,整个人都呆住了。 陈青兕有着后世的思想,注定了他不可能跟这个时代的人一样,有那股子愚忠,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想法。在这个时代那是值得称道的美谈,可在陈青兕的眼里,那就是愚蠢至极的事情。 但是并不妨碍他对李治知遇之恩的感激…… 这时代是讲究出身的,就算是为了打压关东五姓这样的大世家,重用的也是次一等的世家庶族,真正的百姓想要晋升是极其困难的。 也就李治这种为求目的不择手段,不在乎出身地位,只求顺手使用的皇帝才能这般无所顾忌的用他。 陈青兕有今日固然因为自身能力以及超前的见识,跟李治的破格重用是分不开的。 也是因此,尽管陈青兕知道李治即便不是勾践那种鸟尽弓藏的君王,却也不是一个能够共富贵的皇帝,却也没有计较那么多。一方面他知道李治手段阴狠不假,但并非嗜杀之人,自己只要不像长孙无忌那样犯忌讳,生命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最坏的结局,不过是远离中枢,去外地担任地方刺史。 当然这并不是陈青兕自己的谋划,他还是有心等李治死后,干点事情的。 可真等到李治突然死了,陈青兕也不免心中涌现出丝丝悲痛。 定了定神,陈青兕看着亲自来截自己的周奎,问道:“详细跟我说说京中的情况……” 李治已经病故,他没有必要急着回去见最后一面。 而且根据张柬之的分析,李治死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发讣告,显然是密谋着一些事情,早回去,晚回去没有意义,不如先了解一下情况。 “可以从武皇后的事情说起,我们不急!” 陈青兕刚刚收到武皇后给冷藏、李义府被处死的消息,正为此事高兴,想着三大神探果然厉害,凭借这一点点鸡毛蒜皮的证据都能剥丝抽茧的将李义府揪出来,甚至还将武皇后给扳倒了。 陈青兕自是不知,真正收拾武皇后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治。 陈青兕是通过自己的“先见之明”,狄仁杰、张柬之则是开卷考试,一早就知道了答案。 而李治却是通过自己的嗅觉,察觉出了问题。 狄仁杰、张柬之的汇报,正好填补了李治心中的疑惑,从而快刀斩乱麻将事情低调处理。 陈青兕听周奎说完狄仁杰、徐有功、苏无名剥丝抽茧的经过,也忍不住暗暗咂舌,他们三人的思绪逻辑推断确实异于常人,可以大用。 接下来就是李治病故前后庙堂的局势…… 陈青兕立刻就判断出了这份遗诏有问题:以他、裴炎、李敬玄三人辅政,辅佐新帝,相互制衡,是有几分道理,但是在人选上存在严重问题。 他陈青兕自不用说,这个没有异议。 论文治武功,除了远在西域的李绩,谁压得住他? 就李治这换宰相的速度,他一个尚书在庙堂上的威望人脉,真没几个宰相比得了。 就如当初跟宰相张文瓘硬碰,要不是李治出面各打板子,张文瓘真不见得能讨得到好处。 吏治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勋贵之后,以及在体制内混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得不到晋升,懒政怠政混日子的官员。他们这些人不是有一定的背景,就是体制内混久了,多多少少有点人脉。 张文瓘对这伙人动手,如果没有清流一派的支持,他根本没有能力推行实施。 不客气的说,陈青兕真要铁了心跟张文瓘作对,跟那些勋贵、老吏站一起,张文瓘别说吏治,他得下台。 陈青兕虽不是宰相,可他在朝中的人脉以及军中的威望,那是无人可比的。 辅佐新帝,当之无愧。 裴炎也在情理之中,论功绩他确实排不上号,但他自出仕后就是李治身旁的近臣,最接近天子的存在。近年来,李治也有提拔他的意思,给了他不少权利,让他来当任辅臣,勉勉强强还说的过去。 可李敬玄是什么东西? 曾经东宫的第四把手? 他的崛起还是因为张文瓘被李治干掉了,二把手戴至德受命负责掌管水陆粮草运输,不在长安。他又通过自己的手段,逼退了萧德昭,这才暂时以一把手的姿态协助李弘执掌东宫行政机要。 李治要选辅政大臣,不选宰相,不选德高望重之辈,选出个这玩意? 陈青兕不信,就算李治病入膏肓,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也不至于选李敬玄。 就算将被贬的张文瓘重新召回,也比选择李敬玄靠谱。 “李敬玄!” 陈青兕轻声念着这人的名字,那股厌恶感觉油然而生,这家伙别的什么都有没,就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抨击他人,自己什么也不是。 “子隆!” 他又念了裴炎的字。 既然李治的遗诏有问题,那裴炎就不可能置身事外,身为另一个托孤大臣的他,必然也参与其中的。一秒记住【。