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 第476章 好好的淮河怎么就干了呢?

第476章 好好的淮河怎么就干了呢?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美漫:这个家伙很疯狂 综武:开局天意四象决 综影视之炮灰配角逆袭记 影视世界从树哥开始 换亲后,我嫁给当朝第一大奸臣 颠人志 开局,大帝师尊求我争夺序列弟子 电锯人:我有双神威 犟骨 我行走在深渊世界

再醒来,天已经大亮了。 又是一顿丰盛的早饭,张主簿吃得很是满足。 酒足饭饱,他才开口:“能不能卖一坛状元红给我?” 老李头很为难:“我们跟百味楼签过协议,不能私自卖酒给别人。” “咱不卖,咱送一壶酒给主簿大人吧。” 周大丫提议。 “哎,也就是主簿大人,别人我铁定不干。” 老李头去了另外一个屋子,抱出来一个小坛子。 “主簿大人您千万别让人知道我送了酒给您,不然我们家没安生日子过了。” 张主簿很想拒绝。 可这是状元红啊。 妹夫也很想要的状元红。 张主簿到底没舍得推辞。.Ь. 他接过酒,心里也明白自己又吃又拿总得做点什么。 回到县城,找到王县令后,他帮着老李家一顿哭穷。 “他们家也算体谅咱,愿意给三十万斤稻米给咱,可五百户人家没地儿住,实在没办法安排。” 王县令思索片刻,道:“住倒不是什么难事,再派给他们一座山也就是了。” 他收回来的山不少。 如今算是派上用场了。 张主簿立刻给王县令拍马屁:“还是县太爷考虑周到。” 王县令不在意他的话,反倒问张主簿:“他们准备给那五百户安排什么营生?” “这我倒是没问,不过他们家底子薄,没能耐一直养着难民,肯定要给难民想个营生。” 张主簿对老李家很放心。 王县令想想也是。 各种人往老李家塞,都有营生。 反倒是塞给其他大户的人,要么成了下人,要么被发卖了。 想到被发卖那些人,王县令一肚子火。 这事儿算是定下来了。 很快他就知道老李家的安排。 五百户里每家出个壮劳力,去矿山忙活。 家里其余人在他们送到六分山住。 六分山原本是被一伙土匪抢占的,山上有不少屋子可以住人。 土匪们为了能过舒心日子,还把山上的动物都给弄死了。 五百户难民住下后,壮劳力们天天砍树,女人们则跟在后面种果树。 这事儿又落在老李头身上。 大家忙活一阵,老李头就会给他们打气。 “这些果树结的果子又甜水分又足,你们种好后好好照料,过两年结果子了就能卖钱了。” “等种好后,你们可以承包一些树,往后按照收成的两成给我们交租。” 他们福轩庄的果子长得又快又好。 只要拿到百味楼,当天就能被人抢光。 李二宝甚至把果子卖到了府城的酒楼。 每天,阿木赶着牛车到处送果子。 只要果子送出去,几乎都是立马卖光。 甚至许多人不吃饭也要等他们的果子。 老李家一商量,反正又有一座山,干脆也种上果子。 再在林子里种一些喜阴的草药。 至于这五百户的粮食,只能从福轩庄的粮食里掉来给他们吃了。 反正福轩庄种的粮食多。 只要有吃的,难民们干得很起劲。 那些砍下来的树,都被堆在山上一个脚。 老李头就想到一个办法。 让庄子上的木匠带一些徒弟,用木头做凳子卖。 哪家不要椅子凳子呢。 他们做得好好的,便宜些,再做好看些,总归能卖出去吧。 至于如何卖这些家具,肯定是找二宝那个冤大头。 用老李头的话说:“他都做了那么久的生意了,现在也到了考验他的时候了。” 李二宝得知自己还要去卖凳子椅子时,连连摇头:“爹,有那个闲工夫,咱还不如多酿酒卖。” “那些树咋办,堆在山里烂啊?” 老李头舍不得浪费:“你得想法子帮我卖出去。” 李二宝急得直挠头:“凳子椅子买的人家少,又有木匠抢生意,咱费大力也赚不了几个钱,不如直接当柴火卖。” 老李头双眼一亮:“百味楼那么大的酒楼要柴火吧?你跟你们掌柜说说,从我们这儿买,咱给他送货上门。” 百味楼靠着老李家的酒和果子把生意越做越大。 当然愿意买他家的柴火。 不过有个要求,柴要劈好才能送过去。 这对老李头来说压根不是问题。.Ь. 他家人多得很,砍柴就能赚钱,多好呀。他又分出五十户来专程砍柴捆柴。 这边忙得热火朝天,矿山那边也忙得起劲。 不会炼铁矿? 没关系,找县太爷要人。 给粮食就成。 不会打铁? 找县太爷要铁匠来教人打铁。 王县令趁机要了不少粮食,两边都高兴得不行。.Ь. 自家的下人学会后,再教其他人。 矿山想弄好,还得修炉子。 于是李二宝被“请”到矿山,教大家做炉子。 李二宝白天要做生意,干脆晚上直接去六分山住,顺带指点那些人如何修炉子。 其他人则被分成四队,跟着四位老兵炼起来。 这四位都是褚先生给介绍的。 因为受到那位将军的牵连,他们个个都过得极不如意。 当褚先生找到他们时,他们毫不犹豫就过来了。 毕竟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他们在别处压根没有。 新年转眼就来了。 难得的,老李家今年有些存粮。 可老李家这个年还是过不好。 淮河水彻底干了。 大过年的,老李头天天带着陈小满和李初元去淮河边站一会儿。 寒风一吹,老李头就直叹气。 “好好的淮河怎么就干了呢?明年可怎么办哟。” “爹,明年的粮食咱们有。” 陈小满安慰。 他们家收了很多高粱。 “金山银山也能吃光喽。” 老李头摇摇头。 单单在家等着,多少粮食都不够吃啊。 况且家里还有那么多难民。 “我们可以再种高粱,也许入春后就下雨了呢。” 李初元也安慰起他爹。 老李头冷得一个哆嗦,带着两孩子回了村子。 才走到老槐树下,就被村长派来的人喊走了。 到村长家时,村里老人们都坐在堂屋里,各个脸上都是愁容。 “我瞧着淮河一点水都没有了。” “满仓爷,你家的人天天在外头跑,有没有听说附近的县都乱了?” 李满仓找了个空凳子坐下,摸出旱烟杆,往里头塞烟草。 “早乱了,咱上上下下的县都在暴乱,听说兴陆县的大户全跑了,兴陆县那些乱民还打下来好几个县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514/237121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514/237121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