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兰陵风流 > 第 355 章 355:战争,要开始了?

第 355 章 355:战争,要开始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七零军婚:那两口子都有点癫 全民:我背诵三千道藏转职天师 朕来 偷听麒麟宝宝心声,暴君爹爹躺赢 刚下山,绝色女总裁就把我领回家 灵界小修 我刚装的新房,你们撬开结婚? 末世多子多福,校花女神到处捡 重生七零报效祖国嫁男神 我的天灾人生

十月初十,即大唐帝国的立国日,也是国庆正日,帝京长安和各地方都要进举行祭祀,聚人心祝国运,均在巳时起祭,大唐亿万人心又一次在此时凝聚。 上午祭祀之结束后,就是长安和各地的庆祝活动,这个不统一,由地方自定,只要遵循“正面、积极、奋进”的宗旨即可。又因初十二就是军魂节,国庆的庆祝活动多半会和军队、折冲府、武侯治安司的演武联合进行,一直庆祝到初十二止。 今年最瞩目的庆祝是在安北都护府举行的阅兵式——帝国储君亲临边境,检阅安北军和龙武军的军容暨军演。 这也是大唐帝国的传统了,每隔数年就会在边境举行阅兵演武,既是展示军威震慑四边,也是中央禁军和镇戍军的一次军演比试,竞争互促。 但这次大唐帝国储君安北阅兵难免让人多想——或与乌古斯汗国的变动有关。 乌古斯皇帝寔楼丘即位后,立即以铁血行动清除国内异己,因为萨满国教的支持,此举非但未在国内引发恐怖,反而凝聚了人心武力,也让大批中立派在人心大势和利益下倒向寔楼丘。 今年八月,乌古斯国内的“清理”战争已经彻底结束,寔楼丘不仅帝位稳固,而且威望高涨,被乌古斯军民视为继开国皇帝寔楼愬之后的第二位“神明汗”,承接了长生天的神谕,将引领乌古斯汗国开辟出新天地! 乌古斯上下意见统合,人心军心凝聚,士气激昂,寔楼丘明显又是个极有野望的皇帝——作为乌古斯汗国的第一大敌,大唐帝国当然要高度警惕,没准乌古斯人就要疯狂的来个举国战争呢!“北极狼”发狂不是没可能。 此次大唐帝国储君莅临北境阅军,就很有针对性的意义了。 总之从初十至初十二的国庆暨军魂节安北阅兵,不仅积聚了国内众多视线,也让大唐之外的诸帝国和王国关注。 左右龙武军已于九月上旬开拔前往安北都护府,驻营在与乌古斯汗国交界的凌北冰原南部,立即引起乌古斯汗国的敏感反应,中央军团之一的猛狮军团当即向凌北冰原开拔,驻营凌北冰原北部,与龙武军大营遥相对峙。 边境局势立即紧张起来。 十月初十凌晨卯时,大唐储君李毓祯抵达凌北冰原龙武军大营。龙武军大营的北部,即安北军凌北大营。 卯正,宏大的军乐鸣奏,代表李毓祯的储君旗帜升至高空,在凛冽的北风中猎猎展开,一个斗大的“昭”字如剑锋锐,气势凌厉霸道,北风不能逼近,只能臣服吹展旗帜;在北地黎明前的黑夜中,在熊熊的火炬上方,金色的“昭”字烈如昭阳,劈裂黑暗,直刺苍穹。 唐军连绵六十里的军营沸腾起来,士气炽盛,山呼声如雷滚滚,震得山陵冰原抖颤。 “威武!威武!!” “太子威武!!!” “万岁!万岁!!” “大唐万岁!!!” 乌古斯军营从九月中旬起就开启了战斗准备,兵不卸甲、马不卸鞍,密切关注唐营动向。 现在更是绷紧了弦,如临大敌,不,就是大敌! ——大唐帝国储君到了。 昭字如日焰,又如剑利,锋锐,霸道,让人望之垂目,生惧。 他们垂眼,沉默的听着对面的山呼雷动,禁不住深吸一口寒气,呛入肺腑中,寒冷又冻出了乌古斯人久经捶锻的坚韧,一声嘶吼如狼,群声嘶吼而上——冰原狼之歌,他们就是辽阔冰原上坚忍不拔的狼群,不畏任何严寒,不畏任何强敌!…… 来吧!战!战!! 远程警戒的乌古斯洞真境宗师们没有被军营中奋起的战意感染,他们冷静而紧张,因为紧张更冷静,放出警戒的神识很规矩的在乌古斯边境线内巡查,绝不往唐境探出一分。 他们已经得到通告——剑阁阁主,就在大唐储君身边! 遥遥面对这位先天中的传说人物,平时最自负的洞真境宗师也觉得头皮发麻,不敢有半分侥幸——如果越界的神识被这位剑主逮到,那就不是逃的问题,而是怎么死的问题。 十月初十,大唐安北阅兵第一天。 