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收藏系神豪 > 第七百九十二章:萧翼赚兰亭

第七百九十二章:萧翼赚兰亭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战锤来世 关山不渡清欢 偏心假千金,我断亲成顶流你们哭什么? 穿成婆婆,她带着全家翻身 职业?狗都不打! 灵气复苏:我成仙归来 离开家族后,我选择成为天命大反派!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武道侠心 宁小姐,周先生服软了

回到展厅内,唐远询问了现场工作人员,很快便来到了《兰亭集序》摹本所在展柜,相比于其他展柜,这里围观宾客更多,而且周围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也更多。 只见那幅《兰亭集序》摹本安静地躺在玻璃展柜中,在柔光照射下,看起来保存得十分完好,墨迹清晰、绢布完整,笔走龙蛇确实是尽得王羲之真传。 “你好,可以将这件展品取出借阅吗?” 唐远寻到一个工作人员,礼貌向其询问道。 “先生,实在抱歉。” “此件展品为特殊展品,按照规定是不允许取出借阅的。” 工作人员朝着唐远微微躬身,面带着些许歉意地解释道。 “打扰。” 唐远微微颔首,倒是没有难为身前这个工作人员,而是从衣兜里面拿出手机,给休息区的谢诚润发了個消息,让对方过来一趟。 得到唐远消息的谢诚润,当即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远哥,怎么了?” 谢诚润快步走了过来。 唐远指了指不远处的玻璃展柜:“我想借阅这幅《兰亭集序》摹本仔细观摩一下,但刚刚工作人员说这幅《兰亭集序》摹本是不允许取出借阅的,你这面有什么办法吗?” “这件展品来源于何处?” 谢诚润抻着脖子瞧了一眼,向着唐远询问道。 “来自于皇室宝库。” 唐远回答道。 谢诚润闻言,点了点头:“远哥,你在这里稍等我一下,我去打两个电话,问题不大。” “行。” 唐远应了一声,待谢诚润拎着手机走到旁边打电话时,唐远也没有闲着,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起了有关《兰亭集序》的消息。 坐拥宗师级书法传承的唐远,深知《兰亭集序》在中国书画界具备着何种崇高地位,自古以来便拥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下落更是充满了谜团,各种猜测皆有。 有人猜测《兰亭集序》真迹藏在唐太宗的昭陵中,后来被民国时期军阀温韬给盗走了;有人猜测《兰亭集序》真迹藏在唐高宗的陵墓里面,至今还隐藏在地下;还有人猜测《兰亭集序》真迹随唐太宗下葬时,被人用伪本掉包了,其真迹依旧存留于世间…… 种种猜测中,可以肯定的消息就是,唐太宗在获得《兰亭集序》以前,真迹始终在永智禅师和辩才禅师手里面保存着,而且两人都是深得王羲之真传的书法大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唐远看着网络上面,各种各样的分析帖,很快看到了刚刚张盛华跟他所说的萧翼赚兰亭之事。 根据史料记载,萧翼为骗取《兰亭序》,仅仅只用了三招。 第一招就是套近乎,萧翼在受命于唐太宗后,装扮成书生模样,接近辩才禅师,两人初次见面,便一见如故,辩才禅师还命人打开新酿的酒待客,二人诗酒唱和,随后几日常常通宵达旦,颇有相知恨晚之感,很快萧翼就获取了辩才禅师的信任。 在取得辩才禅师信任以后,紧接着就是萧翼的第二招,萧翼知道辩才禅师肯定是不会承认私藏《兰亭序》的,只能利用激将法让他自己主动拿出来,于是萧翼趁着两人相熟之际,拿了一幅自己临摹的梁元帝画《职贡图》给辩才禅师观摩,并就此谈论起了书画。 萧翼说自己自幼跟父亲练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现在虽然流落他乡,但身边还珍藏了几幅“二王”真迹,辩才禅师听后,赶忙请他拿来看看。 萧翼果然带来了几幅“二王”的书法真迹,辩才禅师反反复复看了好半天,然后说:“真迹倒是真迹,可惜不是佳品。贫道有一王羲之的真迹,颇不平常。” 萧翼忙问是何帖,辩才禅师仅仅只回两个字:“兰亭”。 萧翼假装嘲笑说:“数经战乱,王羲之的兰亭帖怎么还会在世呢?一定是赝品!” 辩才禅师说:“是智永禅师临死前亲手交给我的,怎能有假?不信明天来看。” 辩才禅师书法虽好,但道行毕竟不深,中了萧翼的激将法,情急之下道出了实情。 萧翼如约前往,辩才禅师从屋梁上的暗龛里取出《兰亭集序》真迹,萧翼看了后,故意指出其中几处疑点,并坚持说它是赝品,萧翼又故意把他带来的几件真帖放在一边,让辩才禅师比照参看。 这样一来,辩才禅师对萧翼很快就完全没了戒心,也不再把《兰亭集序》真迹重新放回暗龛,而是同萧翼拿来的几件墨宝,一齐放在书案上,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 时间一久,终于让萧翼抓住机会,顺利盗走了《兰亭序》,并第一时间找到当地官府,亮明御史身份,说明事由,并让人请来辩才禅师,对他说奉旨前来取走《兰亭集序》真迹。 辩才禅师一听,方才知道自己上当。 萧翼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重赏,而辩才犯欺君之罪,本应加刑,但唐太宗念其年事已高,再加上唐太宗已经得到了《兰亭集序》真迹,就不再追究辩才禅师的欺君之罪,甚至还赐予了对方谷物三千石。 此事当时在民间沸沸扬扬,消息流传甚广,后来大画家阎立本根据这个故事,还创作了著名的《萧翼赚兰亭图》,现辽省博物馆藏有此画的北宋摹本。 刚刚唐远在张盛华那里了解到的消息,仅仅只是粗略版本,现如今看完详细过程以后,唐远总觉得这件事情充满了古怪。 辩才禅师明知道唐太宗对《兰亭集序》真迹觊觎多年,面对着当世皇帝的觊觎,辩才禅师真就那么没有脑子,会如此轻信一个仅仅相识不久的陌生人吗? 如果辩才禅师真是那样没脑子,又怎么可能数次面对唐太宗的问询而滴水不漏,始终守口如瓶,让唐太宗数次一无所获? 眼前这幅《兰亭集序》摹本,辩才禅师又是因何而作? 诸多问题,萦绕在唐远心头,让唐远对于眼前这幅近在咫尺的《兰亭集序》摹本充满了强烈的好奇……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6427/282829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6427/2828299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