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救与不救?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星战神皇 此刻,我为华夏守护神 我靠加点成超凡 网游洪荒之人道至尊 我那娇花夫君又苟延残喘了一天 我在人间当阎罗 糟糕,家里俩粘人精 我丧葬主播,全网跪求葬爷饶命! 亮剑我有农场 绝世猛龙
且不说皇帝暗中发狠,大臣们却早已就冀州赈灾的事情吵翻了天。
六部尚书各持己见,谁都说服不了谁。
顾文昭倒是从郑弼时说出实情之后,就一直闭着眼睛没有说话。
说要去的救的人,自然是秉持着爱护百姓、维护大魏朝廷声望和支持的态度。
但说不去救援冷眼旁观的人也有他们自己的道理。
首先就是户部的物资不足。
只有十万石粮草,就算抽调出来一半运送到冀州,那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好结果。
须知运送粮草之事,从来不是简单的走路而已。
其中必须要选择最便捷的路线,还要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押送人员必须放心得下,以免他们半路携粮潜逃。
这种放在太祖时期堪称魔幻得实情,在这一朝却出过不止一次。
还有一路上押送人员的消耗,以及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必须考虑其中。
乐观来讲,五万石粮草运到冀州之后,能够剩下四万石就不错了。
而即便押送人员以最快速度赶路,那也至少得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送到。
再加上如今天寒地冻的,行动速度就更快不起来。
反正总而言之就是种种因素考虑之下,不去救援才是上上之策。
在现实的利益面前,坚持救援观点的官员们很快就败下阵来。
无论坚持不救援观点的官员们道德上是否有错,但他们的理由确实非常充分且现实。
很快,朝堂上几乎就只剩下了不救援派官员们高谈阔论的声音。
丹陛之上,皇帝看着那些官员们脸上洋溢的喜色,和嘴里对于冀州军民悲悯的话语,忽然间感觉到一种无比的厌烦和暴怒。
这些人哪里还有一点儿身为官员的样子?
一个个都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高点,丝毫不去考虑国家和百姓们的惨状。
读书人该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是一个也占不上。
这朝堂哪里还是商讨军国大事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商人们分割利益的场所。
听着耳边聒噪的声音,皇帝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
“都闭嘴!”
“尔等一个个分析的头头是道,都认为不该去救援。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冀州那百万万
人口,可都是我大魏的百姓!是支撑你们有如此权威的基石!”
“说不去救就不去救,尔等可还有身为一个人的良心和身为大魏官员的担当?!”
皇帝怒气冲冲的指着群臣的鼻子一顿痛骂,所有人都低头不语。
好一会儿之后,皇帝的叫骂声终于停了下来。
工部尚书刘茗悄悄的抬起了脑袋,似是自言自语一般道:“可是陛下,不是官员们冷漠。可如此多的困难摆在眼前,咱们委实是能力不济啊。”
皇帝的声音戛然而止。
是啊,就算骂的再狠,哪怕把他们拨皮抽筋了,冀州的危机还是没办法解决呐!
想到这里,皇帝不禁长叹一声。
难不成,真的就要这么冷酷无情的放弃整个冀州的百姓么?
冀州军民会怎么看待大魏和皇帝?天下百姓又会怎么看待大魏和他这个皇帝?
一想到这些事情,皇帝的心里就一阵阵的悸动。
他竭尽全力想要树立起皇帝和朝廷的威望,恐怕今天就要破灭了。
“哼,一群巧舌如簧的奸猾之徒,本官耻于和你们这群蝇营狗苟之辈为伍!”
皇帝愣了一声,想着说话之人看去。
只见顾文昭环视众官员,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之色。
“呵呵,一群见利忘义的小人,有何资格在这里高谈阔论?”
“救与不救,岂是你们这群龌龊之辈说了能算的?”
顾文昭骂完之后,毫不在意众官员难看的面色,对着珠帘拱手道:“陛下,恕臣直言。”
“您是我大魏皇帝陛下,更是天下百姓共尊的九五至尊。”
“只有百姓们支持,陛下才能坐得稳这个帝位。”
“岂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
说完之后,顾文昭伸手一指旁边的官员们鄙夷道:“他们不过是些高居庙堂的窃利之辈
罢了,立场就和陛下从来不在一起。也正因为此,他们这群人的意见怎能相信呢?”
一番夹枪带棒的嘲讽,毫不留情的将官员们的面皮剥了个干净。
不少人面红耳赤的怒目而视,却始终没有人敢真正的开口反驳顾文昭。
此情此景落在皇帝的眼中,顿时让他心情无比舒畅。
他早就不知道多少次想这么做了,可是皇家礼仪让他不得不一直克制自己的脾气。
所以,当顾文昭为他出了这口恶气之后,皇帝马上哈哈笑着道:“顾爱卿似有不同的一件,不妨细细说来。”
顾文昭点了点头,沉声开口道:“陛下,我大魏立国之本,乃是法理上继承了前朝,才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国家。”
“所谓法理到底是什么?无非就是天下人都推崇的道德和观念。”
“陛下可以想想,在百姓们的眼中,朝廷是去救冀州能得到认同,还是不救冀州会得到认同呢?”
皇帝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摇头道:“不救当然不会得到百姓们的认同。他们又不是傻子,官府对别的地方能够这么冷淡,唇亡齿寒之下,有朝一日他们要是也遭了灾,说不定官府就会不管不问。”
“如此一来,百姓们自然也不认同我大魏朝廷。”
顾文昭点了点头:“没错。只要陛下想明白这件事情,那道理就非常简单。”
“此事的焦点,不在于救或者不救,而在于怎那么去救。”
“任何说不救的人,那就是从根本上站在百姓和陛下的对立面,没必要对他们有丝毫客气!”
说话之间,顾文昭还扫了一眼殿中官员们。
随着他的目光巡睨,不少人低下了脑袋不敢对视。
这样的诛心直言,委实让他们有些承受不住。
只不过顾文昭没在这件事情上纠结,眼下更让他担忧的是冀州百姓们的现状。
“陛下,想要救援冀州,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粮食。”
“然则诸公虽然思想不正,但所说的困难确有其事。”
“无论是粮草数量还是押运队伍,以及路上的消耗等事,必须拿出一个合理的章程来。”
皇帝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从心底里认同顾文昭的想法。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7768/113555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7768/113555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