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十七章朱元璋微服探访诚意伯

第十七章朱元璋微服探访诚意伯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神医嫡女:废材逆天御九州 别慌,我和亲妈穿成侯府婆媳! 出村后靠咸鱼苟到了男团C位 【快穿】反派大佬总在纠缠男二 深渊之下 帝宠一谋妃天下 懒神附体 从婴儿开始逆袭成圣! 快穿之女配誓要撩到男主 玄幻:我成了峰主,开局言出法随

皇宫,御书房。 朱元璋御案后批阅奏折,太子朱标在一旁整理诏狱记录。 不一会。 太监刘和递上一份奏疏,是秦王朱樉呈上的。 朱元璋打开奏疏,看下去。 奏疏详细记录了这些天,林澈给他的讲课内容。 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看样子,朱樉没少下功夫。 不仅如此,秦王还在奏疏上表达了,同意出藩。 条件是父皇能赦免贡生林澈。 没想到有犟驴之称的秦王朱樉,居然为了救一个待斩囚犯,居然低头服软。 跟他老子提起条件来。 朱元璋将奏疏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将奏疏递给旁边的太子,呵呵笑道: “老二这兔崽子,居然也懂得爱惜人才。” “之前,咱让他去就藩,他宁愿蹲诏狱,也抗旨不尊。” “这次倒是服软了,不过却是为了这个林澈。” “还有,这讲课内容这么多,兔崽子居然都能记下来,在大学堂咋没见他有这本事。” “看来诏狱还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我看就让他呆在诏狱读书算了,反正他也不情愿就藩。” 朱标将奏疏看了遍,见朱元璋心情不错,凑兴道: “二弟虽然喜欢舞刀弄枪,调皮捣蛋,但脑瓜子灵活,只需要有名师稍微点拨一下,今后必成大气。” “现在二弟有林先生这等经世之才手把手教导,想不成才都难咯!” “是吗?” 听闻此言,朱元璋叹息一声: “咱没指望老二有什么大才,只希望他能好好做个藩王,帮太子你守好门户,足矣。” 说着,朱元璋目光犀利的看着朱标: “老大,你的那点小心思咱懂!” “不用旁敲侧击的暗示,就算老二不上这折子,咱本就没打算杀林澈。” “若是杀他,咱在殿试那会就杀了!” “咱是想看看他还有哪些惊世之才。” “这下你满意了吧!” 朱标听罢,连忙躬身: “父皇圣明!” “林先生,是不可多得经世大才,不为朝廷效力,放在诏狱岂不可惜?” “我朝正需用人之际,不知父皇有何打算?” 朱元璋从龙椅上站起来,绕过御案,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 走了几圈,停下脚步,若有所思说道: “老大,明日朝会,咱准备借土地兼并一事,顺便敲打一下那些淮西勋贵们,看来咱还是太念旧了。” “空印案、扬州舞弊案咱杀了那么多大臣。” “这些老弟兄们看来记吃不记打!” 朱元璋嘿嘿冷笑两声,继续道: “咱让他们知道,天下是他们帮朕打下来的不假,但朕决不能容忍他们这样胡作非为。” “骄兵悍将!结党营私!” “他们还有什么不法事干不出来?” “老大,你把毛骧秘折上,侵占良田最多的几人名单列出来。” “咱明天先拿他们几个开刀,不能再迁就这些人,否则大明江山迟早要葬送在这些人手里!” 说这话,朱元璋眼里射出凌厉之色,浑身被一股煞气笼罩。 瞬间。 整个御书房感觉一股刺骨寒意。 朱标不自觉缩了缩脖子。 “父皇,韩国公他…” 在毛骧密奏的折子上,除了永嘉候朱亮祖几位侯爷,就算六公之首韩国公李善长攫取良田最多。 朱元璋双手叉腰,仰望屋梁,没有搭话。 良久才道: “老大,将你整理的记录,拟一份折子,然后随我出宫。” …… 半个时辰后。 朱元璋令人准备车驾,离开了皇宫。 没有天子仪仗,简车轻行。 未时。 一辆普通低调的马车出现在应天府大街上。 此时,太阳悬挂在天空,街道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应天原名集庆。 被朱元璋至正十六年攻克,后改名应天府。 作为六朝之都,虎踞龙盘,战略位置极好。 经过十多年经营,作为大明都城的应天,已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 石砖铺就的街道,可供三辆马车并行驱驰。 纵横南北的大通道,笔直宽敞。 街道两旁,商铺、酒肆、茶馆鳞次栉比。 卖小吃、杂货、打把式卖艺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更增添了都城的繁华。 朱元璋坐在马车中,掀起车帷将都城盛景看在眼里。 心情无比愉悦。 在他的苦心治理下,大明江山海内承平,六谷丰盈,人畜兴旺。 天下局势一片大好。 可是。 大煞风景的是,如此太平盛世,却出现了土地兼并一事。 朱元璋清楚。 此事处理不好,大明江山社稷危矣。 林澈的话一点不虚。 老朱此次出宫,是去见一个人。 此人就是被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子良”的诚意伯刘伯温。 没过多久。 车驾穿过南北大街,驶近一座外表普通的府邸。 府邸门楼上悬挂着诚意伯府。 大门紧闭。 朱元璋父子先后下车。 朱标来到门口,叩了叩门上铁环。 一会儿。 随着“嘎吱”一声,大门打开。 里面探出一个人头,看到朱标以及身后的朱元璋,吓得赶紧跪地磕头: “臣刘琏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开门的是刘伯温长子刘琏。 御史台担任御史。 因为父亲刘伯温重病在府中休养,刘琏奏请朝廷,告假在家照顾父亲。 刘琏大惊失色。 这是父亲生病以来,朱元璋第一次登门探望。 “罢了!起来说话,你父身体怎么样?” 朱元璋上前一步,抬手示意刘琏起身回话。 刘琏看到皇上和太子都身着常服,知道皇上是来看望父亲的。 爬起来躬身回道: “启禀陛下,家父身子时好时坏,或清楚或糊涂。” “皇上派来的御医,给父亲看过,下了几副药。” “按御医嘱咐父亲按时吃药,病情有所好转,父亲还告诉臣,他要面谢陛下。” “没想到陛下亲自驾临伯府,家父与臣等惶恐。” “诚意伯呢?” 朱元璋抬腿跨过门槛,瞥了眼刘琏问道。 “家父此刻正卧床休息,臣现在就禀告家父,前来接驾。” 刘琏跟在朱元璋身后诚惶诚恐。 “不必了,你在前带路,咱这就前去见诚意伯。” 朱元璋没有废话,抬脚往府里走。 刘琏躬着身子,在前面带路。 穿过天井来到后堂。 老远便闻到一股浓烈的草药味。 伴随着一阵阵咳嗽声,朱元璋推开后堂主屋的门。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7486/111767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7486/111767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