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王在晋的猜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赵嫡次子 魔主倾天 灵府修仙 我在修仙界沧海横流 句芒令 我在修仙世界稳重修仙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异界大文豪 综影视之君子偕老 领证后,她被豪门继承人掐腰宠

“既然如此,那就请王公公在此稍候,在下去书房一趟!” 既然已经答应了帮忙,王在晋也不再耽搁,起身便要向书房走去。 “哎~,咱家与您一同前去!” 说着,王安也起身跟在了王在晋的后面。 “那好,王公公请!” 王在晋笑了笑,随后侧身与王安一同向着书房走去。 他知道,这个王安是担心自己不是真心帮忙,会在信中敷衍了事。 很快,两人便一同来到了书房当中。 王在晋也坐在了桌案后,伸手准备将桌上的那几页纸张收拾一下。 “哎~,我来,我来!” 一旁的王安见状,也一脸殷勤的上前,抢在王在晋之前,将那些纸张收了起来。 “咦?这就是你们研究出来的新学吗?” 看到纸张上面的内容,王安不由轻咦一声。 “嗯,不过还有些地方不太完善,在下正在思索、补充!” 王在晋笑着点了点头,一边说着,一边取来纸笔。 “王侍郎真不愧一代大家,将来新学问世,定可为一派宗师!” 虽然看不太懂上面的内容,但并不妨碍王安的马屁拍的响。 “王公公过奖了,宗师什么的,在下可不敢想,在下只求能够尽快完善内容,开始讲学即可!” 王在晋笑着摇了摇头,言语之间,还特意加重了后半句的语调。 王安也赶忙道:“王侍郎放心,咱家已经传令下去了,定会在短时间内,将书院一事安排妥当!” “好!!” 王在晋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便提笔开始书写起来。 不多时,一封言辞诚恳、态度恭谦的距举荐信便书写完成。 “多谢王侍郎了,您这份人情,咱家记下了!!” 王安看完信中内容,也大为满意,拱手便向着王在晋行了一礼 能让堂堂一个户部侍郎写出这种诚恳恭谦的话,也足见王在晋的诚意了。 “王公公不必客气。” 王在晋笑了笑,随即一脸凝重道:“不过,您若要去了龙虎山见到张澜仙长之后,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 “哦?还请王侍郎赐教!” 见到王在晋如此模样,王安脸上也凝重了许多。 王在晋凝声道:“张澜仙长虽然是龙虎山的高人,但也时常游历红尘,在下与他交谈之时,曾听他多次提起佛教与那些外来宗教,似乎对其很是不喜!!” “嗯,道教讲究修心,对于那些一心发展教徒、收取香火之辈,自然是瞧不起的!!” 王安点了点头,言语之中也捧一踩一,顺着王在晋的话,将道教抬了上去。 “那便好,王公公您看我这还有事情要处理……” 王在晋笑了笑,将目光放在了那几页写有新学内容的纸页上面。 “噢,那王侍郎先忙,咱家就此告辞!!” 王安也乐呵呵的拱了拱手,随后在管家的指引下,离开了书房。 看着王安离去的背影,王在晋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并未急着去整理那些新学的内容,而是露出一副思索的模样。 早在一开始,王在晋就觉察出王安话里的漏洞。 他可不觉得王安这个老太监,敢在陛下面前口无遮拦的说出认识龙虎山高人的话。. 因此,王在晋猜测,想找道士的,不是王安,而是当今的陛下。 王安之所以那般说辞,无非就是为了替陛下遮掩,将锅背到自己身上罢了。 朱由校身为大明皇帝,若是主动派人去找龙虎山的道士,传出去定会引来百官与民间的极大不满。 毕竟大明已经出了一个嘉靖帝了,要是再来一个,谁受的了啊? “只是,陛下找道士做什么呢?” 王在晋轻声呢喃了一句,眉头皱的更深了。 身为当今陛下的心腹大臣,王在晋可没少与朱由校接触。 依照他对朱由校的了解,当今陛下虽然年少,但却是一个目光长远且极具胸怀抱负的人。 这样的一个君主,怎么可能突然就对道教感兴趣了? 想着想着,王在晋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政治上面。 毕竟身处官场,思考问题,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政治原因。 “难道,是因为朝中那些官员信奉的教派?” 想到这里,王在晋顿时恍然。 在大明朝,许多官员,并不曾掩饰自己信奉的宗教,甚至还以此为荣。 因为,谁信奉哪个宗教,也并不是什么秘密。 据王在晋所知,如今朝中大多官员都是信奉佛教与天主教的。 而这些家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联,甚至还互相敌视,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因为同一个信仰,而串联到一起。 “啊,难怪陛下点名我来担任这次的主考官,原来竟是因为这个,陛下的谋虑,还真是深远!” 想到最后,王在晋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一丝敬畏的模样,同时也明白了朱由校的用意。 想到这里,王在晋随即拿起毛笔,在一封信笺上开始书写起来。 就在这时,负责送王安的管家也返回了书房。 见到自家老爷在那奋笔疾书,管家也没有打扰,静静地站在了一旁。 不多时,王在晋将写好的信笺装入了信封,抬头看向管家吩咐道: “你立刻派人,将此信送到龙虎山的张澜仙长手中,要快,一定要赶在王安之前!!” “是,老爷!” 管家答应了一声,随即接过书信,快步的向外走去。 “呼~,希望我的猜测是正确的吧!” 看着管家离去的背影,王在晋轻轻吐出一口气。 另一边,回到司礼监的王安也没有耽搁,将一应事务交代了一番,并向朱由校辞行之后,便又赶忙出了宫,向着城南赶去。 东厂府衙。 “哦?你是说,王安那个老东西竟然出城了?” 听到手下汇报了关于王安的动向之后,魏忠贤也不由皱了皱眉头。 自从朱由校登基之后,王安就不曾离开过京城,而今却突然急匆匆的出了城,倒是让魏忠贤有些惊讶。 “督公,您看要不要派人跟踪他?”一名番子出声问道。 “不必了,眼下时间紧迫,还是先抓捕那帮人贩要紧!” 魏忠贤一抬手,随后问道:“情况调查的如何了?” “回督公的话,根据线索,已经查到了李铁的几个同伙。 不过,为了以防打草惊蛇,属下们并未擅动!”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162/115256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162/1152561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