乌古斯汗国皇帝寔楼丘签署发布全国预战令,启动帝国一级战争预备。 燕周帝京,察合德。 接到乌古斯汗国的最新情报,皇帝宇文阙呵的一声嗤笑,对军情司和都参谋司长官道:“寔楼丘这是唬谁呢,十一月到二月都是冰冻期,全国预战令,从现在起,她是要预备五个月?!” 发动一场大型战争预备五个月绝不算长,但没有哪个皇帝会在准备期初始就诏发“预战令”——等于明晃晃的告诉敌国:我要打你了! 战争准备都是秘密的悄悄的,谁这么明白的昭告天下? 寔楼丘这么做了,她想干啥? 宇文阙问的是这个问题。 这也是世界诸国都疑惑的。 聪明人想问题总是很复杂,尤其政治人物,伴随着预战令明发诏书,生出的是诸多怀疑猜测解读。 李毓祯是剑道思维,直接,锐利,她第一个和寔楼丘的思维共振。 ——天启战争,从此时,进入倒计时! 这是对世界铁血、霸气的宣告。 李毓祯喜欢! 猎猎招展在空中的储君旗帜上,“昭”字忽如烈焰腾升,锋锐霸道的剑气劈开百丈苍穹,也劈到了乌古斯凌北大营的上空。 乌古斯军营:…… 大唐军营沉静一阵后,陡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 “万岁!万岁!!万岁!!!”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大唐帝国储君对乌古斯皇帝诏告全国预战令的回应——来战!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明白,这是李毓祯对寔楼丘宣告战争的响应! ——天启利剑,劈开苍穹。挡者,死尔。 燕周皇帝宇文阙此时并不想启战,因为他正在筹划国内改革,但这位聪明又富有激情的皇帝也不惧战争,抛开“寔楼丘想干啥”——猜测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他要明确的是:乌古斯汗国的目标。 ——大唐? ——燕周? 燕周皇帝召开了枢密阁军事会议。 会议结束后,皇帝宇文阙又出宫去了燕周神庙。一个时辰后,皇帝御驾回宫。 燕周没有明文发布全国预战令,只下令边境军队戒严,进入战备状态。 暗地里,燕周已经调动两个中央军团,秘密向大唐和乌古斯边境进发。 中洲突然紧张的局势让大西洲的两个帝国紧密关注。 欧罗顿帝国、大食帝国的情报部门和军事部门都在连轴转,综合情报做分析连连开会讨论。 议题只有一个。 ——中洲三大帝国的战争会不会爆发? 十月十二,大唐军魂节,李毓祯安北阅军第三天。 帝京长安和大唐各道都举行了军队、折冲府、治安司的阅兵式,响应李毓祯那一剑的宣告。 ——大唐兵锋,锋锐无匹! 观看阅兵式的大唐人民都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一个个热烈的叫着“战!战!战!”……人们已经在期待着朝廷发战争债券了。 “战争,要开始了。” 肃王神情严肃冷峻。 兴平会议事的三位先天都沉吟不语,心情复杂。 战争,是天启的战争。 天启,终于要揭开序幕了。 他们反对了很多年,终于在有生之年……来了,沧桑,沉重,又有种释然感。ap. 终于来了。 天启序幕,会以世界战争开启。 这是大唐征伐世界,统一世界的战争。 ——他们不会反对。 大唐帝国开启世界之战,这是前进的必然之路。 世界可以容许有很多声音,但决定世界前进的,不需要太多的意志,尤其相悖的意志。 只是…… “太早了。” 杞王还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大唐还没有准备好,至少在他看来还不够。 “太急了,再过三十年更好。李昭华急什么,三十年后她也风华正茂啊。修剑道的,就是太锋锐,激进……” 杞王是个话痨,一边叹气,一边叨咕上李毓祯,丰王杜王均知他性子,耳朵自动过滤掉后面的叨叨,心里都在点头,是啊,太早了,再过三十年,无论军事、技术、经济,大唐都是另一个高峰,更能支持这样的世界战争。 “就算再等十年也好。”少言多思的丰王说了一句。 ——此时开启,一定是有必须发动的原因。 