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魏武侯 > 第338章 科举制度

第338章 科举制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天循巡光者 秦墨秦相如免费阅读完整版 陆总别虐了,夫人登上富豪榜了 神秘支配者 偏执霸总的罪妻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姜幼宁谢璟 掠夺者谎言 从洪荒开辟低武世界 这个男人太懂炒作

沈兮瑶闲着没事的时候,最常看的就是穆建明抽空写出来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虽然沈兮瑶对于穆建明还是一脸的嫌弃加抱怨,可不夸张的说,沈兮瑶也是穆建明最好的学生,没有之一。 听杨霖一说这些,沈兮瑶自然知道,穆建明鼓捣出的那些东西,能放在水边的也只有水力驱动装置了! 果不其然,没走多远沈兮瑶就看见河边矗立着几座水车。再离得近了些,走到一座水车近前,就看到水车连接着五副踏椎,踏椎下是打磨得极为光滑的石臼。随着水车的转动,踏椎有序地升落,将石臼内的粮食迅速脱壳。 杨霖表情平静,一副见惯了的表情。 而沈兮瑶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不满的表情迅速挂满了整张俏脸。 “这便是你要我看的东西?就这?” 不等杨霖开口说话,沈兮瑶又道:“梁佰辰他们就拿这个来糊弄差事?” “不、不、不!不是!” 杨霖连连摆手,拦住沈兮瑶。 “梁佰辰他们可不是糊弄差事。我也知道这种水力踏椎,是在大汉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他们弄的那些都还在后头呢。” 闻言,沈兮瑶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跟着杨霖往后走,沈兮瑶终于见到了穆建明勾画的水力磨坊。磨盘上的微微有些发黄的面粉源源不断地飘洒出来,旁边还有一位妇人拿着一把小扫帚,将磨盘边上的面粉小心地归拢回来。 “这才是梁佰辰等人按照你的吩咐打造的水力磨坊。” 杨霖有些显摆似的指着磨坊道。 沈兮瑶默不作声,只是点了点头。 杨霖没有得到回应,奇怪地撇过头看着沈兮瑶。 “怎么?不满意?这可是按照你给出的图纸修建的。” 沈兮瑶摇摇头,轻哦了一声。 “不!并非如此。只是……” 沈兮瑶想了想穆建明提到的一些东西,才继续道:“只是,这仅仅只是最简单的一种用途。还有更重要的作用。殿下既然从陛下那里领了这差事,那就应该尽力做得更好一些。” 杨霖的好奇心被调了出来。 “哦?还有什么用处。不妨道来。” “那就得请殿下随我回侯府,我拿给殿下看。” “好!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回去。” 杨霖竟是连后面的一些几座磨坊也顾不上看了,有些急不可耐的道。 沈兮瑶点头轻嗯了一声。 她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可是却分身乏术,身边能指望上的人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加之身为女子之身,要做一些事,确实是有很多的困难,即便大魏对于女子的态度已经算得上是开放了。 现在既然杨霖对于穆建明规划设计的水力锻压和水力锻打的机械有兴趣,那么这件事交给他是最好不过的了。 就算大魏朝廷上到皇帝下到朝廷各部官员对于沈兮瑶以及她的研究院已经算是特别重视。 也无法与杨霖能调集到的人力物力相比的。 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此事还得依靠梁佰辰等人。此外,唐侍郎那里也少不得叨扰。” 说起唐轶那个有趣的老头儿,沈兮瑶嘴角不由得带起一抹笑意。 “哦?连工部的人马都需要调用?我对此倒是更感兴趣了。” 杨霖微笑着道。 “不过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还是赶快回去,先让我开开眼,见识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 说完便当先向马车走去。 等马车走动起来,杨霖沉思了片刻,看向沈兮瑶踟蹰了半天才道:“兮瑶,我还有一事想向你请教。” 沈兮瑶连忙摆手。 “殿下泰国客气了。请教什么的就不要说了。有什么事但讲无妨。” 杨霖嗯了一声。 “年初我被立为太子开始正式接触政务。我发现我朝在官员选拔和培养上目前存在着些弊端。为此我也曾向褚相、太傅等人请教过,他们也早就知道这种情况却毫无办法。各种对策也想了一些,效果却不尽人意。 东宫的一众属僚也出过不少主意,却没有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办法,总是存在着各种问题。 父皇称赞你智计奇出。你也跟我讲过,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说句大不敬的话,父皇百年之后,我也将面临这种境况,到时候我又该怎么办。