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202章 陛下对弈水平,得好好修炼才行

第202章 陛下对弈水平,得好好修炼才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丞相北伐,何故南归? 欺天 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 假千金摆烂住凶宅,百诡嘤嘤求饶 神奇宝贝之这个训练家不是人 漫漫归乡路 斗罗:开局复活比比东 镇国第一皇太子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官路争锋

第202章陛下对弈水平,得好好修炼才行啊! 见此。 林澈朝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冷静,继续道: “当年,赵匡胤不同意这些大臣们的建议,奈何建议的大臣太多。他又不能说服这些大臣,更拿不出皇帝的威严强行迁都,最终不得不妥协,将开封城加固,将大量的军队驻军在开封周围,巩固都城。” “赵匡胤这么做只是弥补‘布局"错误的一步棋,可惜这步棋只能算是打了个补丁。” “当然,这步棋为后来的惨遭灭国,奠定了基础。” “赵匡胤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刻起,历史的悲剧便已经注定,等待他的是最后的惩罚!” 朱元璋认真听着,对林澈的讲解,完全赞同,他接口道: “将都城加固,必然增加劳动力,守军增多,必然消耗更多的战略物资,这些都会消耗国力,导致国库空虚。” “记得当时契丹辽国崛起不久,后来崛起的金国更是野心勃勃,其野心绝不是契丹辽国那样获得大宋的进贡这么简单,他们的目标是要灭了大宋,自己独占中原。” “而大宋赵家皇帝,此后为了保护都城,保护自己的统治,只能不得不一再扩充都城开封的守军,这也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闻言,林澈鼓掌赞道: “不错,正是如此。” 林澈赞许的点点头,同样严肃道: “你甭捡些好听的说。” “罢了!” “谢先生谬赞!” 林澈接着道: “这些富庶都是压榨底层老百姓血汗换得的!” 听闻此言,朱标一阵激动,能得到林澈如此称赞绝对不易。 简简单单的几道菜,炒出来不一样的味道,比秦淮河畔那些酒楼大师傅一点也不差。 见林澈又拿父皇开涮,老朱一脸无地自容,朱标赶紧放下手中的毛笔,站起来给林澈斟酒,一边转移话题: “林先生讲的历史,让我理会是,读历史不仅要了解历史,还得深入历史,阐明历史真相,以及历史背后存在的博弈。” “还有先生所说的,涉及哲学问题,就是不能片面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知学生所领会的,是否有错?” “陛下的对弈水平,我看还得好好闭关修炼才行啊!” “下面咱们来讲王朝的敌人:门阀!” 林澈接过酒杯,端起喝了一口,浑不在意: 说到这,林澈放下手里的筷子,喝了口酒: “其他地方则是人间地狱,在华夏历史上,北宋朝爆发的起义次数,是最多的,没有之一。” “讲完经验教训。” “那些官绅们占有着海量的田地,却无需出一个子儿。” “先生,你这么一说咱总算明白了!” “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都到这个位置了,还问这问那的!” “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这些人每天都要饭吃,还因为是都城,官僚之地、皇亲贵族、军队不仅要吃,还要吃的好!” 听完林澈的最后总结,朱元璋舔了舔干涸的嘴唇,神情严肃道: “知易行难,想到了不一定能做到,做到不一定能做好,身处在历史的宏大棋局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到真正的清醒?” 围坐在林澈周围的朱家父子顿时感到尴尬无比,尤其是朱元璋,看着林澈那个表情,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 朱元璋身子忍不住一颤,将自己代入进角色道: “所以,北宋都城开封看起来繁华富庶,其实…” “北宋后期,都城开封的驻军已经膨胀到了近百万,再加上开封城的居民,就一个都城人口就接近两百万。” “正所谓,擅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正所谓官逼民反,这么庞大的压力下,老百姓无法生存,必然破釜沉舟,起来造反。” “林先生说的谋势与谋子,咱认为一样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学生谬论请先生指点。” 居然给皇帝留作业,这开天辟地第一次吧? 吃了几口菜,林澈讲解道: “其实重新布局并不难?” 说到这里,林澈伸了个懒腰,捶捶肩胛: “我就以这个作为留给你们的作业,回去好好想想?” 说完,朱标躬身作了一长揖。 朱元璋:“…” “陛下所言极是。” “有时比那些大修小补的还要简单,只要抓住重点,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先来搞钱,再来搞别的!” 他满眼充满感激,开口道: “遇到问题多动动脑子,别一遇到事情就跑来问!” “北宋之所以最终灭国,其实在它开始‘布局"上就出现了 问题,后面即使大修小补不断,最后还是于事无补,不能最终挽救王朝的覆灭。” 话落。 就在三人一脸懵逼时,林澈手指敲了敲桌面: “你能做到这样的思考已经是不易了。” “这样一来全国各地的物资都要向都城倾斜,天下其他地方没饭吃也必须供应都城这两百万人吃饭,如此一来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要勒紧裤腰带,拼命向都城输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语落地,鸦雀无声。 “这么大的供应,这么大的压力,最终都落到老百姓的头上。” 林澈也不在意,伸出筷子加了几口菜,不得不说马皇后的手艺,朱元璋还真是没吹牛。 “北宋明面上是金国大军,突袭开封,虏掠钦徽二帝,造成北宋灭亡。” “实质上,在北宋亡国之前,北宋的财政早已经崩盘了,靖康之耻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大明现在最缺的就是钱,有钱能行万里路,没钱则会寸步难行!” “咱想想自己的施政中也出现了错误,咱在‘布局"中出现问题,但咱不能走大宋的老路,否则宋朝的结局,就是咱大明的榜样。” 不过,朱元璋虽然尴尬还是,牢牢记住了林澈提出的新名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林澈说出门阀二字的时候,朱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7486/200486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7486/200486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