杞王的叨叨陡然停下,耷眉抬起,“大唐不能等了?” “不是大唐,是乌古斯不会再等下去,”肃王冷峻说道,“神庙应该知道了一些天机。” 他冷峻的脸更峻刻,“老祖以棋为易,推算了很多次,都是天机应有兆而未显之象。老祖说,天机不显,要么是天道意志,要么是天象被延迟,还未抵达这方天域。” 丰王杞王杜王惊愕抬眉。 肃王道:“大唐有四座周天星辰大阵,乌古斯神庙也有一座星阵,五方星阵联合,老祖说,极有可能延缓这方天域星空的时间流速。” 三位先天:“?!” 杜王拢眉,天机被迟滞,都不可测天机,“这种做法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丰王微垂着头,“须知已知,未知不须知。” ——天启派必须要知道的,已经知道了。未来的天机,不会改变天启,延缓双方的预知,虽有弊,相比之下,对天启更有利。 天启派必须知道的……杜王凝目,“这一代星命?” 四灵星命都确定了。 肃王沉目,“老祖说,星命或许有疑。” 有疑?什么疑?“李、萧、慕容、沈,对象有误?”杜王问道。 “非也。”肃王道,“老祖说,或许星命不止这四人。——星机被延缓了,可能有第五人,不能确定。” 三位先天惊疑,杞王是悲观主义者,看问题首先从负面角度出发,“如此说来,他们费这大般劲和代价,延缓星机到达,一个重要因素,是担心第五个星命的星机被发现?……也就是说,这第五位星命的星机很难被混淆遮掩——有明白的显兆。” 肃王杜王微微颔首。 “……有第五个星命,那就不是四灵?”杜王顿口摇头,“不对,沈至元的朱雀星象是很明白的,不会有误。” 丰王一直微垂的头抬起,“若是,四灵,五方。” “!”三位先天的头蓦然抬起。 五方四灵?! “五方,四灵,”东南西北中,“第五个,是中央麒麟?”杜王轻叩指节,又缓缓摇头,“不对,麒麟主祥瑞,这种星命并非不能掩盖……不会这么简单……” “……也许,未必是四灵,”杞王提出一个异议,“沈至元的朱雀为离火,李昭华的紫微青气也可能是帝星之命嵌巽风,慕容千山的模糊星象也可释为坎水,萧悦之的星象不明,四灵是我们根据沈至元的星象猜的,也可能是地火风水呢,创界四元,”也是坤之四极,“若有第五个,那就可能是缺失的乾。天启,地之坤四、天之乾一,地道天意,就齐了。” 三位先天不由沉思。 “……这么推测,也有道理。”杜王觉得,更适合对天启的谋算。 肃王沉思一会,说道:“星命之事暂搁置。乌古斯全国预战令已发,预计冰冻期一过,明年二月就会启战。神庙获得的天机,应该是通过那位看到。” “那位”,乌古斯国教大知者,是不可言说的先知,他“看到”的天机,必然是跟乌古斯有关,让乌古斯没有充裕的时间再准备下去。 肃王说道:“老祖推测,北极海,地之极地,最迟十年内,可能会有大变,这个变数,攸关乌古斯的存亡。” 丰王杜王杞王神情都严峻了。 能危及乌古斯这么一个广袤帝国的生存,那就只有…… “天地劫数?”杞王愁眉苦脸的神情更愁死了。 “很有可能。”肃王冷峻道。 天地有劫数,灭劫毁灭生灵万物,重启世界:大劫毁灭一个纪元,上个纪元文明的毁灭就是天地大劫。 “再来一中劫,就是修行文明的毁灭了。” 杞王叹道,即使接受了这个最坏的结果,心里还是苦痛的。正因为修行道途绝望,才有兴平会的存在。以人间的存亡搏取一个十万分之一的机会,他们不舍得。如果人间不值得,没什么不能舍弃的——但值得,因为大唐值得。 但天道还在自救,中劫不可能这么快降临,若有劫数,就是中劫之前的小劫。 让先天们震惊介意的是——天地竟然起劫了。 肃王面无表情,“天道,不会等着人间。” 天启计划就是人间主动应劫。但天道不会等着人间行动,只会按天地元气的减弱程度运行劫数规则。 三位先天都沉默了。 两刻钟后。 肃王沉峻说道:“今日所议,止于此。” 反天启派只有阵营,没有同盟,不是一条道上的,彼此防备。 几位先天都清楚,世界战争只是天启的序幕,真正决定天启能否开启的,是后面的高端之战。前面攸关大唐征伐世界的战争,兴平会不会通告上清教,至于西洲的反天启阵营,就更不在考虑之中了。 由得他们去猜疑推测。 十二军魂节这日,河西阅兵式骁骑军也参加了,萧琤萧玳兄弟俩随军回到了贺州。 