不知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沈兮瑶听完了一阵的头大,心虚地瞟了杨霖一眼。 这种问题哪是她能现在回答上的! 那得回去请教后援。 “陛下英明神武,褚相宦海沉浮多年,杨太傅老而弥坚。连他们却都无法解决的事情,哪还有我指手画脚的地方。” 杨霖蹙起眉,有些失望地道:“连你又没有办法吗?” 沈兮瑶紧紧地抿了抿嘴唇,没有回应。 夜里,穆建明毫无正形地瘫坐在木榻上,忙得是不亦乐乎。 他一边要翻看着沈兮瑶留下的一大摞的信息,腾出手来时不时的还要捏块点心果脯之类的零食扔进嘴里。一边还摇头叹息,嘴里还啧啧几声。 等看到杨霖所询问的问题时,穆建明撇撇嘴。 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早在他了解了大魏的基本情况和制度后,就发现大魏现行的官员选拔机制与实际情况相悖。 大魏在立国之初承接曹魏,也施行九品中正制。 可九品中正制施行的基础是什么? 世家! 大魏立国之初,从朝堂到地方的州府县道都有世家的力量存在,实行九品中正制,完全有这样的基础和条件。 可是在帝都血夜之后,世家门阀的力量被大魏皇室驱逐,中小世家的力量也被朝廷打压得或是抬不起头,或是举家搬迁,惶惶不可终日。 而且,老杨家为了巩固自身的皇权统治,一直在提防世家力量的再次产生,甚至就连麾下的臣子都在防范他们势力做大。 世家在大魏都已经不存在了,为世家服务的九品中正制,自然也实行不下去了。 虽然大魏在这十几年间,已经将九品中正制做了一些调整和改变,可不适应还是不适应。 满朝文武不知道该怎么办,熟知上一世历史的穆建明 自然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那便是施行了一千三百年,在上前世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科举制! 为此,穆建明已经做了一些准备。 改进造纸术是一手准备。 拿出雕版和活字两种印刷术,也是准备。 修建皇家图书馆更是准备。 而且,穆建明要举行的科举不是隋唐科举制度刚刚建立之初时,那种漏洞百出的考试制度。 而是总结了唐朝中后期、宋、明各个时期的科举制度,将这几朝科举制度的优点融于一体,在各个方面都算得上是趋于完善的科举制度。 比如,他设计的科举制度,可不是仅仅只考用于取士的那些儒家经典,诗词歌赋,策论。还为其他学科,如数学、律法、医学等也开通了专项考试。 还有,从童生开始到后面的乡试、会试乃至殿试,穆建明都做了详细的规划。甚至他结合前世考公的一些规定,对科举各级考试的人员年龄都做了规定。避免出现那种头发胡子都白了,还和一群小孩子争抢童生的名额。 说白了,就是不让一些人放弃生产,读一辈子书而一无所获。实在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就尽早认清自己,去做其他的营生。 另外,对于通过殿试的人穆建明也明确建议,不要直接授以官职。 穆建明也承认,有那种天才就算没有从政的经验,一旦为官也能做得很好,例如诸葛亮那种妖孽。 可绝大多数人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为官一任要么畏畏缩缩不敢有丝毫动作,要么过于激进就会坏事。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实习期考察嘛。 前世作为一名普通社畜,谁还没被实习期折磨过。 这种体验,怎么能便宜了古人呢。 放下手中的零碎儿,穆建明起身走到沈兮瑶的书桌旁,这翻一本那找一本的,翻找着他早已写好的一份奏疏。 这件事就算杨霖不问,他也准备找机会向杨恪进言了。 找了一会儿,书桌上已经摞起了好几本奏疏,加一起都快有一掌厚了,都赶上官靴的鞋底厚了。 现在,穆建明要考虑的只有杨恪的一件事了。 过了都快一年了。 当初又是让常迶找自己问计,又是选拔飞麟军的。 事后却就再没什么动静。 穆建明还以为杨恪已经放弃了营救陈天武一家的事情了。结果他在偷偷地憋大招。 一年的时间,不仅选出了近万的士卒,还翻建出一座临安城。 麾下有近万的士卒的啊! 想想都有点儿小激动。 前世的时候,普通人哪有机会让你指挥千军万马。 别说指挥了,就算是让近万人都听从你的意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沈兮瑶这个傻妞,居然不赶紧接下,竟然还要考虑! 有什么好考虑的。 不过才区区近万人。 以沈家这小猫两三只,而且还后继无人的情况,难道还怕皇帝担心沈家拥兵自重么? 不行! 这事一定得让沈兮瑶接下来。 不就是从如龙潭虎穴般的临安城救出陈天武一家么。 有什么难题,他担下了! 他穆建明说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680/334808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680/3348086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