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青山仙村 > 第267章 禾下乘凉

第267章 禾下乘凉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明现代来回穿 我在大明搞投资 户口本死绝后,大佬她红遍全网 妖武横推:从修狂风刀开始除魔 斗罗:觉醒双生武魂 青帝传说 诱她入饵 狂医重生:护夫虐渣养崽崽 重生83:千亿身家,从摆摊开始 明末奇幻演义

时间已经来到四月,正是华夏大地春忙时节的开始。 青山村村民这几日都在忙碌春季水稻的播种,姜云也在空间里开始浸泡水稻种子。 这些种子都是姜云在空间里试种的超级水稻。 这些超级水稻在空间里试种了一季,很是成功。 不仅仅是产量高,关键是稻谷颗粒大而饱满有花生粒那么大,稻杆也有两米高,和高粱一样的高,稻穗比高粱穗还大且长。 当时试验成功时,姜云也很是欣慰,想不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在自己的空间里实现了。 袁老可是全世界的水稻之父,为华夏和世界解决的温饱问题。 这一成就,就是谁人都无可比拟的。 其中,“禾下乘凉”就是原来最大的梦想。 据说,袁老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子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是多么远大而又朴实的梦想啊! 去年5月下旬,当时姜云刚从邕市回到青山村,前路迷茫。 当时新闻信息跳出来说袁老去世了,姜云简直不敢相信,以为又是谣传,还专门在网上去辨别真伪。 当时,姜云真的是希望是哪个人在恶作剧,可是最后有好几个官网都证实的袁老去世的消息。 姜云当时就泪流满面,想起袁老为国为民的点点滴滴。 还专门在网上去悼念袁老。 前几年,袁老还在林市的灌县,也就是阳县的隔壁县搞了个千亩“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 那年灌县基地的头季稻时平均亩产1009.45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552.1公斤,合计亩产总量1561.55公斤,突破世界高产纪录! 袁老当时兴奋地说道:“没想到梦寐以求的‘吨半稻"在这里实现了,灌县了不起,桂省了不起!” 当时的音容相貌仍在眼前一般,可是如今已经天地相隔。 这是一个伟人也是一个农民,一生在为全世界、全华夏的温饱问题而奔波不息。 于是,在袁老去世的后的一个月,姜云就借助于空间如此好的地利做试验,看能不能实现袁老“禾下乘凉“的梦想。 当时是开辟了两亩田,不仅叫小泉时刻关注,自己还是不是去观察。 里面的环境基本和外面青山集团食材基地的一样,就是为了成功后好在外面推广种植。 除了水源不一样,其他的时间流速,氧气密度等条件都和外面一致。 一个月。 两个月。 空间的水稻种子也开始发芽、插秧、扬花、吐穗,长高。 关键是,水稻好像也脱离了水的限制。 不在像外面一样,一定要种植在水田里,而且保证经常有水。 空间的水稻,可以种植在旱地里,只不过刚移栽和抽穗时需要大量的水,平时都可以不用水。 另一现象就是,好像超级水稻的长势比外界都好,一个月就有一米高,两个月都有两米高了,而且稻穗刚结出来,其中的稻谷就有收割的稻谷颗粒那么大。 看着水稻每天在变高,颗粒每天在变大。 姜云手舞足蹈,看来自己试验的路线没有错。 心里默念到,袁老,您的梦想也许不久就回实现了。 有时,姜云一人还在高粱杆高的水稻下面煮茶、休息。 只有小泉和一群动物陪伴,可惜的是不能与亲朋好友共享欢乐。 终于在三四个月后,外面秋收时节,姜云空间的超级水稻也开始收获了。 看着两亩沉甸甸的压弯了腰的比高粱还高的水稻田,姜云心中感慨。 稻杆比高粱杆还粗壮,稻穗比高粱穗也饱满,主要是稻谷的颗粒有承认小拇指般的大小。 空间出品,必属精品。 当姜云在自己空间里试验成功时,袁老已经于半年前离大家而去了。 姜云,只得默默的在空间里祭奠了袁老。 桌上不仅有花生米大小的白米饭粒,还有比高粱还长的沉甸甸的稻穗。 傍边还有一亩高粱高的未收割的超级水稻。 “袁老,您的禾下乘凉梦是正确的,我要让全华夏,全世界都知道您的梦想并不遥远!” 姜云把第一碗米祭祀了袁老后,自己吃了一粒米。 “香!” 那个味道比外面的1万元一斤的景阳大米绝对好吃。 而且内涵的营养成分也是绝对的丰富。 因为,姜云吃下三四粒米后,就没有饥饿感了。 姜云还尝试了生吃,竟然还是很脆,就像是吃花生一般,而不像传统的大米那样,硬而粗糙。 姜云首先想到的是要是把稻米加工成产品,那是绝对有销路。 特别是制作成压缩产品,不仅有营养,还不占空间,一点点就能吃饱,肯定很受户外爱好者或者部队的欢迎。 当时两亩水稻全部收割后一统计亩产2000千克! 这当然灵泉水的功劳。 姜云只留出一小部分自己吃,大部分都留下来做种子。 平时拿出来给家人分享时,只说一种新品种花生。 姜云希望以后到外面种植时,产量有这里的一半,也很是惊人了。 于是就有了今天,姜云要把命名为青山一号水稻的超级水稻准备种植50亩的操作,剩下的50亩种植传统的水稻。 当然,秧田虽也在准备放基地中,但到时稻谷发芽后播种下去,只需要派宗师动物轮流值守即可。 半天的时间,空间的青山一号水稻种子就开始发芽。 姜云马上去预留的50亩田里,把发了压得青山一号水稻撒了下去,特意还用篱笆分割开来,还分配好巡逻队动物。 不得任何人靠近,包括基地的工人。 基地工人只是远远地模糊看到秧田的发芽种子虽然好像是稻谷的样子,但那颗粒也忒大了吧,就像是抽芽的花生米一般。 都在怀疑是一种外来的花生或其他坚果,一定很贵重,要不连他们也被严令不得靠近。.. 没看到那几只动物整天在轮流巡逻嘛。 只以为是姜云又在种植什么新的品种,但绝对没有想到是水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7773/113579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7773/1135799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