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 第531章 武将管文官,哪儿来的道理!

第531章 武将管文官,哪儿来的道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的世界之世界的尽头 大唐:开局傍上武则天 重生2002混导演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月色撩人,霸道小叔夜夜来 权谋文男主被我掰弯了 快穿:主播又被坑了 反派:这小弟能处,有事他真上 攻略权臣 提前登录!重生的我怎么输?

“那你怎么不直接与老夫人说开铺子的事?” “要让她看到效果,才好说服她。” 陈小满说得头头是道。 边说还边催促张半仙种草药。 张半仙只得哼哧哼哧帮他干活。 刘老夫人瞧着手里的瓷瓶,笑道:“这丫头又弄出新东西来了。” “小满小姐想着老夫人,有好东西先送给您试试呐。” 伺候在刘老夫人身边的婆子笑呵呵道。 刘老夫人摇摇头。 “可惜啊,老人身上的斑是去不掉的。” 她倒不怀疑小满的医术。 只是连御医都无法祛除的老年斑,怎么可能只靠着一瓶药膏就去掉。 “走吧,回去梳洗。” 老夫人由着婆子扶着她回了屋子。 任由人端着盆来洗脸,一个年轻些的丫鬟过来帮她梳头。 老夫人闭着双眼思索起来。 王县令是个人才,若能在此时拉他一把,以后必定成为书言的一大助力。 只是他得罪的人能调动军队,能量怕是不小。 一个把握不住,就连她也要被拉下去。 老夫人思绪万千。 眉头紧锁,满脸愁容。 直到丫鬟将发髻梳好,她才睁开眼看向铜镜里的自己。 头发花白,满脸皱纹。 这样的她,也不知道能护着书言多久。 老夫人长长叹口气。 目光无意中扫到小满送给她的瓷瓶。 心被触动了下,她指着瓷瓶道:“把那药膏拿来,给我试试。” 一旁伺候的婆子赶忙应一声,双手捧着瓷瓶走过来。 白瓷瓶里装着翠绿的药膏,竟显得格外清凉。 再加上淡淡的香味,老夫人只闻了下便很喜欢。 “把我脸上的斑都抹上这个。” 老婆子应一声,赶忙照做。 “老夫人您这般皱眉不好。” “怎么个不好?” 老夫人反问。 老婆子道:“额头会多几条皱纹。” “我真是老了。” 老夫人心事重重道。 老婆子知道她心里的忧虑,赶忙宽慰她:“您是有福的人,肯定能长命百岁。” “长命百岁是不想了,我只想看着书言成家立业。” 再继承原本就属于他的爵位。 没有她,刘家那些人怕是要把书言给吃了。 想到这儿,老夫人眸光一闪。 她不能畏手畏脚,需得为书言留些人。 王钰是个人才。 “你差人去打听一番,究竟是哪儿的军队,敢擅自抓文官!” 婆子瞬间明白老夫人的意思。 这是要保县太爷。 她应一声,赶忙出去安排。 两天后,老夫人得到确切消息:“是定远将军旗下的兵马。” 听到涉及定远将军,刘老夫人的脸色巨变。 整个江南郡都是定远将军带兵驻扎。 按理他如今最紧要的是平定叛乱。 为何要抓文官,做这等落人口实的事? 难不成是背后的人连找证据罢免王县令都来不及? 这么一想,刘老夫人的脸色变了变。 看来王县令手头的东西,让背后之人很忌惮。 甚至不惜暴露自己能调动兵马。 刘老夫人直觉事情不简单。 “去将刘先生请来。” 老婆子得了吩咐,很快就将刘先生请了过来。 刘先生思索片刻,道:“定远将军无权管王县令,我们可以去京城,找一位御史大夫参定远将军一本。” “这样岂不是将我们立于定远将军的对立面?” 刘老夫人并不愿意。 她看重王钰,却也不愿意得罪定远将军。 得罪掌握兵权的武将,并不是明智之举。 “不用我们亲自出马。” 刘先生小声跟刘老夫人一阵嘀咕。 刘老夫人双眼一亮。 “这事儿便依先生所言。” 老夫人当场写了封信,交给老婆子:“你尽快把信送回京城,记住,此事一定要隐蔽。” 婆子应了声,匆忙出去办事。 一个月后。 京城的王御史外出喝茶。 刚坐下,就听到邻桌有两人小声嘀咕。 “听说了吗,江南郡乱了!” 王御史目光看向隔壁桌子。 那是两个商贾打扮的中年男子。 “我早就听说了,整个江南郡旱灾快三年了,百姓活不下去,只能反了。除了府城和一个叫淮安的县还没沦陷,其余地方都不能去。”Z. 瘦男子道。 胖男子摇摇头:“你消息落后了,如今连淮安县也不能去了。” “淮安县不是挺好的吗,他们县太爷把整个县治理得极好,百姓们安居乐业。” 瘦男子惊讶。 王御史在心里想了会儿。 淮安县的县令,好像是与他同姓的年轻县令。 叫王钰。 没想到年纪轻轻,就能在旱灾时还能稳住局面。 难得啊。 正想着,伙计端着茶过来了。 王御史边看伙计泡茶,边听着两人的对话。 胖男子叹口气:“那位王县令被军队的人抓了,好像连县衙都被军队接管了。” 王御史将杯子放在桌子上:“你说什么,文官被武将抓了?” 那两聊天的人被他突然插话吓了一跳。 “你怎的偷听我们说话?” 王御史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道歉。 “我并未偷听,只是你们声音太大了,我听到一些罢了。” 他还将自己未动过的点心端到两人面前。 三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很快就聊到一块儿去了。 从两人那儿,王御史得知了不少王县令的事迹。 一心为民,勤勤恳恳的好官。 却被军队莫名其妙关起来了。 “武将管文官,哪儿来的道理!” 王御史大怒。 胖商人叹口气:“听说淮安县的老百姓为了救出县太爷,把县衙都给围了。” “王县令得民心呐!” 瘦商人感慨。 “若不是王县令,淮安县也要像其他县城一样饿死不少人。如今他们的好日子都是王县令治理有方的结果,他们爱戴王县令也是理所当然。” “哎,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救救王县令。” 胖商人道。 瘦商人却摇摇头:“谁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得罪军队?” “也许有官员不畏强权,只为了一腔热血呢?” 胖商人比较理想化。 “要是谁能救王县令,整个淮安县的老百姓都会念他的好。” 瘦子连连摇头:“老百姓念他的好有什么用,又不能升官。” 两人为此辩论起来。 王御史的眸光闪烁起来。 不能升官没关系,能留美名呐! 趁着休沐日,他一整天都在打听消息。 不少人知道江南郡乱了,却很少知道有个叫淮安县的地方。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514/254984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514/2549841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