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兰陵风流 > 第 357 章 357:公告后的反应

第 357 章 357:公告后的反应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手撕后妈剧本后,美惨强黏她上瘾 我是全能大明星 重生神雕之杨过 大唐小兕子:窝有一个小囊君 带着系统,穿成重生宜修女儿 在替身文里当玄学大师 我有一座赶海屋 吞噬混沌 猎人的悠闲生活,开局娶妻女知青 攻玉

十月二十,萧氏每旬出一期的《兰陵族务》出刊,这是族内期刊,主要是公告族务和族中大事,当然能公告的都不是机密事。 这一期的《兰陵族务》公告了一件事,就是对萧琰的处罚公告…… “……钟情沈至元,未禀告父母家人,定情立结侣誓……” 这一日兰陵坊上空都是雷声滚滚。 初知真相的族人都是一脸震惊恍惚:……哦!噢!哦???嚯!!! 也有人恍然击掌:我就说嘛!原来是沈至元!这就说得通了!国公为什么发怒?长公主为什么发怒?因为是沈至元啊! 哦!哦!!……哦!!!萧琰的迷弟迷妹们感叹:十七姊真行! 萧琰的堂兄堂姊们一脸木:……萧十七,你牛! 萧氏在外的重要人物和执事长老已经提前得了家主和其他执事长老的书信告知,惊震后已经淡然了,却都对小辈保守了秘密,收到族刊后,或明里兴致勃勃或暗里看好戏的旁观儿女辈的“惊雷轰轰”“大惊失艳”。 已经调任杭州刺史的萧晀心里评判:还是大郎稳重。 表面镇定的萧绱:不,我只是强行稳住。 完全凌乱的萧缣:……嗞嗞嗞。 驻守青唐北境的萧曈笑得哈哈哈! 萧继:……阿母不厚道!十七也不厚道!!……噢噢!!!看書菈 静州的萧绍:…… 帝京长安。 京城总执事萧諴背着手默默观察,心里摇头:孩子们经历还是太少,都傻了。 傻了的儿女们心中疯狂活动:十七不是跟太子那什么?上元节踏歌有状况是真的,有可靠人证……难道和太子分了?什么时候和沈至元?难道是因为沈至元? 被弟弟妹妹拖累的长子萧骥心里很冷静的确定两点:一,十七眼光很好;二,十七回长安会被揍。 虽然《兰陵族务》只在萧氏族内出刊,但很难完全保密,萧氏族人众多,也不是人人都能守口如瓶;何况皇族和世家都有自己的情报网和各类探子,萧琰和沈清猗定情结侣的重大消息就落到了这些情报网的耳目中。 很快,皇族和世家就得到了这一期的《兰陵族务》。 莱国公沈纶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不是吴兴沈氏的情报网最强,而是梁国公萧昡写了一封信,将沈纶骂了一通,说沈清猗心狡,有预谋,阴险,奸诈云云。 沈纶风度极佳,面不改色的看完这封信。萧靖西骂归骂,正事还是做的。 ——这封骂信就是通告他。 如此,沈氏也不必捂着了。 沈纶立即给萧昡回信,又写了几封家信递出去。 十月二十五,沈纶召集沈氏在京中的重要人物开了个族会,通告至元已结道侣,是萧十七萧琰。 众族人乍闻惊雷:???!!! 至元和萧十七?!!! 议事堂内沉寂。 “这是好事。” 京城总执事、沈纶的二弟沈绛说话了,一语道出了族人的心声。 不管多么震惊,这是好事。 沈绛说道:“至元选择萧十七,是最好的选择。” 于至元,是最好的道侣; 于沈氏,是最好的联姻。 湖州德兴坊是吴兴沈氏的族居坊。 同日,莱国公世子沈芝在德兴坊沈府代父亲主持,召开了扩大的执事长老会。 ——通告这一重大消息。 会后,此事在族中公告。 沈氏族里顿时沸腾了,又如沸水中倾入油,炸了。 这是……意外?预谋? 联想到沈清猗前期低调隐忍、和离后如鹤冲天,体现出来的沉谋,潜智,众族人觉得……呃,大概预谋……多点? 深想后都要同情萧世子。 “萧十七特别有名特别厉害,还特别特别美貌,是萧氏第一美人,二十九姊说,咱们沈氏所有哥哥姊姊都没有她更好看……哇!十七姊,好厉害了!”沈纶八岁的小侄女一脸崇拜的对小伙伴们说。 众小伙伴狂点头,嗯嗯好厉害了! 踹了萧氏世子丈夫,抢了萧氏世子第一厉害第一美人妹妹,这不厉害谁厉害! 