3。】, “你说,他们两人对我是否动了杀心?” 陈青兕突然问向周奎。 周奎想了想道:“裴炎不清楚,李敬玄却是一定的,此人最是激进。当初郎主与张文瓘相争的时候,就属他最是激进,多次在外以言语中伤郎主。若非郎主让我们庙堂之事,庙堂解决。不说属下,便是不良帅都要忍不住出手教训。” 陈青兕默默颔首道:“庙堂之事,涉及权力,比江湖更为凶险难测。我想他们也不会手下留情,现在既然给出了这条路,想来是受到了阻力。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给他们阻力的也只有太子,现在的天子。” 他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以一个被害者的身份回到长安吧。” 说着他望向周奎道:“你去策划一起刺杀,不需要成功,也不需要有人死,就是制造混乱,对我所在的方向射一箭就好。” 周奎道:“属下明白了!” 长安,承乾殿。 李弘已经登基为帝…… 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也不能一日无主。 历代君王病故任上,新君的继任仪式都是很草率,直接就在灵前登基,也没有特别的仪式。 李弘也来不及悲伤,他作为新君,要干的事情太多了。如何安抚前朝遗留的老臣,如何提拔东宫臣子,这一切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何况现在还在西域跟大食国对决,李弘也得稳住前线将士的心。 大食国不是一般的对手,这种比拼国力、环境的斗争,手段那是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一旦知道大唐换了一个皇帝,政局更替,少不得在这方面借题发挥。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不提前安抚,少不得让军心受到影响,从到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李弘当了太子多年,也多次监国,这些基础还是了解的。 裴炎、李敬玄也颇有能力,加上李治留下来的基本盘尚在,李弘固然忙碌,一切却也有条不紊。 这天李弘正在与裴炎、李敬玄商议国事。 作为两个辅政大臣,裴炎、李敬玄那可谓意气风发。 陈青兕不在,庙堂之上以他们的话语为先。 不过在李弘面前裴炎、李敬玄那是小心翼翼,一点张狂之意也没有。 他们的辅臣身份是怎么来的,李弘一清二楚,自己父亲的临终遗只让陈青兕一人辅政,裴炎被授命辅佐陈青兕而李敬玄更是提都未提。 裴炎、李敬玄自不敢在李弘面前摆架子。 李弘看着在自己面前卖力展露能力的两人,也颇为满意。 李弘最初是打算遵从李治遗命的,他对陈青兕也很有好感,知他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才,大唐有今日,他功不可没。有这样的人物给自己辅政,那是自己的荣幸。 李弘仁善也导致了他不似自己的父亲李治那般多疑,总将人往好的方向去想。 但就在李治病故以后,李弘受到了李敬玄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 李敬玄用了伊尹、周公旦、霍光,乃至于王莽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伊尹固然是古之名相,可他开创了流放君王的先河,周公旦亦是如此。至于霍光,更是一手主导了废立之事…… 王莽更不用说,直接将汉王朝推向了覆灭,若非汉光武帝刘秀续命,汉朝国祚都有可能断绝。 李弘固然敬重陈青兕,但李敬玄那是在东宫干了十年的近臣,亲疏之见,还是有区别的。 何况李弘仁德归仁德,成为皇帝以后,心态也会有一定的改变。 谁愿意当了皇帝,还处处受制于人,看他人脸色? 主动听谏与被动听谏还是有区别的,也就默许了。 他并不是不信任陈青兕,而是觉得陈青兕有裴炎、李敬玄钳制,确实便于自己掌控庙堂。 便在这时,一人急匆匆的来报。 “陛下,陈先生在朱雀大街遇刺了!” 这消息如晴天霹雳,在承乾殿上空震响。 李弘惊得豁然起身,然后双目怒视李敬玄。 在一旁的裴炎也有些怒不可遏,带着几分不可置信以及愤怒的看着李敬玄。 而李敬玄手足失措,脸上带着几分慌乱,道:“陛陛下,不是臣,真不是臣。”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5591/308992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5591/308992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