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 第344章 要种就种最贵的

第344章 要种就种最贵的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走进不科学 重生:第一玩家 斗罗:打造最强帝国,我无敌了 重生1977大时代 震惊!这个警察办案用法术!叶飞王刚 苟在异界问长生 系统让我当舔狗 神眼医婿 小狐狸野又撩,在暴君怀里撒个娇 每日躺赚一万四,这班我死也不辞!

李初元挠挠头:“我说的不对吗?” “对呀,我们可以种草药!” 陈小满两只手用力一拍,兴奋起来。 老村长手里的拐杖抖啊抖,声音也有些发颤:“草药还能种吗?” “草药也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呀,当然能种啦。” 她的福地里就种了好多。 长势可好了。 王县令和刘老夫人也愣住了。 好像这些难处瞬间都不是难处了。 “我们只会种庄稼,不会种草药啊。” 老李头巴巴看着小满。 陈小满骄傲地将腰杆子挺得笔直:“我会,我可以教你们。” 她在福地种了好多草药,她是专业的。 村里老人们瞬间都沸腾了。 “草药贵啊,咱要是多种些,每年还能有一大笔进账。” “种了草药,哪儿还有劲儿种粮食哟,咱不种粮食非得饿死。” “咱一亩水田能得两千多斤稻米,怎么饿得死人。咱就种一亩地的草药,非得发财不可。” “慢着!” 王县令“蹭”地站起身,一双好看的桃花眼紧紧盯着那位说话老人。 “你家一亩水田能收两千多斤稻米?!” 那模样,好像要吃人。 老人被吓得脸色惨白。 他赶忙看向其他人,其他人连连给他摇头。 他慌张道:“我说错了,是两百斤。” 王县令一个字都不信。 刚刚他那语气里的笃定,明明就是能收两千斤。 “你们都能一亩田收两千多斤稻米?” 青石村的老人脸色全变了。 换种子的事儿可是偷偷干的。 要是让县太爷知道,李满仓非得蹲大牢。.qgν. 他们几乎是同时摇头。 “收不了哟,咱一年忙活到头只能饿不死。” “如今粮食多贵啊,咱要是有多余的粮食,往外卖一些,就能盖青砖大瓦房了。” 这话算是说到大家心口去了。 老人们齐齐赞同地附和。 “咱一亩水田只能收三四百斤稻米。” “多亏了县太爷给咱修水渠,要是没水,咱一粒粮食都收不上来。” 老人们眼珠子转来转去,当即就开始吹捧起王县令。 眼见这些滚刀肉们不说实话,王县令暗暗磨牙。 好啊,一个个都跟他打马虎眼。 那他就来个狠的。 “你们不说实话就是欺骗朝廷命官,要被抓去蹲大牢。” 王县令厉声呵斥。 老人们吓得连忙往地上跪,头在石板地上磕得“砰砰”响。 “青天大老爷饶命啊!” “我们说的都是实话,大老爷别关我啊。” “在牢里死了,不能进祠堂的。” 不能进祠堂这事儿可是老头们心头的一块巨石。 一个个把头磕得更响亮了。 王县令被气笑了。 余光往老李头瞥。 就他一个人没跪下,这事儿铁定跟他有关。 又看了眼焦急的两孩子,他心里有数了。 当即将心头的想法压下,笑着道:“我就是问一句,你们不用紧张,都起来吧。” 老人们再三确认,见他不再追问,这才大大松口气。 两个孩子跑过去把他们扶起来。 老头们颤巍巍地又坐回凳子上。 怕再说错话,一个个都不吭声了。 等回了村子,他们自家人关起门商量就成。 为了安他们的心,王县令当即跟刘老夫人拍板,学校同时开通医馆。 还教导农户们种草药。.qgν. 经过这么一折腾,便到了宵禁的时辰。 王县令亲自把他们送到城门外。 看着牛车和驴车渐渐远去,他摩挲着下巴。 看来得找个时间去看看青石村了。 因着天已经大黑了,驴车就跟牛车并排走着。 等瞧不见县太爷了,老人们就责备起那位说漏嘴的老人。 “一把年纪了,嘴巴还没个把门!” “这事儿要是让县太爷知道,老李家得蹲大牢。” 那位老人缩了脖子:“我也是想着种草药,没留意着县太爷也在。” “那也是没脑子!” 老李头摆摆手:“算了,县太爷没追究这事儿。” “我看县太爷紧张得很,怕没那么好忽悠。” “回去后都好好交代家里人,千万别往外说。” “那些亲戚也都得交代。” 大家都紧张兮兮的商量着。 倒是老李头无所谓。 坐牢就坐牢呗,又不是没坐过。 村里的后山加后山前方的大片空地都卖出去了。 刘老夫人是当晚就给签了文书给了钱的。 王县令当场就给做了公证。 村长揣着银子回来的第二天,村里人都炸开锅了。 “一千两啊?咱能分多少?” “不知道啊,咱问问村长去。” 老村长也算不明白。 不过他有办法。 “咱村里有个顶厉害的人物,刘先生肯定会算。” 于是大家一窝蜂涌到村学。 刘先生拨弄了下算盘,就道:“一家分十两,还能余下二两。” 村里人都惊了。 “十两?那不是能修两间青砖大瓦房吗?” “我不是在做梦吧?” “嗷,谁掐我?” “不是做梦,咱们有钱了!” 青石村的人高兴坏了。 又有新学校,又能分到钱,这好事儿去哪儿找。 “咱们分钱去吧?” “走!” 大家又欢快地跑去村长家,喜气洋洋地分了钱。 剩余二两银子,大家就商量该怎么办。 二两银子,每家倒是能分十来个大钱。 不分吧,放在村长家也不是个事儿。 一时间,青石村的人都苦恼起来。 陈小满和李初元才不管这些。 他们一放学就牵着黑驴到处溜达。 前几天,老李头还嘀咕:“你们不写作业,天天往外溜达啥?” “我要带黑驴转遍村子,这样它以后就不会在村里迷路了。” 陈小满高兴道。 老李头:“你咋不想着带爹在村里转转?” “爹你跟我们一起坐驴车去转悠吗?” “不去,有那闲工夫,我还不如去规整咱家的空地。” 他家田地都种了庄家,只有山脚下的一块菜地还空着。 想到这儿,他来了兴致:“闺女,你说咱家能种山参不?”.qgν. “可以呀,山参很值钱。” 陈小满脆生生道。 老李头大喜。 “我就觉着山参好,上回你买的几条人参须都贵得很。” “可是山参要年份越久才越值钱。” “年份久不怕,值钱就成。” 老李头摩挲着旱烟杆,心里盘算着。 多种几年,等收成了拿去卖,也比那些便宜的草药挣钱。 要种就种最贵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514/198345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514/198345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