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门阀的自我修养 > 第十七章先生的家宴

第十七章先生的家宴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妖孽住口 满级幼崽是宗门团宠 洪荒龙鹏 幻镜领域 穿成贫苦农女,我的空间应有尽有 卦妃天下:王爷想洞房,王妃只想搞事业 邪神大佬带我闯诸天 错嫁后成了总裁心尖宠 贪香 星际直播万人迷,帝国大佬争着宠

距离县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温德先生的考校也愈发刁钻,褚林秀与康士林二人也几乎是天天被打的鬼哭狼嚎。 不过这在谢灵均看来是应该的,大考之前必是题海战术,若刁钻问题都能应对自如,简单的题目自然也对答如流,不过对于自己来说甘之若饴的东西,但在这对难兄难弟哪里却是饮冰茹檗。 其实以谢灵均这么长时间对康褚二人的了解,他们的才学完全能通过县试,而先生这般的严苛为的也不是让他们过县试那么简单,而是想让他们二人参加豫山书院的“山门试”。 这里是南阳县,本就是才子佳人聚集所在,最近就连南阳县城的倌驿,房舍都被人给订满了。 每到县试之时,也是南阳县最热闹的时候,四面八方的学子,童生都会赶来,县城中的店铺甚至打出了各种讨彩头的菜名、物名,以期卖出更高的价钱。 外地的童生前来不是来参加南阳县县试,而是参加豫山南阳书院的入门考试,也叫“山门试”,豫山书院的山门试就在县试后的第八天,也算是给南阳县的童生以缓冲时间。 县试乃鱼跃龙门的第一次尝试,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所有考生都非常重视,不敢懈怠。 今日散学时温德先生罕见的露出笑容,并邀请所有参加县试的学生们在家中用饭,其实也就三人,谢灵均,康士林,褚林秀,至于其他同他们一起读书的同窗要么是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要么是不敢应试。 谢灵均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的那种,而康士林与褚林秀则是在周先生家的私塾“深耕”多年,这次是被先生逼着去的…… 在华朝没有谢师宴这个说法,所有的学子只要学习孔孟之道,便都是孔子门生,朝廷名义上不允许有师门传承的存在,待学子金榜题名便是天子门生,更不允许与师门再多联系,以免出现师门同窗结党营私之事。 但这就是个笑话,有世家大族在还需依靠师门结党营私?! 这也使得没有学生宴请先生,只有先生祝福学生的出师宴,但这却让谢灵均莫名生些出好感。 想想自己曾经的那个时代,谢师宴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攀比宴,完全改变了教育者的初衷。 不是所有没入仕的读书人都是穷措大,相反知识能改变一个人也能给其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通用的道理。 比如温德先生,虽说没有进士及第可他依旧是通过省试的举人,社会地位与声望早已转化为看不见的财富,只要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稍稍运作之下财富很快便如流水般的汇聚而来。 温德先生家不光有私塾,还有大大小小不少的产业,甚至连阳城县中数一数二的客栈摘文馆都有周家的干股在其中,每年都能得以分红。 还没到南阳县县试之时,摘文馆便已生意火爆,本地人在这里住宿讨个县试彩头,而外地人在这里住宿讨个山门试彩头。 但就算家中产业遍布,温德先生还是喜欢教书育人,对于他来说先生这个职业才是最好的,接济贫困的学生也是常有之事。 周家的庭院不小,其中还有一个巨大的木质凉亭,以抄手游廊相连蜿蜒曲折,亭中以摆放了诱人的饭食。 没错,温德先生与谢灵均一样,对于美食有着一种相当执着的追求,常言:“君子之食,不厌精,不厌细矣!” 看着满桌自己没吃过的美食,谢灵均早已忍不住食指大动,而温德先生此时也没有半点教书时的架子,而是如同长辈一般笑道:“县试在即,尔等也快从老夫这里结业滚蛋,能否鱼跃龙门便看这第一步,老夫祝各位拔得头筹!” 随着先生举杯,谢灵均,康士林,褚林秀等人也赶紧举起手中的杯子。 “都动筷吧!在老夫这里莫要拘谨,无论尔等以后如何,回来看看老夫便是极好!还望尔等记住,就算达官显贵老夫也不会大礼相待,就算穷途末路老夫亦不会鄙夷不见。” 先生向来言出必行,三人心中感动齐声道:“学生谨记!” 温德先生满意的点了点头,吃了几口菜才开口道:“县试乃科举第一步,先生我在学业上要求高了些,但唯有如此才能让尔等更容易通过县试,成为同辈中的翘楚。学问一道深远如隧,就算尔等以后有所得,也万万不可懈怠!” 端菜而来的师娘杨氏笑道:“行啦,今天是出师宴,你这位先生便莫要再说教,看看你这些学生,将来定然比你还拔筹!” 别看温德先生平时威严,可每当师娘出现时便立刻温吞起来,笑着道:“娘子说的是!” 这般亲切的模样顿时让众人松快许多,谢灵均在大块朵颐,康士林不断举杯,而褚林秀则是温文尔雅,这让温德先生很是满意,在他看来这三位学生是他最出色的成果。 