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公布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万道吞噬诀 末日:我不在做舔狗专杀圣母 错嫁渣男,我反手送他满门抄斩 大乾赘婿:横扫前妻,做回自己 变女孩子什么的还好啦 八零假千金:认回亲生父母暴富了 快穿:破烂女神,勇闯天涯 全民魔法师:我是唯一的修仙者 娱乐:解散组合你提的,我成天王哭什么? 快穿:女配她有美神光环!

不知何时,京城的城墙上都贴满了各级官员的贪污数目。 百姓们瞧见那些告示时,彻底沸腾了。 上到阁老,下到县令,竟然个个都贪! “百万两赈灾银子,经过层层剥削,真正用于赈灾的竟然只有几千两?” “我们交的赋税竟然比原本该交的赋税多了五成!全被那些狗官贪了!” “光是蔡相,就贪了六十多万两白银!” “吏部尚书贪墨二十万两!” “户部尚书也是二十多万两!” “我们拼尽全力才能交赋税,他们却拿着我们的血汗钱吃香的喝辣的。” “狗官都该砍头!”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这两年,沉重的赋税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 不少人为了苟活,卖田地,卖房屋,掏空家底才勉强交上。 乱起来的郡县倒还好,百姓能逃过赋税。 可没乱起来的地方去惨了。 凑不出来的人家甚至借利息钱去交税。 他们本就苦苦支撑,极为煎熬,如今瞧见这些官员如此贪污,如何能不愤怒? 各处的消息通过酒楼传递回淮安县。 “我们的告示贴出去后,除了京城和环京一带外,其余地方全反了。” 李二宝喜笑颜开。 这么好的消息,实在让人振奋。 “没想到当年在福轩庄挖出来的那两箱账册在这时候起了大作用。” 李大宝也感慨。 当日他们生怕这些东西被发现,让全家陷入危险。 谁知道有朝一日会主动挖出来,抄写多份告知天下。 “这些年百姓太苦了,看到这些账册愤慨也正常。” 李初元丝毫不意外。 所有的一切都有迹可循。 “如今我们是名正言顺讨伐,有民意支持了。” 李二宝把好消息尽数告知:“不少地方的百姓都盼望初元能尽快攻入京城。” “整个大越都是乱的,就算攻入京城,也无法稳定大局。” 李初元并不着急。 李家两兄弟当然是听初元的。 “你们不觉得事情太顺了吗?” 陈小满皱着眉头,发出疑问。 李初元神情一顿。 李大宝笑道:“顺利还不好吗?” “大越朝统治这么多年,应该有底蕴,不可能如此简单就溃败。” 陈小满觉得不对劲。 “初元哥哥剿灭定远将军十二万大军后,大越朝除了一些不痛不痒的举措外,并未有实质动作。” “比如派兵攻打过来。” 李二宝摇摇头:“小满你有所不知,整个大越到处都是起义军,朝廷根本顾不过来。定远将军领过来的二十万大军,尽数折损在这儿,朝廷哪儿还有余力攻打我们?” 从各地传来的消息看,大越朝真是风雨飘摇啊。 照这个情况下去,就算他们不主动攻打,他们也撑不了几年。 “二宝消息灵通,要是有什么异样,他肯定能提早得知。” 李大宝宽慰小满, 陈小满想想也是。 “大概是我想多了。” 也许皇帝根本顾不上他们。 毕竟皇帝之前就放弃了江南郡,也许他不看重江南郡,而是更关注京城附近的安危。 陈小满这般想着。 心底却隐隐不安。 李初元思索起来:“小心谨慎总是没错的,大越朝肯定不可能毫无还手之力,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吃完早饭,将自己的战马牵出来。 陈小满却跑出来拦住他。 “我跟你一块儿去矿山。” “我不是去矿山,上回投降的士兵兵器不够,我要去多招募一些铁匠。” 如今他们已经有十七万士兵。 矿山早就住不下。 这些士兵被打散后重新组合,旧兵带新兵,渐渐将新兵同化。 只是盔甲和兵器还缺不少。 矿山上的铁匠人数不够,打造兵器的速度过慢。 刚刚小满提醒后,他心中有种急迫感。 万万不能再这么等待下去。 必须加快进度,以防止朝廷的反扑。 陈小满一听就有了主意:“我们以前开的那些学校就有铁匠班,可以招不少人。” “我也是这般想的,先从兴陆县开始招收,你跟我一同去游玩吗?” 李初元笑着邀请。 最近没了战事,小满天天在家炮制药材,早就待腻了。 就算李初元不邀请她,她也要跟着去玩。 因为带小满,李初元不便骑马。 他们赶着马车,往兴陆县而去。 马车一路行驶,没有遇到什么阻拦。 自从起事后,县城有李家军巡逻,街上根本没有人敢惹事。 与以前相比,治安竟然更好了。 县城总有些管理的事需要解决,与他们一同长大的青石村学校的小伙伴们派上了用场。 虽然没当过官,可他们有当官的人呐。 大家到王钰面前上半个月的课,也就把里面的门道都摸透了。 一路走来,不少人跟他们打招呼。 “李先生去何处?” “四处转转。” 李初元颔首应道。 “转转好啊,咱们县城的日子过得好,大家都感谢李先生呐。” “李先生今年要收赋税吗?” “一家多少交一点,给县衙忙活的人开一些俸禄。” 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俸禄。 一听到要交税,不少人都停下来询问:“要交多少?” “一亩田地交十斤粮食。” 这是王钰之前算好的。 按照整个县城耕种的田地算,一亩田地十斤粮食足够县衙众人三年的开销。 除开必要开销,多余部分可以当作救济粮存起来。 “按田地算?不是按照男丁人口算?” 百姓惊呼。 车子里的陈小满撩开帘子,笑眯眯对他们道:“按照田地算才好,那些田地多的大户多缴税,田地少的穷苦人家可以少缴税。” 这是她的主意。 大家听得心潮澎湃。 哪怕是跟金国议和之前,他们每年每个男丁要交一石粮食,还有五斤麻。 若家里有十个男丁,算下来就要交十石粮食。 要是按照家里田地算,他们大多一户也就十几二十亩田地,最多交两石粮食。 比以前的税收少了八成! 天大的好事啊! “我以前就觉得缴税的方式不公平,那些有上千亩田地的大户,家里男丁少,比我们只有几十亩田地的穷人交的税还少,找谁说理去。” “现在好了,按照田地算粮食,咱们日子好过多了。” “一亩田地能收两千多斤粮食,交的税连零头都不到。” “哎哟,我们的好日子来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514/268545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514/268545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