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好多好多钱哈哈哈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心动预警:赌王千金她不讲道理 回档之1995 遮天:开局降生在紫薇星域 痞子医少 医路狂飙:你管这叫规培医? 悠然见星辰 出狱后,高冷前妻悔哭了 黄帝秘藏 人在斗罗,武魂堕落天使 从文明到群星

徐英调动了她的大脑,想的脑仁生疼,也没想出点头绪,她揉着太阳穴重新躺下来: “算了,先睡觉,明天再想,养足了精神,明天就要去连队了,到了连队,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徐英已经放弃思考,可是,头一沾着枕头,脑子里灵光一现,忽然想起这一世的俞家辉特别爱吃的一样东西,于是脱口说出两个字: “虾酱?!” “——虾酱?” “对,虾酱!” 母女俩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全都坐了起来。 徐英眼里闪着兴奋,分析道: “既然咱们能从海里钓到鱼,那应该也能捞到虾吧,不如咱们捞点虾做成虾酱拿出去卖?” “对哎,我怎么没想到虾酱!” 这一世的俞家辉老头子就特别爱吃虾酱。 但是虾酱这东西很珍贵,一般买不到,只有逢年过节时,城里的副食品商店才有的卖,而且凭着城市居民的副食本限量供应,想多买都不行。 这年代没什么大鱼大肉可以吃,能有一口虾酱,那就是上好的菜! 俞小野依稀记得,去年过年时,东阳省老家那边有个城里的亲戚,好像是奶奶娘家的亲侄子过来走亲戚,送过来一瓶城里的虾酱。 奶奶把虾酱分成四份,三个儿子一家一份,自己也留了一份。 俞家辉把自己分到的这一小坨虾酱当成宝一样,平时从来不做饭的他,生怕别人糟践他的宝贵的虾酱,不惜亲自下厨,亲自动手泡发黄豆,用黄豆炒了一小碟子。 这一小碟子宝贵的黄豆炒虾酱,还不允许别人吃,俞家辉自己也舍不得多吃,每天吃饭时,自己用筷子蘸一点尝尝味儿,吃完饭的筷子都能抱着咂半天。 另外母子四个,闻着虾酱的香味儿,听着他咂筷子的声音,馋的直流口水。 俞家辉见老婆孩子馋的眼睛发蓝,最后开了恩,从炒好的虾酱里挑了几粒豆子让两个儿子尝了尝。 但也仅限两个亲儿子有这个待遇。 徐英和俞小野母女俩,只能闻闻味儿,连豆子都尝不到。 一想到这事儿,母女俩都替原主感到窝火。 尤其是徐英,恨不能扇俞家辉俩大嘴巴子给这娘俩解解气。 但是眼下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眼下母女俩的关注点都在虾酱上面。 如果她们真能从海里捞点虾出来,做出点虾酱,应该会不愁销路吧? 而且制作虾酱应该很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工序,也不要什么难弄的材料,他们就地取材,捞点虾剁碎了,再弄点盐搅拌搅拌,然后等着发酵就行。. 最关键是,虾酱这东西不像二十多斤的大鲅鱼那么惹眼,悄悄拿出去卖,也不会引起太多注意。 俞小野越想越觉得这办法可行,重重点头道: “妈,那咱就想办法捞点海虾,做虾酱卖!” “成!” 母女俩终于找到了赚钱的法子,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下终于能安心睡个好觉了。 两人重新躺下来,关了灯,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睡梦里,俞小野已经等不及地开始了她的发家计划,开始动手捞虾。 一张大大的渔网撒到海里,收上来,捞到了一大堆新鲜的大海虾,她把海虾捡起来,用刀剁碎,剁成虾泥,放进一只大缸里,撒上盐,然后搅拌。 搅拌好了,密封上,放在太阳底下晒。 晒啊晒啊,晒上半个月,打开大缸,一股臭气扑面而来,美味的虾酱就做好了! 然后就是拿出去卖,一勺勺虾酱卖出去,一张张票子收进来。 好多钱—— 好多好多钱,钱包鼓鼓的,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新衣服,新袜子,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甚至还有黑白电视,全都买齐了,哈哈哈哈哈—— 噗嗤一声,俞小野直接笑醒了。 睁开眼,发现自己还躺在大床上,没有钱,也没有虾酱,连捞虾的渔网都没有。 黄粱一梦! 俞小野揉揉眼睛,茫然地看了看墙上电子钟的时间,已经早上五点了,敢情她这一整夜白忙活了。 不过,这梦更像是一个启示,告诉她制作虾酱的整个过程,而且过程非常清晰,一点也不像是做梦,这下,她的目标更清晰了。 俞小野推了推一旁还在沉睡的徐英,声音昏沉的叫道: “妈,妈,起来,咱今天任务很重,有很多事情要做。” 徐英被女儿叫醒,还想再多眯一会儿,但也只多眯了两秒钟,就认命地爬了起来: “哎,又是睁开眼就要忙活的一天。” 两人起床洗刷,离开了空间游艇。 今天他们要出院前往连队。 在去连队之前,趁着在县城买东西比较方便,还得继续搜罗物资,尽可能把需要的东西都买齐了。 两人顾不得吃早饭,准备去县城外的早市上去买点东西。 根据原书的内容,在县城外的一处河边上有个自由市场,这个市场每天早晚都有人交易,当地百姓称它为早市和夜市。 早市天不亮就开始,天亮不久就结束。 夜市是天黑之后才开始,一直到凌晨才结束。 原书里,俞家辉的土著大儿子主要就在这个市场倒卖各种物资,逐渐成了这个市场的几大投机分子之一。 俞小野和徐英起床后天还不亮,两人摸黑,紧赶慢赶,还是迟了,找到河边时,早市已经开始收摊散市了。 母女俩不敢耽误时间,赶紧冲进去看看还有什么可买的。 来的晚,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偶尔能捡个漏,有些人带来的货没卖出去,又不想原路带回家,宁愿便宜处理,而这些东西,多数是粮食之类的,这正是俞小野需要的。 两人遇见一个挑着担子卖玉米面的,玉米面一毛钱一斤,买了三十斤,共花了三块钱。 又遇见一个卖大豆的,一毛-二一斤,买下了全部十斤大豆,共花了一块二。 还遇见一个卖高粱米的,高粱米比较便宜,只要七分钱一斤,俞小野又把全部八斤高粱米买下来,花掉五毛六。 最后遇到一个卖地瓜的,只要三分钱一斤,不过放了一冬天,都不怎么新鲜,还有很多坏的。 母女俩挑挑拣拣,把坏地瓜挑出去,捡了五斤左右,连着麻袋一块收了,只花了一毛五。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5711/101507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5711/101507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