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 第456章 不要用常人的眼光看待陈小满

第456章 不要用常人的眼光看待陈小满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群星开拓者 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 被赶出家门后,我捡到了极品灵兽 龙图案卷集·续 盛宠表姑娘 都市狂枭 港综:义薄云天,你管我叫二五仔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雪之下想让我告白 冒姓琅琊

即便如此,青石村的人也高兴得不行。 村里的井水溢上来了,田里的水也涨了不少。.qgν. 陈小满很高兴。 “我能求来雨,我们不用怕干旱了。” 张半仙道:“你能求来一回,不一定能求来第二回。” “那我每天早上试试,万一天爷又听到了我求雨呢。” 陈小满兴致勃勃。 每天早上起床后,就会抱着草垫到院子里跪着求一刻钟的雨。 连着五天没下雨,陈小满也不着急。 不下雨她不亏,万一下雨了就赚了嘛。 第六天早上,李初元拦住她:“你别费劲了,前几天那场雨肯定是碰巧撞上了。” “肯定是我求来的。” “这几天怎么没下雨?可见只是碰巧。” 李初元不信。 陈小满答不上来。 但她还是端端正正跪在地上,双手合十,仰头望天,嘴里嘀咕着。 李初元双手抱胸,连连摇头。 “这时间拿来看看书多好。” 他将自己从学校借出来的书摊开,认真读起来。 “下雨了!” 陈小满的欢呼传来。 李初元头也不抬,翻了一页书,道:“雨哪儿有这么好求,你别想忽悠我。” “真的下雨了,毛毛雨!” 陈小满跑过来,将他的手往自己头发上抹了下。 “你看,我头发都打湿了。” 手上湿哒哒的感觉让李初元扭头看向院子。 在瞧见半空飘荡着的毛毛雨后,他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真的下雨了! 怎么可能?! 李初元猛地站起身,把书放到椅子上,带着陈小满冲到院子里。 毛毛雨落在脸上,冰冰凉凉的。 “我就说我能求来雨吧。” 陈小满高兴地用手去接。 李初元觉得自己脑子成了浆糊。 “怎么会有人能求来雨呢?” 他的脑子都不好使了。 “只要诚心就有希望。” 陈小满乐滋滋道。 李初元在这天早上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用常人的眼光看待陈小满。 她分分钟把你的理智踩在脚下,还碾碎研磨。 这次的雨比上次要大些,一直到中午才停。 连着两场雨,解了王县令的燃眉之急。不过淮河始终没水。 王县令也急得满嘴是泡。 陈小满和李初元来找他时,被他憔悴的模样吓了一跳。 陈小满特意给他把了脉:“县太爷最近要好好休息,你应该要感染风寒了。” “还没感染的风寒你也能看出来?” 王县令将袖子放下。 “你身体已经很差了呀。” 陈小满提醒道:“我给你开一副药,你连着吃三天预防。” 王县令让人拿来纸笔,瞧着陈小满认真写方子,忍不住问道:“你们过来干嘛的?” 难不成是特意来给他看病的? 李初元挺直背脊:“县太爷,我们县衙有扶持种桑养蚕的政策吧?” “你们的蚕养好了?有多少蚕丝?” 王县令惊讶。 他还真没料到他们这么快能养好蚕。 “头一回我们养得少,只有十来斤蚕丝。” 王县令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十来斤蚕丝?.bμν. “你们怎么养出这么多蚕丝?” 蚕蛹很轻,想要得到十多斤,要养不少蚕。 “我们抽出五十个犯人去养蚕,才收十来斤,太少了。” 陈小满却摇摇头。 王县令懵了。 十来斤还少吗。 整个江南郡一年也产不了几百斤蚕丝。 他一家就占了十来斤,还嫌少? 今年不少人家养的蚕都得病。 蚕都是一块儿养的,只要一只得病,会迅速传染给同批次的蚕。 不少人家辛苦伺候几个月,眼看要长大了,一夜间蚕突然死了。 今年整个淮安县能收上来的蚕丝才九斤多,还没老李家的多。 李初元安慰她:“头一次养蚕没经验,养得少也正常。桑叶要摘要洗,还得晒干才能给蚕吃,很费时间。” “为什么洗桑叶?” 王县令觉得自己脑子不太够用。 陈小满理所当然道:“桑叶很脏呀,都是灰,蚕宝宝吃了会生病的。” 王县令:“……” 你们真够闲的。 谁家养蚕还洗桑叶? 等等! “你们的蚕生过病吗?” “没有呀,我们把蚕宝宝照顾得很好。” 陈小满说完,用毛笔沾了墨继续写方子。 王县令沉吟起来。 难不成养蚕真的要洗桑叶? 沉思间,李初元喊了他。 “我们可以卖些蚕丝给县太爷。” 王县令回过神:“你们不是要织成丝绸卖给官府吗?蚕丝比丝绸便宜不少。” “丝绸是卖给官府,蚕丝卖给县太爷的。” 王县令摇摇头。 他又不做丝绸生意,要蚕丝做什么。 “县太爷可以卖给宜安县的县太爷,他能拿去充当政绩。” 李初元干脆利落将目的说出来。 王县令一愣。 朝廷为了鼓励种桑养蚕,会对贡献蚕丝丝绸多的县进行嘉奖。 之前有不少官员为了晋升,毁田种桑。 木须山就是前几任县太爷为了升官夺走的。 他来淮安县后心思全在养活百姓上,完全没往这方面考虑。 “你们能卖多少蚕丝给我?” “我们要留一些学着织丝绸,最多只能卖给县太爷五斤。” 这是李初元和陈小满商量好的数量。 王县令的嘴角止不住往上扬。 今年蚕大规模得病,宜安县怕是收不上来几斤。 五斤蚕丝,足够让他拿去谈判了。 王县令这回不亏待陈小满和李初元,一斤蚕丝按照十两银子来买。 陈小满和李初元对这个高价很满意。 小满把药方给王县令,叮嘱他好好喝药后,又让他给自己找会织丝绸的织娘去她家指点。 王县令当即保证,一定找个厉害的织娘给他们送去。 坐上牛车后,陈小满问李初元:“这回真的能让宜安县把水还给我们吗?” “只要那个县太爷想升官,就会愿意。” 李初元应道。 陈小满撇撇嘴:“他都让县里的百姓饿肚子了,还想升官啊。”.qgν. “天灾反应慢,只是他能力不行,可他不一定没野心。” 对这种官员,李初元很不喜欢。 可他们只是小老百姓,只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很快李初元就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因为淮河再次有水了。 于是陈小满从求雨变成求淮安县的县太爷不要升官了。 王县令再次来老李家时,送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婆婆。 陈小满把婆婆送到卫家庄,教沉檀织丝绸。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514/234238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514/2342387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