被小堂妹误黑的沈清猗:…… 长安。 皇帝李翊江得知这个消息很惊愕,然后就想到了中秋节时,女儿收到萧琰的礼物,说,萧琰让她放下。…… 皇帝突然明白了。 那时,萧琰就是在道门。应该是和沈清猗定情后,就立即写信告知了昭华。 萧琰若有心上人,昭华就一定会斩情。她的骄傲,不会容许自己喜欢心中已有别人的人。 皇帝眼中深沉又释然。 如此,甚好。 次日早食,李毓祯照例陪父亲一起用膳,皇帝看了看女儿,想说什么却又顿口,眉间一展微微一笑。 ——不需要问不需要说。昭华既已斩情,就让她自己过去。 皇帝知道了,李毓祯自然也知道了萧氏的族告,心中没有波澜,这是早已确定的事,她心中很平静,唯有剑的锐气。 以帝心铸剑,这是孤独的路,也是不再有情的唯我独尊之剑。 萧氏沈氏先后发了族告,众甲姓世家也得了消息。 清河崔氏,宋国公崔希真、蜀郡公崔光弼父子俩面面相觑。虽然崔氏对萧十七和沈至元都没想法——主要是选不出合适的郎君匹配,又没有独孤氏慕容氏那般不用脸,真个从小郎君中挑选养成——乍闻这消息还是被雷得不轻。 崔希真老眼冒精光:萧靖西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沈经世这是老谋深算。 崔光弼:……真心觉得梁国公莱国公也是被雷震得不轻。 河东裴氏家主、卫国公裴昶闻听消息如醍醐灌顶:原来如此!是萧十七!难怪沈纶隐而不言。 赵郡李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等提过议亲的甲姓世家:……!!! 沈至元和萧十七??? ——萧沈二氏再次联姻了!!!萧靖西这是儿子不成上女儿?阴险!无耻! 独孤氏慕容氏:……沈氏这套路,深啊! 被众世家黑的萧昡沈纶:…… 黑锅不顶也得顶着。 到十一月中旬,皇族和世家子弟都听说了此事,立即压过了对北境两国军事紧张局势的关注,对萧琮抗洪任务期间“救人非救”的争议,热情的议论起此事来,萧琰和沈清猗结侣之事也被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诸多人的反应都经历了“啊???哦!!!噢???哦豁!!!”这个过程。 有说萧琰厉害的,连前嫂子都结侣,还不是一般的嫂子,而是嫡亲哥哥的前妻,行,真行! 有说沈清猗是最厉害的,将萧氏的世子踢了,和世子的妹妹结侣了,强不强?强! 皇族某些子弟尤其震动,李毓祯还是秦国公主时,“萧十七是秦国公主的情人”这个绯闻他们都是热议过的……怎么这忽儿,萧十七突然和沈至元结侣了?之前半点没风声啊! 那太子和萧十七…… 崩了?! 和浮于表面的议论相比,有眼光格局的人盯着的都是“萧沈联姻”。 两位族中天骄的结合;沈清猗身后的利益…… 更高层次知道星命的,盯着的是,两个星命的结侣! 星命的气运,一加一,大于二知不知道? 莱国公沈纶最近上朝都很低调小心,很怀疑会被朝中白眼看他的世家主宰执大臣联合起来套了麻袋。 难免有些羡慕梁国公萧昡,独在河西躲清静。 十一月初萧昡就躲去了军营里。 不久,梁国公府就收到了一波骂信,都是甲姓世家主各种文辞骂他无耻。 之后,又收到了一波恭贺信,都是乙姓世家主和私交好友恭贺他喜得佳媳。 这两样看了都糟心。 再之后,还有一波河西大族闻讯恭贺的——都让安平长公主接待去了。 萧昡临去军营前去了清宁院,父女俩长谈了一次。 当各世家都对“萧沈联姻”暗中咬牙切齿骂萧昡沈纶无耻时,从兰陵萧氏探知的另一个消息——世子萧琮入道,就不太令人注目了。 没有哪个甲姓世家傻得去质问:萧琮入道的洗髓伐毛药剂哪来的? 一,沈清猗心思智谋如此缜密之人,不可能自打自脸,留下这么个把柄; 二,沈清猗的生母和萧琰的母亲安平长公主之前都得了药剂,沈清猗既然有心萧琰,萧琰又对其兄萧琮有愧疚之心,难道不会向沈清猗要几管药剂送萧琮?——这个还真没有,萧琮不觉得这事应该对四哥愧疚。 军供协议之前的药剂,谁有这么大的脸去追问!谁问谁傻! 若怀疑萧琰中秋前就早得了药剂,怎么萧琮十月才入道? ——这问题也傻!