骁骑军很少驻守在贺州大营,一般是在荒野拉练,顺道搜寻有没有沙匪马匪隐藏进行清剿,没有固定的驻地,除军事公文外,一般的信件包裹都是统一寄收到贺州驻营中——萧琮写给弟弟的信就在这里,兄弟俩昨日驻营时才收到。 看完四哥的信后,兄弟俩都是…… “……” “!!!” 头顶无数雷声轰过还有一连串乌鸦呱呱飞过。 说真的,萧琤挺佩服十七,连沈清猗都敢喜欢!你行! 想到沈清猗、前四嫂,萧琤还是有些发怵,深深觉得萧琰是真勇士,然后就发愁了,自己以后要叫十七“弟妹”吗?……这个,还是叫至元道师吧。 当看到萧琰被罚抄家训三!遍,萧琤瞪圆了眼睛,然后哈哈哈仰天大笑,“萧十七你也有今天!”又颇遗憾她没被母亲罚抄佛经,就啪啪啪打几下有毛用,她皮糙肉厚,哦不,他亲妹皮细肉嫩,但是特别抗揍耐打……要是抄家训的同时又抄佛经,多么美好。 萧琤决定给妹妹写封信,表达来自哥哥的关爱。 萧玳在营帐内默默良久,期间面部可疑抽搐良久,决定给十七姊写封信,表达来自弟弟的关心和慰问。 两人在军中不能外出,次日起帐后便让一名侍卫亲兵请令出了营,将兄弟俩的数封家信一并带回国公府。 军魂节这日,萧琰被父亲暂时解禁了,观看河西军的阅兵式。 此时她被罚被禁足的事全兰陵坊的族人都知道了,看见她出现,就有迷弟迷妹远远的热情招手,搭配丰富的表情慰问。萧琰噗哧想笑,又忍住,觉得自己正在受罚中要低调。但…… 不时有长辈向她点头或微笑,萧琰一一端敬的行礼。又有亲近的长辈轻拍她肩,说:“你父亲气过了,也就过了。”萧琰恭敬的应是。又有猜中了真相的萧瑰萧珞萧玬几位堂妹堂弟挤眉弄眼,一脸敬佩的表达“十七姊,你行!”又有亲近的堂兄堂姊过来关心慰问她:你怎么被罚了?抄三遍家训,哈哈,十七你真惨!……萧琰觉得自己真没法低调。 萧珑的亲娘高氏今日特别安静低调,话比往日少多了,还有些心不在焉,一边听刘氏说话,一边耳朵竖着悄悄听周围,嘴角眼角偶尔可疑抽筋,心里抓耳挠腮的,急,特急,心里揣着个大秘密不能说,憋,特憋! 阅兵式后,萧琰回去继续禁足,看到了萧琤萧玳的信。 两封信都是特别的“千言万语只在一语中”。 萧琤信上张牙舞爪两字:“活该!” 萧玳信上线条凌厉两字:“恭喜!” 萧琰深深认为,萧十九绝不恭喜她喜得良侣,呵一声又哼一声,决定下回切磋时,要好好回报十四哥和十九弟的关爱慰问。 她被禁足心很静,每日作息如常,冥想习武之后抄家训和孝悌篇章,小楷端正严谨,一丝不苟。又每天都作画,今个画祖母,明个画父亲,后日画母亲,让侍卫送过去。每次画的场景不同,人物表情形象也不同,都是萧琰与祖母父母相处的情景,衣衫细节入微,人物表情生动,既是佳作,感情也真挚。 长宁大长公主笑说:“很不错呀。十七有心了。”让侍女拿去裱了,悬在观画室里。 梁国公说:“别以为你这样,我就心软了。”必须坚守铁石心肠,绝不能被这孩子磨软。 安平长公主说:“好好作画,好好受罚。” 转眼从萧琰被禁足到萧琮初十平静“入道”,再到萧瑰萧珞几人被堂兄堂姊堵巷子,长宁大长公主在松鹤院里清静的围观看戏,听悠悠嬷嬷花式汇报兰陵坊族人对“萧十七受罚禁足事件真相解密”的各种说法,长宁大公主乐得不行。 其实兰陵坊私下里还流传着一份八卦小报,被称为《兰陵四时风花雪月》的“暗月版”,只通过特定渠道在小圈子里流通,悠悠嬷嬷也是披小号的圈内人。其实小报中有个别猜想已经距事实差不远了,只是没明写萧琰喜欢的人就是沈清猗。 长宁大长公主很怀疑某几个熟悉的晚辈小辈都在这小圈子里,只是看破不说破,静静围观乐无穷。 她对悠悠嬷嬷笑语,“你觉得靖西能坚持多久?” 悠悠嬷嬷眨眨眼,微笑说道:“国公罚小女君禁足一个月。” 长宁大长公主乐了。 是啊,也就一个月。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506/118003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506/118003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