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事业,亲情双开花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假千金翻身成豪门,创飞所有人 离婚当天,豪门前夫把持不住了 重生2003:大哥你当吧,我要搞钱 烽火明末 别怕,贫僧真不是魔头 眸算万界 皇兄等着,臣弟为你夺天下 某小勺的平凡生活 穿越:带着老宅在七零年代吃瓜 炮灰嫡女,靠上辈子的记忆改变命运

孟广柱和曲蓝有些日子,没有见过茉茉和三胞胎了。 这次孟广柱也不推脱,说自己那边比较忙。 都不用孟海生催促,他们掐着时间,等4个孩子一放寒假,就买上火车票,早早来京城看孩子们。 “爸妈。” 孟海生亲自去火车站接两人。 冬天的京城,还是非常冷的,孟广柱和曲蓝从火车上下来,冻的双脚都有些麻木。 孟海生看着很是心疼,无奈。 他现在有钱了,也能给两人买得起飞机票,但俩人怎么说就是不坐飞机来京城,说他们害怕。 其实孟海生心里明白,他们哪里是害怕分明是心疼钱。 “我们认得去你家的路,你怎么还亲自跑过来了。” “我这个当儿子的,当然要来接你们。” 说着孟海生就上前帮忙拿行李。 孟广柱和曲蓝虽然知道,孟海生在京城什么都不缺,也知道现在他有钱。 但两人来的时候,还是大包小包带了不少东西。 有平时孟海生喜欢吃的杂粮包,还有孩子们爱吃的地瓜干,林慕澄喜欢吃的咸鱼。 杂七杂八的东西加起来,满满两大包,孟海生上前帮忙拿的时候,第一下都没拎得起来。 一旁的孟广柱哈哈大笑。 “你现在不做农活,力气大不如以前啊。” 孟海生尴尬一笑,双手一起用力,把装满东西的大包裹,放到后备箱里。 他喘了口气这才说道,“爸,不是我力气大不如以前,是你宝刀未老,这么多东西是怎么拿上火车的。” “二牛和你大哥,帮忙抬上火车的,也不知道大勇跟火车上的乘务员说了什么,下车的时候,有两个乘务员,帮我把行李抬下来的。” 孟海生听孟广柱如此说心下了然,他不在家,父母两人多亏了他这几位兄弟帮忙照应,要不他还真不放心。 孟海生来接二老的时候,林慕澄带着家里的保姆,早早就在家里收拾屋子,做晚饭。 而茉茉和三胞胎,则是焦急地在客厅里转悠来转悠去。 他们也好久没有见孟广柱和曲蓝,也是十分想念他们。 突然院门被打开,正在厨房忙碌的林慕澄,刚开始还以为孟海生接回二老。 结果她定睛一看来的竟是时老爷子和时荣晋。 “爷爷,二叔你们来了。” 林慕澄穿着围裙就迎了出去。 “慕澄,你爸妈还没过来啊?” 时老爷子往客厅里一看,只有四个孩子在,他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应该快回来了,海生都去一个来小时了。” 时老爷子点点头,他也知道孟广柱火车的到站时间。 他还是忍不住有些焦急。 他们父子两人,好久没见了。 几人正在院子里说话,只听院门外传来一阵汽车声。 “应该是海生他们回来了。” 林慕澄和时老爷子一起出去,果然是孟海生的车。 “爸。” 孟广柱还没下车就看到时老爷子在门口等他。 这种被等待的感觉,让孟广柱心下一酸。 “广柱你可来了。” “我怎么看着你比以前清瘦了不少。” “没有的事,现在一顿饭我能吃一个大馒头,同时去地里忙也一点都不比小年轻们差,我感觉这一年比以前还胖了好多。” 孟广柱上前和时老爷子说话。 上次来两人还有一点生疏感,这次见面那一丝生疏感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有无限的高兴。 “爷爷,曾爷爷。” 茉茉带着三胞胎也跑出来,四个孩子一起叫爷爷,场面一下就变的热闹起来。 时老爷子和孟广柱两人坐在客厅的说法上,有说不完的话。 曲蓝拉着林慕澄和茉茉和三胞胎们也是嘘寒问暖。 孟海生则是跟时荣晋去院子里走走。 “海生我听说你想搭上侯家北大荒那边的关系,在北大荒承包土地种粮食。” “是有这个打算。” “你种那么多粮食做什么,不要告诉我是你饲料厂生产饲料用。” “如果只饲料厂的需要,在周围村镇收一收应该也是够的。” 孟海生嘿嘿一笑,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时荣晋。 “二叔我的饲料厂现在规模可一直在扩大,只厂房就翻了三倍。” “我现在生产饲料用的粮食,基本全靠从外地往家里运,本地是不够我用的。” “不过我承包北大荒的农田,目的也确实不是供应饲料厂。” 说到这里孟海生的声音压低了几分。 “二叔咱国内的钢材缺口非常庞大,但邻国有啊,他们的钢材和武器,比咱国内强悍不是一星半点。” “我想着你我的粮食存的差不多了,就拿粮食换钢材去。” “现在?” 时荣晋听孟海生要拿粮食换钢材,心中早已经起了惊涛骇浪。 他手握权利,自然知道当下国内到底多缺钢材。 前年开放房地产,不少投资商想要投资盖商品房。 一些有背景的还好,最少还能审批到钢材,但一些背景稍微差点的,就算手里有钱,有地,他也建不起大楼来。 只刚才这一项,就能把整个工程卡的死死的。 京城有国内最大的钢材厂,就算加班加点的干,都供应不上钢材,更不用下面那些小城市了。 钢材缺口如此大,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国家不是没想过解决当下问题,但国内老百姓的日子才好过几年,国家也没多余的粮。 “海生大面积种植粮食可不是你三两句话就能行的,而是时间拉的很长,你就不怕粮食种植出来,国内就不缺钢材了。” “二叔,你感觉国内一两年内能解决钢材问题。” 时荣晋无奈的笑了笑,他可没把握国家发展这么快。 “但我有把握未来十年,谁手里有粮食,谁就能赚大钱。” “可谓手里有粮,心不慌。” 时荣晋看着信心十足的孟海生,他心中感叹,孟海生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他怎么就能看透十年内国家发展。 他这个在京城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都不敢跟孟海生这般自信。 “好,二叔相信你的判断,你想在哪里承包土地,又要多少亩,回头跟我仔细说说。” “就这几天,我先让侯柄承帮我承包了一百多亩地的小麦。” “人家已经种好的,明年夏天我就能收一批麦子。” “不过我也不着急去换钢材,先多囤点粮食,再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7431/111403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7431/1114030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