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大炮所及之处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甜欲!宿主他又在撩拨反派了! 开局外挂系统,我在末世艰难求生 君之瞳 我在雾隐当水影 开局被活埋后,我成了战神王妃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 长夜谍影 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 油炸小汤圆 漫威之纸上谈殡

磨儿勘城内,随着那招讨司被一炮轰的人都不见了,城上守军直接士气全无,当场缴械投降了。 就连沐春自己,都大为震撼。 有如此恐怖的火力,哪还需要什么阴谋诡计,不就是兵不血刃吗,大炮所及之处,敌人纷纷灰飞烟灭。 “怪不得殿下如此重视思摩甸,而且要大力发展所谓科技,”沐春的眼眸闪动着异样光彩。 同时,另一边的牛胜与彭越队伍,也已经顺利进城了。 两军同时发起的夹击,另一边也同样以大炮的火力,轰碎了守军的意志。 还好守军开城纳降的速度够快,否则,古城的城墙与城门都要毁于一旦了。 之后就是收拢降军的事了。 在此过程中,百姓们瑟瑟发抖的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可明军对他们根本就是秋毫无犯。 大街上到处都是明军奔走的身影,而且多为骑兵,大街小巷全是马蹄声。 可渐渐的,百姓们终于发现,明军入城之后并未对他们实施烧杀掳掠的行为。 完全不像当初蒙古帝国那些残忍的鞑子。 甚至有一些胆大的百姓走出家门,缩在大街的角落,看看外面的情况。 不到半天,磨儿勘就全面落入沐春几人手中。 城内降军共计三万人。 磨儿勘招讨司用的是明朝的建制,可行的却是自己的政治。 所以连兵力也由当地这些土司官自由决定编制。 “张贴告示吧。” 三位将领凑到一起,开始进行善后工作。 沐春最早跟随朱楩,牛胜和彭越也在蒙古草原时跟着朱楩南征北战,都见识过朱楩改土归流的手段。 尤其是沐春,深谙朱楩分化百姓与土司官的手段,于是一边在全程贴出告示安抚百姓,一边说明他们是来‘解放"藏地百姓的。 不管百姓们信与不信,反正沐春自己是信了。 “既然西平侯深谙殿下的手段,咱们可就放心了。老彭,赶紧收拾收拾,准备继续北进了,”牛胜身为一个粗人莽夫,以前经常被殿下喊做憨牛,不但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 此时更是发挥他的小心机,连连给彭越使眼色。 彭越哭笑不得,知道牛胜的心思,不想被拖累在此地,而是想继续去建立功业。 沐春哪不知道这头憨牛的想法,没好气的说道:“想把我丢在这里啊?北边还有馆觉和灵藏两地,你们吃得下吗?” “我老牛不挑食,”牛胜拍拍自己的肚皮。 “这跟挑食有毛的关系,朵干都司的总部就在灵藏,恐怕有大军十数万,至少也有数万。光是那降军你就能控制得住?”沐春都要无语了。 这头憨牛,若是十万人投降,你五万人怎么控制? 一个人得看着两个人,看得过来吗? 还是说要学白起?把降军全都给坑杀了? 就在牛胜答不上来之际,却有传令兵来报,说是城外发现一支明军旗号的大军正在浩浩荡荡往北方进发。 而后三将赶去城头查看,发现正是李景隆与侯大苟率领十万大军从此城经过。 “快请二位将军,”牛胜赶紧大喝一声,只差喊一声‘道友请留步"了。 而后李景隆和侯大苟来到了城内,惊讶发现,他们仅仅只是晚出发了半日,而这磨儿勘竟然就被打下来了? “不愧是三位将军,”李景隆双手抱拳,表示佩服。 此时的他,真的成长了,也成熟了,不见当初纨绔子弟的嘴脸。 毕竟是李文忠的儿子,虎父无犬子,加上出身的圈子,耳濡目染之下哪会差了,又被朱楩一路上调教,总算是改过来了。 沐春三人赶紧还礼。 毕竟李景隆还有个爵位乃是曹国公,不得怠慢。 一旁的侯大苟有些插不上嘴。 经过一番交流,沐春他们这才得知,李景隆和侯大苟的任务是扫平整個朵干都司。 可是他们只有十万大军。 若是把整个藏地一分为二,一半是乌斯藏都司,一半是朵干都司,恐怕十万人不够吧? 牛胜连忙给彭越使眼色。 沐春这个气,我是瞎子啊? “你这头憨牛,非得把我给排挤出去是吧?就不能留下一万兵马镇守此城,且开展剩下的改土归流与归化工作,然后咱们率领大军与国公一起北进?”沐春怒道。 多简单的事,你非得搞得花里胡哨作甚? “可你们不去支援殿下吗?”侯大苟终于找到机会提出疑问。 除了李景隆,沐春与彭越、牛胜对视了一眼,默契的笑着摇摇头。 “殿下用兵如神,既然殿下没有安排我们打下磨儿勘之后的任务,恐怕一开始就有所打算。若是蜀王殿下由四川出兵,我们在磨儿勘既可以稳住后方阵脚,同时可以随时接应蜀王川军。如今是你们的部队来此,恐怕蜀王已经失约,既如此,那就咱们一家打下藏地,让天下人都知道殿下的丰功伟业,”沐春一边说一边开始思考。 虽然朱楩当时没有明着说,可是总不可能驻扎十万大军在磨儿勘吧? 虽说这里确实很重要,既是深入藏地全军的粮草补给路线,同样也是他们退回云南的门路。 但是以朱楩的性格和能力,怎么可能让这十万大军只为了守个门。 如果没有那么绝对的自信,把十万大军调往前方不好吗? 