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刘封长安做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神灵的养成 [文野]Mafia小鸟森百灵 穿越七零,我嫁冷面军少当国医圣手 绝代仙医 我夺舍了隋炀帝 带着随身弹幕,勇闯七十年代 红龙冰炎 穿成兽世万人迷真狐狸精撩爆雄性 洪荒之开局怒咬鸿钧 极品小仙医

对于刘禅的作业,刘封并没给出任何评价。 而是又递回他手中。 “决定了,便坚定走下去。为兄支持你!” 阿斗想了想:“只是,我不懂如何大哥那般扼住咽喉。” 刘封帮他想一个方案: “制定一套宪法,从政者也就是丞相,在法律框架内代君治理国家,推行国策,发挥自己的才华。但在此法律之上,君王要保留特赦之权……不不不,不是保留,要把君王的特赦权,写到宪法的最高处。” “特赦之权?” 阿斗有点不懂:“什么人都可以特赦吗?比如一些罪大恶极之人呢?” “没错。” 刘封饶有意味的一笑:“他们行某些恶事,可能是为国家完成特殊,秘密的使命。这样的人表面罪责当斩,但唯有皇帝一人,知其身负重冤,可将其特赦。所以,无论什么样的人,皇帝都可以动用特赦将其赦免。” 阿斗想了想:“那世人会不会觉得皇帝赦免了恶人,就不是好皇帝了?” “所以……这条法律必须要有,要至高无上,但万不可轻易使用,甚至可以……一直不用。” 阿斗似乎还有点不明白。 “治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有时祖上流传下来的东西未必都是正确的。你要勤加思考,慢慢体会。相父可信,但要记得,不是每个丞相都是你的相父。” 自刘封出征孙权之日。对阿斗嘱咐:汝要事叔如父,事相如父。 阿斗便对丞相以“相父”相称。 另外除了事叔如父,事相如父,对这个大哥又怎能不以父事之。 泰山封禅之后,刘封与刘禅了回了长安。 继位大典上,刘禅终于穿上了皇帝冕袍,向太上皇刘封叩拜。 刘封扶起了他:“既为皇帝,自当勤勉。汝当效仿父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为之。 贤德之道,方能服人! 兄非良善,汝勿效之。” 阿斗抬起头,眼神中写满了困惑。 大哥明明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为何却说自己非良善? 想来是谦虚。 在阿斗看来。 大哥若非良善,恐怕世间再无良善之人。 刘禅在刘封的安排下,登基为帝。 这其中自有无数臣子苦苦相劝,亦有刘禅诚心请求。 刘封皆拒绝了。 这世界上,能让刘封让出帝位的只有刘封自己。 阿斗含泪登基,大赦天下。 他也没有改元建新,而是延续了刘封的年号。 “只要大哥还在,我便将恒晟年号一直用下去。” 大殿之上,关羽张飞二人被同赐九锡。 本来在李严的建议下,同赐九锡的也有诸葛亮一个,但被诸葛亮拒绝了。 “关张功勋卓著,今得归乡赐锡,乃陛下恩典。 臣尚在朝堂,统领百官,自当恪守君臣之礼。 今天下方定,百废待举,尚有无数百姓身处饥寒。 臣自心痛,恨不能再生双臂,以理万千朝堂之事。 万事未定,等怎敢妄自承功? 待大汉恢恢万民无一人饥无一人寒时,待大汉万里江山无一人匪无一人盗时,待大汉军民商农无一人冤无一人屈时。 莫说九锡,吾等便承十锡又如何?” 这天,又下起了雨。 刘封站在长安城楼,遥望远处的山峦叠嶂,空山美景,眼中含着泪花。 “父亲,您看到了吧。阿斗他终于也当皇帝了…… 孩儿没让失望吧。 请您护佑他,请您护佑大汉,请您护佑全天下的百姓…… 您若还活着,看到今天的景致,该有多高兴……” 刘封心思如泉涌,当即摆案铺绢,做赋一篇: 【彰武五年,王师还都,复京长安。 遥思父皇备之遗志,遂登古城,代其瞰江山嶙峋万里,见满目欣然,慨思绪万千。 乃作斯赋,一念父皇昭烈仁施天下,万民敬仰,二念汉祚再兴,终还长安。 余长安之渊,始于汉帝归蜀。先帝昭烈闻曹篡位,废汉自立,即率万民百官,高台止冕,临江迎圣,屈袍探首。以迎汉帝驾鸾而归。 余与定国士元领蓬华车队,过巴山,越秦岭,渡沔水,抵十堰。 一路朝晖千里,晚霞蒙蘼,朱雀歌曙,骐骥过隙。 经三巴之地,昭烈所治。 看农汉挥镰,金谷如山,妇织童歌,奔走鸭鹅,民之喜乐,莫非如此也。 至广汉,平安坡。 余得见真龙明志以入海,鸾凤振翅而飞天。 乃汉兴祥瑞之相,三兴之势无挡也! 汉皇至成都三河之地。 见百官衔心相迎,万民含泪以待。 高台之上,迎帝入蜀。 汉穹之下,寸心所向。 汉帝雅量,以万里江山相托! 昭烈谦辞,愿伊尹周公奉持! 君之三旨,当承万载。 叔侄让贤,千古美谈。 先帝遂指天盟誓,点百将,领万军,奉旨伐魏,誓还旧都。 余持枪并戟,携死士入险道,明走子午,暗渡峪谷。 想那时: 三千死士舍命兮,奔阻魏烦。 铿锵汉将护佑兮,热血漫山。 尸断旬河难流兮,造筏泅水。 吾友烈志痛心兮,冯习张南。 余得长安守志兮,与父难见。 烈马擎血归来兮,泣血身坍。 举剑为儿夺身兮,大军入谷。 吴鼠奸计毁盟兮,骗得入关。 余得昭烈入谷兮,弃京相见。 鼠辈毁盟相伏兮,万箭冷寒。 父子再度重逢兮,痛裂肝胆。 石泉举国相托兮,泪染黄天。 余誓将仇所恨兮,剑指建业。 涪陵关张血战兮,不报不还, 夷陵八百连城兮,火烧陆逊。 杀入江东皇城兮,逼杀孙权! 余得雪恨回朝兮,魏军相阻。 叔使毁目断臂兮,方保侄全! 归京远伐南中兮,七擒七纵。 安妥后方无虞兮,再图长安。 余得江东守郡兮,牵得司马。 丞相举兵伐魏兮,破军胆寒。 昭烈仁德所向兮,九州改帜。 孝直文长奇袭兮,三造汉炎。 余代先帝持衣带血诏,破吴鼠,破魏叛,匡扶汉室,今终见天下一统。 故有感而发。 愿父昭烈在天所见,得心安也!】 一篇赋写完,泪眼朦胧,心中感慨万千。 回过头,看到了香香凤儿一众女眷登楼相见。 这么多年了,南征北伐,一直操心于国事。 也是时候好好陪伴陪伴她们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499/283377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499/283377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