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合一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修炼很难?一键跳过啊 我有满山的红伞伞 庶出主母 射雕:重生杨康,逆天改命 你一个交警,抢刑侦的案子合适吗 重生小娇妻又美又飒 重生后成了月神殿下的心尖宠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天灾降临:我在副本里捡破烂

“tnnd,终于到了。”这一路上唐明高提心吊胆,几乎是没怎么真正的闭过眼。 听到前方还剩下五里地就到达目的地后,他命令全队整军扎寨。 同时派人联系城内的付将军,准备联手吞并,来个里应外合,把他们包饺子。 这一个月来整个大安的重臣都在关心这件事。 如今南方只剩下小猫两三只还在闹腾,东面的刘建兴也已经被常文成带去的滑翔伞打得措手不及,连丢几城。 只有北方战事焦灼,牵连着大家的心。 “算算日子,唐明高应该到了。”常渊说道。 宁长荣拱手道:“这一路上各个驿站都相继传来唐将军的信息,如今还没传来,想必是已经到了地方。” 朝会上大家又讨论了一些关于恩科提拔的那些官员任职。 这次提拔上来的官员有好有坏,有的还抱着前朝的那种做官态度,上任之后根本不管事情。 相对来说这还算好的,有些人到了当地,没老实多久,就想勾结当地,横征暴敛。 只是还没等他开始,才刚刚透露出这个意象,这事马上就递到了常渊的面前。 距离豫州府那件事情还没过去多久,当年可是杀的豫州人头滚滚。 更不要说这些恩科官员,全都被陛下派人严密观察着。 除非想找死,才会跟他们一起做触犯律法的事。 但也不是说所有人都不可用,有好有坏。 “如今那批犯事的官员已经被压回荆州,诸位想想要怎么处理。” “还有交州那里作乱不断,你们也想一想,看能不能拿出一个主意,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前面那些犯事的官员对常渊来说砍了就是让他头疼的,是交州那边一直有大大小小的造反。 虽然不会对他的江山造成任何危险,但就像那癞蛤蟆跳到脚背上,不咬人,他膈应人。 而且为了控制当地的治安,还得派大批士兵驻扎在当地。 这等于说被他们拖住了不少人。 其实想解决也有个办法,直接撤出交州,可那是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人力物力,包括士兵的性命都填了不少,虽说没有多大用处,但常渊也不想轻易妥协。 有一官员站出来说:“陛下,交州此地原本就是不通教化之辈居住之地,当地土着不畏威,不如把他们全部驱逐。” 有一官员立刻站出来反驳:“不可!圣人讲究教化,正因为他们不通教化,所以才如此蛮横,理应派人教化他们。” 有一人站出来阴阳怪气的说,“周大人既然这么有想法,那不如派你去教化他们吧。” 对方显然没想到会有人说这一句,他进退不得,半响才憋出了一句,“老夫、老夫年纪大了受不得舟车劳顿。” 如今的交州,有点相当于是现代地图里的东南亚那边的国家。 当地人只说本地话,也就是这几年跟中原接触的多了,这才陆陆续续的懂得听中原话。 前朝南陈时,他们只是南陈的附庸,但也还算是一个独立的地方。 如今被豪横的马洪林一路打到南边,直接收为大安国土。 对很多人来说,交州那里是食之乏味,弃之可惜。 但对宁长荣来说,那里可太有用了。 说一千道一万,想要利用那里,还是要在当地平稳的状态下。 如今不是今天起义就是明天镇压,想在当地做什么都很难。 想了想,宁长荣心有一计。 常渊恰好也问起:“宁卿,可有想法?” 宁 长荣恭敬的回答道:“臣倒是有一些拙劣的见解。” “快快说来。” “那批犯事的官员可请他们前往南边交州治理当地。” “就像周老大人说的那样,既然他们不通教化,那就要让人去教。” 被提到的周大人讪讪一笑,怀疑宁长荣是不是想整自己。 就连常渊都怀疑的看了一眼宁长荣,没听说这周大人得罪过他呀。 但宁长荣没有给周大人多余的眼神,继续说: “那群土着畏威而不畏德,想要让他们懂得听话,那就要打服,他们当然一味的严惩,只会引起反弹,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去教化他们。” 常渊越听越糊涂,忍不住问:“爱卿有什么好主意,快快说吧。” 宁长荣微微一笑,也不再卖关子。 “这群人不是很能贪污吗?就派他们去治理当地……” 听完宁长荣的计策之后,大家都镗目结舌的看着他。 不是计策不好,而是太好了,而且是毒中之毒的好计策! 一般人想不到这种办法。 他们心里庆幸还好对方跟他们是同为大安的官员,而他们也跟宁长荣没有什么恩怨,否则什么时候被宁长荣坑死的,可能他们到死都不清楚。 宁长荣的方法很简单。 主打的一个就是废物利用。 那群贪官不是很能贪吗?那就让他们去贪,用力的贪,每年要是搜刮不到十万两银子就人头落地,当然要是能完成绩效的话,就能为自己续命,继续活着,为朝廷做贡献。 当地土着一项不通教化,跟他们讲道理,根本讲不清楚。 只有一面大棒,一面甜枣,才能驯化他们。 当派去的那些官员贪得他们天怒人怨的时候,朝廷再出面当好人,把那些官员斩杀,获得当地人的好感,慢慢收服他们。 至于那些官员,当然不是真的被斩杀了,只是派一个地方继续贪罢了。 只有他们完不成绩效的时候,才会被真正的杀头。 很显然,宁长荣的这个方法直接把满朝都给镇住了,包括常渊。 以及常渊身边伺候着的李公公。 当初给宁长荣那边讨了两个赚钱的法子,不出所料,一年多的时间他便赚得盆满钵满。 此时他是真的心服口服。 宁大人这不仅能为自己赚钱,为别人赚钱,还能为朝廷大量的赚钱。 更是能变废为宝! 此举不仅能解决当地造反不断的问题,还能收服当地民心,同时也能增加国库收入。 常渊越想越觉得这计策甚妙,这个计策不仅解决了他的烦恼,还能给朝廷增加收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800/163665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800/1636658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