呵,萧十七没向父母兄长禀告与沈至元定情之事,能把洗髓伐毛药剂当礼物送亲哥?怎么解释药剂哪来的?沈至元赠送的?送安平长公主可说沈至元记情孝敬,送萧琮什么意思?顾念前夫旧情?傻了吧! 萧琮药剂的事就被皇族世家略过去了。 萧琮入道这件事,也没引起多大关注。 以萧琮这个年纪才入道,没有上好的天赋不会有成就。而萧琮没有很好的根骨天赋,即使洗髓伐毛也只是比普通资质略强。就算后期有沈清猗的丹药相助,顶多也就修到融合境,一个融合境对于世家的意义不大,远不如身为世子的身份,以及—— 因为抗洪中擅自调兵救人事件,《帝国日报》官宣表彰令处分令带来的影响,从士人争议扩散到普通百姓知闻,给这位世子逐渐增加的声望。 第一世子,不愧是第一世子! 在士人和普通百姓中,已经有这样的赞誉和崇敬了。 嗬,萧昡这个儿子,也是了不得了。 一儿一女俱佳,合起来就是一个大写的“好”,各世家主回头看自家儿女,以前认为很优秀的,这会也挑毛病了。 诸世家主的儿女们都过了一段被加倍严格要求的日子。 十一月上旬萧琰禁足期满被释放出来,就迎来了堂兄堂姊们热情的“问候”。 让他们被雷劈得这么狠,不问候问候怎么行。 迎了一波波宴席灌酒,萧琰老实交待了为什么会喜欢沈清猗,相爱过程掐去了和离前沈清猗对她的动心,简要从和离后说起。 堂兄堂姊们挺怀疑……不是怀疑萧琰,而是怀疑沈清猗早有居心……但没证据。 从萧琰嘴里没抠出来,又从宴席问候到演武场,萧琰很愉快的揍了众人一顿,美其名曰:指点。 众堂兄堂姊:…… 落后就要挨打!多么痛的领悟。 萧琰解禁出来后就收到了好友霍倚楼(虞璇玑)的书信,信里填了一阙词调谑她和沈清猗,还说当年在千桃林初见,你四哥四嫂防我跟防狼似的,却原来,大尾巴狼姓沈…… 萧琰看到这噗哧笑。一方面佩服霍倚楼人面广消息灵通,估计比很多世家子弟都早得到消息。另一方面觉得必须严正回应好友,省得她胡乱猜想。 之后萧琰又陆续收到了很多信件,有萧绍萧继萧缣等堂兄弟姊妹的;有同母亲哥裴松之裴融之的;有韦应周慕容优这些世家好友的;有独孤静李英蓁这些天策书院学长的;有李梓岚李群玉这些皇族表亲的;还有一封是李毓祥的。 前面的信还好说,萧琰均坦然回了自己和沈清猗相恋定情结侣之事。 皇族的那几封信她就头疼了——或委婉或直接的问她和李毓祯怎么了? 李毓祥直接指责她无情无义。 萧琰:…… 再怎么头疼还是要回信的。 萧琰认真写道:我和太子的情义,不是表姊表兄表弟们以为的情义。我和昭华,是大道同行的情义,也是大道争锋的情义,是可以生死与共的至友情义,也是可以托付后背的战斗情义,此情义,和星河同恒久,永远璀璨、明亮。 星汉灿烂,大道高远。 萧琰推门出去,看向东方,又望看北方,最后看向南方。 无论至友还是爱人,都必须跋山涉水,跨过心中的坎,一路向前。 回完这些信件,已经是十一月下旬,萧琰收到了一封邀请委任状,附入军协议书。 委任状是河西道大都督府拟定,上报枢密阁获批盖印后,正式送达。 邀请萧琰赴任:河西麒武军武骑上将军。 大唐军营对出身清白、没有不良记录、对大唐有荣耀感的洞真境宗师都会发出入军营的邀请,同意者接受委任,不同意者也可寄回委任状,军中并不勉强。 武骑上将军又分两类,一是常驻军营;二是战时听调,平时可以不在军中。萧琰的委任状是第二类。 送达邀请委任状的也是武骑上将军,正是萧琰熟悉的族叔萧简,他也是萧琰的推荐人和担保人。 没什么犹豫的,萧琰阅读后就签了协议,一,她虽然从军中退职但还有军衔,军中若有需要,她责无旁贷;二,父亲去军营前已和她谈过此事。 战争就要开始了,这是大唐的战争,也是他们的战争。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506/118003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506/118003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