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妙妙妙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奥德彪,我在非洲卖香蕉 再世为皇秦云萧淑妃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林知皇符骁 修罗场:开局被病娇求婚 奥特曼:开局重生银河 暖橙时光:潇潇烟雨遇见你 回到古代当纨绔 修仙双穿末日,修魔的我开心坏了 裙下权宦 杀猪娘子

“京城里面的学生闹事...他们在用他们的行动表达对帝国贪污横行,礼制失序的不满,大周的皇帝陛下大概没有想到,他召见的外国使者,用以竭力展现帝国的富饶,强大,却被使者忠实的记录下这一切。”——《马格尼日记》 “祖宗,求你给老子积点德,别闹了,快回来。” 家长揪住儿子,儿子还不能不听,百善孝为先,自由吹了那么多年,但还是比不上孝在华夏人心中的分量。 这一套分而化之,确实奏效,留在文庙的也就是强硬派,以及沈白、姜希来等人和及他们的拥趸,但是外面还有人在闹。 文庙里面的人也安抚为主,外面闹事的就要出重拳,打、抓、审一条龙。 王子腾带兵逛了三天,冯建、邓拓派兵抓了三天以后,神京的街头巷尾出现了令人不安的宁静, 立政殿内 萧碧玉跪着,呜呜咽咽的请求张破厄废除自己的皇后位置,以求天下安稳。 张破厄原是闭着眼,沉默不遇,突然一拍桌子:“你不要再说了!” 萧碧玉的喉头一哽,懵了一会儿,张破厄语气又平静下来:“把你废了,对你又什么好的?” 原还打算安慰几句,就听外面的人道:“皇太后驾到。” 张破厄和萧碧玉一起出去迎。 “儿臣拜见母后。” “起来吧。”萧太后的语气很冷,凤眼瞧着张破厄:“听说外面有些士人叽叽喳喳的,说玉儿这皇后不合礼法?” 张破厄道:“确实有些人在那里这么说。” “我是问你是怎么想的?” “告了祖宗,告了群臣,那时不见他们的反对。” 听张破厄这样说,萧太后脸上就有了几分笑意。 这才好嘛。 萧太后又说了几句,便拉着萧碧玉谈心去了,张破厄倚栏看着外面的天空,即使穿过湖泊后的风不是很热,也不能平息张破厄心中的火气。 都是你们逼朕的! ······ 孙承义拿着圣旨面对百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内阁掌国家中枢,上承朕意、下达百官,九州国运,亿兆民生,其任该何等如履薄冰方不负社稷之托,寡人之意。又有士人曰:举世皆浊,贪墨横行。其责其不更重焉?今内阁首辅萧药,体弱不能理政,告病在家....朕采纳萧药、孙承义建言,着将郑大林除去内阁成员之职,回本部仍任原职,内阁仍由萧药掌枢,孙承义实领其事。另调袁涣、齐辽入阁,补任阁员,钦此!” 郑大林、袁涣、齐辽一起磕头道“臣领旨谢恩。” 夏守忠道:“又有上谕,要阁老们拿个肃清贪墨的法子来。” 江何伤作为名义上的百官之首,看着告辞的三人,又看向其余的诸位大臣,说道:“你们一定要约束好本家的子弟,现在可不能再乱了。” “尊相爷钧旨。” ······ 文渊阁 孙承义拿出一个账本道:“这是户部的,你们看看吧。” 袁涣和齐辽看了都是一惊,上面写了国库亏空了四百多万两。 瞧见他们的神色,“圣上的意思是要我们先把国库的欠款给追缴回来,好刷新吏治。” 齐辽面色作难道:“这里面还有朝鲜王的欠款,我们怎么追啊?” 孙承义不紧不慢道:“这国库欠款的有三类人,这第一类人是不得已而借之,这一类人很多,一个四品京官,一年的俸禄银子才一百多两,这点钱养家糊口也仅温饱而已,如今摆一桌像样的酒筵就需十两银子;做一件像样的官服,也要十两银子以上,这个官一年下来,得要多少银子开销呢,他不借就要贷,不借不贷就要甘受清贫,他还出来做官干什么?” “这第二类情形是不安分而借之,这类人不多,但是他最不好对付。为什么呢,因为这类人往往是有资历有功劳的,讲排场讲阔气的大官功臣;他们中那一位不是从小跟着太上皇鞍前马后,熬出来的心腹重臣。这些人欠国库的银子,那都在几十万两以上,果真要抄他们的家治他们的罪,皇上念着旧情,能下得了这个手吗?” “这第三类人最可恶,纯属贪得无厌唯利是图,只要能捞到,就是拆了金銮殿他也毫不心疼。如今在京的几个重要衙门的堂官、司官,一见到别人借欠国库银两,他们也纷纷争着挪借,反正是越多越好,那管你国弱民穷,由于前两类人的欠款难以追回,这类人也必然是攀比抵赖,有钱不还了。” 袁涣、齐辽听后,觉得分析的鞭辟入里,都由衷佩服“阁老睿智。” 孙承义摇头:“这不是我聪明,是陛下圣明,是陛下点拨我的。” “那陛下的意思是?” 孙承义:“陛下没有说。” “那咱们又如何做呢?” 孙承义嘴里出来了几个字:“查萧阁老。” 这一声如同雷霆,把袁涣、齐辽二人吓得不行,齐辽道:“这事难道陛下准了?” “胡说什么?”孙承义骂道:“陛下什么时候说了这话?” “可阁老方才的意思?” “查亏空,不从他这个当朝首辅查,别人怎么会信这次是动真格的?” 齐辽一擦脑袋上的冷汗:“原来如此。” 可只是一会儿,便有一个太监进来,孙承义一瞧是黄冕来了,怪道是什么事。 黄冕道:“停机县的刁民造反了。” ······ 太尉府 张爽告病在家,这次的事情烧的太旺,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停机县百姓造反的消息,更是让他火烧眉毛。 周师爷道:“王爷不必如此担心,我已经筹划好了,这次去停机县的入选。” “谁?” “彭德峰。” “你是说那个彭笔架?” “是他。” “可他这个刚正不阿的性子,明之(周熲亮的字),恐怕下场不好啊。” “要的就是他刚正不阿。” “什么意思?” 周师爷的眼里闪出一道寒光:“就是要他查到宫里,王爷凭此,还能转危为安。”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670/117637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670/1176373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