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谋万世之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搬空仇家库房后,携物资度过灾年 快穿:万人迷反派作恶后翻车了 编号十四 重生七零再高嫁 我满级老祖,养亿点崽子怎么了 狂兽战神 青玉仙缘 女家主 嫁七零糙汉后,恶毒女配躺平了

崇祯等人点点头。 薛国观说的一点都没错。 煤再多,也要能卖得出去才行啊! 京城也就是那么多的人口。 消耗的煤炭,肯定也有一个极限。 挖出那么多的煤,卖给谁去? 更是看不出,从哪里能够‘富国强民"。 毕竟受惠的只有流民。 而西山的流民,不过是区区数万而已。 煤炭公司给朝廷带来的赋税,更谈不上什么富国强民。 云逍忍不住笑了,问道:“你们以为,煤炭,仅仅只是用来取暖做饭的?” 温体仁不解地说道:“除了民用,水泥厂也可以用到煤,可数量也十分有限啊!” 云逍反问道:“王徵机吃的是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 王徵机的确用的是煤炭。 那又能消耗多少? “今天看到的,还仅仅只是一台王徵机而已。” “只要将王徵机再一次改进,用不了多久,准确的说,五年之内,王徵机就会变成‘万能机",可用到的地方数不胜数。” “将来除了用于煤矿抽水,还可以取代人力,作为船只、车辆以及炼铁等等的燃料。” “想想看,这需要多少煤炭?” 云逍所描述的这些,完全超出了众人的想象力。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布满了不可思议。 “云真人曾说,有一种名为铁龙的运输工具。” “铁龙以煤炭来驱动,一次可拉载数万斤重的货物,日行千里,且昼夜不停。” “莫非让铁龙奔跑的,就是这王徵机?” 崇祯目光炯炯,满脸期待地看着云逍。 云逍去年下江南的途中,曾对王承恩和范景文说过火车的事情。 王承恩事无巨细,都禀报给崇祯,因此他自然知道‘铁龙"这神奇的东西。 “不错!” 云逍语气笃定,神情也是颇为兴奋。 等王徵机进一步得到改进完善,那时候的用途,可不仅限于矿井抽水。 甚至是造出火车,也绝非是什么妄想。 温体仁等大臣彻底惊呆了。 载物数万斤,昼夜不停,日行千里。 这是何等神奇的东西? 却无人提出质疑。 云真人展现的神奇‘仙法"、‘仙器"实在是太多了。 “铁龙,以钢铁铺成轨道,并用钢铁铸造车厢,这就需要大量的钢铁。” “水泥建筑需要钢筋,铸造火炮、火枪,造船、大型机械等等,都需要钢铁。” 云逍终于将话题引到了最关键之处。 后世的人都知道,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钢铁有何等的重要。 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可大明朝廷并不怎么重视。 不是大明的炼钢水平低。 恰恰相反。 如今的炼钢水平,处于世界巅峰。 高到什么程度? 大明报废的炼铁炉,都比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炼钢炉先进。 并且还不是先进一点两点,而是跨时代的差距。 大明如今用的是炒钢法。 并且在全国推广,实现规模化、量产化和生熟铁连续生产的模式。 炼铁炉和炒铁炉是串在一起的,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直接流入炒铁炉中,用柳木棍搅拌形成熟铁。 这样既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减少炭火消耗。 欧逻巴如今是个什么水平? 再等两百多年,才发明类似的搅炼炉。 并且他们用铁棍搅炼生铁液,只能得到低碳熟铁。 而大明用柳木棍搅拌,柳木的碳混入生铁之中,减缓生铁去碳的速度,能够直接得到低碳钢。 如果炒钢师傅的技术和运气都好,还有几率炒出中碳钢,甚至是高碳钢。 钢和铁,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为什么大明朝廷不重视炼钢? 因为技术太高,早在老朱当皇帝的时候,就已经产能过剩了。 正德年间的钢铁产量,就相当于整个欧逻巴的总和。 产出来的钢铁太多,它没处用啊! 因此大明从立国之初,就实行的是计划炼钢。 计划用多少,指定矿区的官营炼铁厂开炉炼多少。 等炼够了,炼铁厂就熄火。 官营铁厂不搞了,老百姓可以在这些矿区炼铁,只需要缴纳铁课就行了。 所以官营铁厂的师傅,一年至少有九个月,是在围着炼钢炉打屁聊天。 甚至有的炼铁厂,接连好几年都什么事不干。看書菈 曾经有个叫王允道的官员向老朱建言,说某地产铁矿,朝廷可以在这里炼铁,以此来增加收入。 结果老朱勃然大怒。 他认为这是与民争利,直接把这个王允道‘杖之流放海外"。 这就是大明铁冶的现状。 铁多,任性! 当然了,所谓的铁多,只是相对于此时而言。 王徵机的出现,会带动工业的大发展,如今大明的钢铁产量就完全不够用了。 云逍郑重地说道:“随着王徵机的出现,钢铁将会成为经济的中流砥柱,国之命脉,关系大明兴衰的基础。” 崇祯以及大臣们,陷入沉思当中。 联想到云逍所描述的铁龙、铁船等物,他们意识到钢铁的重要性,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炼钢,同样也需要大量的煤炭。” “即使是把西山的煤全部采光,也远远不够。” “还愁采出来的煤炭用不完?” 云逍一声轻笑。 薛国观叹道:“什么是井底之蛙,我便是了!” 温体仁跟着说道:“何止是你,我又何尝不是?” 还有朕……崇祯心中默默说道。 云逍接着侃侃而谈: “光是采煤、冶铁这两项,就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工人。” “再加上煤炭、钢铁带动的建筑、造船、修路、运输等等行业,需要的工人,又何止千万?” “还愁百姓没有生计,国家没有赋税?又何愁不能国富民强?” 云逍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蓝图。 崇祯和大臣们感觉整个世界都被颠覆了。 随即他们畅想未来,一时心驰神往,满心豪情。 薛国观振奋击掌:“云真人所言,真乃是谋国……不,谋的是大明万世之基!” 孔贞运心中一阵惭愧。 本以为云真人是想谋取西山的煤矿。 没想到人家谋划的,是大明的千秋大业。 自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707/44670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707/44670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