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鹰视狼顾之相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无终倦意 仙门赘婿:生子如龙,生女如凤 乔峰笑傲那个江湖 撩疯!禁欲傅总嗜我成瘾 斗罗里的武者玉小刚 您完全不按套路施法是吗 神兽传人寻宝传奇 女尊:恶女她只想登基 全家逃荒: 开局万物置换 都市之第一仙

一时间,司马懿的脑子在飞速运转。 他跟刘伯温素未谋面,没有丝毫的交情,为什么刘伯温会来大牢里探望自己? 难道,事情有转机? 司马懿就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询问道:“伯温先生,不知道你此来,有何贵干?” “仲达,我知道你很有才干。只可惜你的这面相……鹰视狼顾之相,实在让相国太过忌惮了。” 刘伯温摇头叹息起来。 司马懿闻言,忍不住苦涩的笑道:”伯温先生,这不是很荒谬吗?古往今来,哪儿有因为面相就遭到杀身之祸的?” “我司马懿死不要紧,唯恐因为我的死,损毁了相国大人名声。” “难道,就只因为我司马懿的面相,相国大人就能断定,我一定是狼心狗肺,心术不正之徒,甚至还暗藏帝王之志?” 刘伯温莞尔一笑道:“仲达,这的确是有些荒唐。所以,我此来是解救你的。” “还请先生赐教。” “仲达,你知道相国的喜好吗?” “相国的喜好?” 司马懿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道:“这天底下,又有多少人不知道相国的喜好?相国好色,乃人之常情也。” “不止是相国好色,我司马懿也好色,就连孔圣人都说:食色,性也。可见全天下的男人都一个样。” 听到这话,刘伯温轻笑一声道:“仲达,相国之好色,跟你我之好色可不一样。” “他所喜好的,是妇人之色。” “先生,你什么意思?” “我言尽于此。” 刘伯温意味深长的道:“仲达,你是一个聪明人,不用我说得太过清楚。告辞了。” “……” 看着刘伯温渐行渐远的背影,司马懿一时间不禁陷入了沉思。 聪明如司马懿,知晓刘伯温肯定是秦牧派来的。 秦牧这厮,把脏活累活都留给了刘伯温这些人去干,自己则是坐享其成。 就连刘伯温对这种事情都“羞于启齿”,却也不得不帮秦牧跑腿了。 而这,就只是为了满足秦牧的恶趣味儿。 杀人还要诛心? 沉思良久的司马懿,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就好似戴上了痛苦面具一样,让狱卒替自己捎一封信,带给自己的夫人张春华。 这是在秦牧的许可下,司马懿才能轻易捎信,以及见到外人的。 等到了晚上,张春华这才来到了牢房里,见到了很是颓废的司马懿。 司马懿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张春华,让后者被吓得花容失色,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 “仲达!司马懿!你疯了!” “你……你竟然让自己的夫人,让自己明媒正娶的夫人去委身于他人?就算那个人是权倾天下的相国,那又如何?” “嘘!” 听见张春华说的大声,司马懿连忙拽着她到一边坐下,看到狱卒们都站在外边,旁边的牢房里也没有几个囚犯,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司马懿以一种哀求的口吻道:“春华,我知道这种事情丑莫大焉,却也不得不为之了。” “相国惦记你的美色,馋你的身子,你陪他一晚上又何妨?” “你若不答应,三日后我就要被迫服毒自尽了。” “春华,我这辈子没说过一个‘求"字,没有求过任何人,这一次算我求求你了。” “你……” 张春华一时间,陷入了无尽纠结的时刻,脑海中正在“天人交战”。 …… 最终,张春华还是妥协了,答应前往相国府,委身于秦牧一晚上。 而这个时候的秦牧,还在府上宴请宾客。 为何? 因为秦牧已经接受了天子诏令,正式成了魏王。 魏王,加九锡之礼,建天子旌旗,封国于魏郡。 魏郡成了秦牧的封国,现在大汉独一无二的封国。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秦牧于是宴请了朝中的公卿百官,庆祝一下。 趁着这个时候,张春华耍了一个小聪明。 她穿着一袭素白的衣裳,光着双脚,一脸哀伤的神色走进了宴会厅堂当中,拜见了秦牧。 瞧见张春华这幅样子,秦牧早知道就不让她进来了。 这不是来触秦牧的霉头吗? “相……魏王。” 张春华装作一副泫然若泣,楚楚可怜的样子,抹着眼泪道:“贱妾深知家夫对魏王你多有怠慢之罪,又因面相之故,开罪了魏王,其罪孽深重,无可饶恕。” “贱妾此来,不求为家夫开脱罪行,只求魏王开恩,准许贱妾跟家夫同饮毒酒,一起魂归九泉,死后还能合葬在一起。” “……” 这不是来让秦牧难堪的吗? 当然,秦牧也不把张春华的所作所为,当成一回事。 眼前的这个女人,心机深重,着实是非常了不得的。 妥妥的心机婊。 趁着秦牧封王,宴请朝中的公卿百官之际,她过来扮可怜,博取他们的同情心,好让秦牧顺水推舟的饶了司马懿…… 张春华的想法,秦牧基本上都能猜到。 果不其然,看见张春华这个样子,群臣都忍不住为司马懿说话了。 “大王。” 荀谌起身道:“司马懿虽恃才傲物,不愿接受大王你的征召,有怠慢之罪。” “然,司马懿到底是罪不至死,还请大王三思,对司马仲达从轻发落!” “正是!” “魏王,荀大人所言极是。魏王你宽宏大量,又何必在意司马懿一个小人物的死活?” “放过司马懿,方能彰显魏王之仁德!” 不少公卿百官都站了出来,为司马懿说话,想让秦牧饶了司马懿不死。 河内司马氏,毕竟是名门望族,跟颍川士族、并州士族,以及司隶士族之间的关系匪浅,司马懿没有犯太大的罪过,在他们看来自然是罪不至死。 所以他们都能站出来为司马懿求情。 历史上的曹阿瞒,想必也是有这种顾虑的。 据说曹操晚年的时候曾梦见过“三马同槽”,又看到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所以对他很是猜疑,好几次想杀之而后快。 奈何司马懿行事谨小慎微,并没有犯过任何过错,又有经天纬地之才,曹操几经思量,这才留着司马懿,让他去辅佐曹丕。 只因曹操认为曹丕能驾驭得住司马懿。 事实证明,曹丕真的能驾驭住司马懿。 轮到曹丕弥留之际的时候,还交代过曹叡,司马懿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杀掉。 而曹叡也能驾驭司马懿。 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人,曹魏三大雄主都能驾驭司马懿,奈何司马懿这厮太“苟”,太能活了。 终于等到曹叡撒手人寰,留下年少的曹芳完全驾驭不了司马懿,造成了“高平陵之变”,为日后司马氏篡魏铺好了道路……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682/117690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682/117690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