一个真性情,一个善于交际,另一个则是有君子之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人也算是放开了,谢灵均吃的很饱,师娘做的消食饮子酸酸甜甜的很好喝。 正打算续杯时温德先生看向他道:“眼下县试在即,倒是不担心你们的童生资格,毕竟县试再难以你们的学识考过也不在话下,可要参加豫山书院的山门试却是不够看的,这可不比县试轻松!而想要更上一步,过州试得秀才出身则要继续刻苦,不能懈怠!而殿试才是最后的难关,为师不才,止步于殿试,落榜后便蹉跎至今……” 说到这里温德先生大为惆怅,但很快又道:“不过为师要告诉你们,这天下之大超乎尔等想象,殿试落榜亦不算什么,莫要因此自暴自弃,蹉跎岁月!入仕不过是你们的选择之一,还有更多机会在这世间一展抱负!” 这才是真正的先生,谢灵均心中不由得感慨,举杯道:“先生所言极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生谨记先生之言!” 温德先生微微一愣,随即大喜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好词句!好词句啊!” 谢灵均微微一愣,随即想起老李的诗还从未现世尴尬道:“学生有感而发,先生谬赞了。” “你可莫要自谦,便是这有感而发的诗词才能展现才情,灵均你的才情便是第一等,不可仿效!县试考校有三,一为默诵,二为解意,三为才情;前二者不难,最难的却是最后的才情,此物不可琢磨且与生俱来,乃天资!” 康士林与褚林秀羡慕的看向谢灵均,温德先生所言无错,才情这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他们两人在这一道上算是资质平平,想破脑袋也无法出口成章,到是在别的方面有所长处。 康士林善于财计数术,从小在家中耳闻目睹,对做生意相当拿手,而褚林秀有君子之风,善于交际,总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温德先生的家宴结束,便快到县试的之时,谢灵均与康士林褚林秀二人相约一同应试。 县试的日子很快便接近了,因是地方县衙举行的考试,所以各地的时间皆有不同。 县试说到底乃是为国选才的第一步,如果县试考生将来能在东都门外唱名,进士及第,也会成为地方县官的功绩,所以各县都非常重视。 就算有些托了门路的考生出现,县衙中的大老爷也同样会选出才能优异者作为案首,否则脸上也难看。 南阳县的县试时间在八月初八,挺吉利的一个日子。 县治下四面八方的考生皆汇集于此,但说的热闹其实来的考生并没有多少人,总共加起来不足三十人。 古人的识字率本来就低,而识字并不意味着就是读书人,一家若出一个读书人就意味着这户人家少了一个劳动力。 对于家境优渥的来说算不得什么,对于家中子嗣众多的也算不得什么,可对于子嗣稀少的庶门之家来说,便等同于失去了一半的劳动力,所以极少有人家愿意如此牺牲来供养一个读书人。 那些所谓的半耕半读的书香门之说其实都是用来糊弄寻常百姓的,读书是一件高度集中化的事,也是一件高成本的事。 古文古书本就生涩难懂,再不请个先生自己在那闭门造车,永远也不会有所成就,在这个时代受教育的权利天生就不公平,而“穷文富武”只是个笑话而已。 有些人家让孩子去私塾最大的愿望不是让孩子将来读书入仕,相反而是让他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方便,仅此而已。 别看温德先生家的学堂有不少学生,但能读书走上仕途的没有几个。 眼下三十多人的考生队伍中还有将近一半是上了岁数的,这些人到现在也没考上个童生,只是希望知县大老爷开恩,看在他们年岁大的份上,赏一个童生的身份。 这对尊老爱幼的华夏传统来说并非不可能,有不少县官看着这些头发花白的老考生不易,赏个童生资格,让他们能得到些许照顾,也算是对文道一途的维护。 童生试已是非常严格的考试了,让谢灵均没想到的是,其流程相当复杂,还好他上辈子就已经习惯于跑流程,对于所需之物早已准备妥当。 可笑的是待考队伍中有不少人根本就没准备,即便是那些考了不知多少次的人也是少这少那。 县试必须准备亲供、互结、具结。 亲供便是履历,也是详细的户籍信息,本身姓名,年岁,籍贯,体格,以及容貌特征,同时填写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履历,就连过继的人都要写清楚本人亲生父母三代。 这是相当严谨的过程,其中内容也需地方县衙的户厅官曹核验,要清楚知道你家这几代人中是否有贱业,罪囚,以及其他不符合县试的成分。 一旦涉及便会立刻取消考试资格,没人能够例外,否则就算隐瞒过去,以后被人扒出来,不光户厅官曹需要连坐,就连当初负责县试的知县也需一并连坐。 谢灵均的亲供自然是毫无问题的,而康士林与褚林秀二人却紧张万分,因为他们是商贾之子。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7922/114300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7922/114300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