何况这十万大军,除去三万五千壮族,可都是货真价实的明军,有正编的。 如今的明军军事素养可不是吹出来的。 所以不需要朱楩亲自开口,沐春已经明白朱楩的意思。 本来朱楩也明白,自己截胡了瞿能和五万大军,有些对不起这位十一哥。 若是蜀王有心要战,可以分他一份这泼天的功劳,你蜀地无兵,我有啊。 拿伱五万,还你十万如何? 可惜朱椿属于文人墨客,既然他自己要错过这场滔天富贵,那也不怪朱楩吃独食了。 沐春于是决定道:“何福、冯诚。” “卑职在。” 两位副将进来,拱手立在那里,等待命令。 沐春看向二人,说道:“冯诚,你是我舅舅。何福,你追随我爹多年。你们二人是我绝对信任的。” 冯诚与何福对视了一眼,心有戚戚,双双说道:“小侯爷,你有什么事就说吧,哪怕要我们去死,也罢了。” 沐春的话让两人直犯嘀咕,冯诚更是寻思着,这混账臭小子,你娘死的早,就不把我这个亲娘舅放在眼里了?这是想让我死在这里啊? 不然你听他说的话吧,哪有半点活路? 沐春赶紧说道:“舅舅,何叔叔,不是让你们去死。我是说想让你们其中一人留守此城。” 冯诚一脸你在逗我的样子,那你说的好像生离死别一样,也就看你大了,不然非得抽你。 其实在古代,娘舅的地位可能比叔父还高。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娘舅毕竟是外戚,而叔父则是本家。 一旦遇到分家的情况,叔父其实是对立的,是会分家产,分权力的。 舅舅就不一样了,舅舅可没有权力去分这些,于是可以做到公平公正。 所以一般分家都是找舅舅来主持公道。 加上冯诚很早就跟着姐夫沐英征战沙场了,与沐家关系很好。 沐春又是冯诚姐姐唯一留下的子嗣,关系更是亲密无间。 冯诚瞪着这个臭小子,如果不是看他已经是西平侯爵位,加上是一军统帅,要给他留点面子,非得骂他。 你都多大了,有没有个正经的,不就是想出去打仗吗,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有何不妥?何必耍心机。 “那就由我来镇守后方吧,”冯诚主动请缨道。 何福感激的看向冯诚。 此一战可谓是旷世之战,战局之庞大,简直不敢想象。 而且一旦以云南一地之力,拿下几乎等于,甚至是超过当今大明江山的土地。 这可不仅仅只是开疆裂土那么简单,是要把大明疆土直接翻一倍啊。 自古以来,西域各国只是作为中原藩属,从未真正纳入过版图,因为中原人有着一种得天独厚的骄傲,瞧不上这些蛮夷之地。 经此一战,势必要名扬天下。 何福自然不想错过名垂青史的机会。 于是他双手抱拳,对冯诚深施一礼,大恩不言谢。 冯诚赶紧扶起何福。 何福其实也是亳州人,不如说在朱元璋的早期班底,都是淮西集团。 对于整个中原大地来说,亳州真算不得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 可是在明朝初期,却出了无数猛人。 可能也是老天都看不惯北元的作恶多端,以及蒙古鞑子的残暴凶残,于是降下这么一批猛将吧? 既然已经决定下来,沐春赶紧拉着自己的舅舅,给他交代该如何进行之后的工作。 这些改土归流的流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只有执行得当才能顺利收拢民心,否则就是无用之功,白给了土地和财产,却得不到半点感谢。 “要先激化矛盾,转移仇恨。让百姓觉醒自我,让他们明白,之前的官员都是坏人,咱们才是来拯救他们的,”沐春说道。 “你们家殿下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干的?”冯诚嘴角抽了抽,心说你们玩计谋的,心真脏。 既要打杀了人家,还要人家念你们的好? 恶心,恶心啊。 “舅舅,”沐春看着冯诚,语重心长的说道:“不论是咱们云南,还是这藏地,土司官就是土司官,从未变过。他们压榨百姓,残害百姓,甚至不把百姓当人,而是当农奴,当做会说话的牲口。养牛、养马尚且还需要精心照料,还需要草料。可是人不需要。人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只要随便给一口吃的,就可以了。” “树皮,草根,观音土。您随我父亲在云南这么多年,不是没见过百姓以观音土做馍,不是没见过以三粒米配一锅树叶煮粥,也不是没见过百姓们争抢一棵树,只为了扒下树皮泡水来吃。” “我爹用了十年开垦田地,才让云南百姓稍微好过一点。可最终仍然是那些土司官吃得满肚肥油,而百姓呢?又有何不同?该吃观音土,该吃树皮,该挖草根的,不还是那一番景象?” “甚至云南一直都不太平,一直有土司官犯上作乱,仗着自己是土司官,不怕朝廷惩戒。根本平定不完啊舅舅。” “但是再看如今云南,百姓安家乐业,家家户户有自己的良田,每天都能吃饱肚子,而且是吃大米白面。甚至还有余钱穿好衣服,娶媳妇,乃至隔三差五吃一顿肉。” “舅舅,只是一年啊,王叔所建树,远超我爹十载。这就是改土归流的必要性。” “那些土司官,全都该死该杀。哪怕这藏地已经归顺朝廷,哪怕这些土司官是朝廷所认可所特赐的官职。那又如何?” “殿下所为的,乃是天下苍生,乃是黎明百姓。此乃仁君,此乃明君。” 听着沐春掏心窝的一片肺腑之言,冯诚也不禁一脸的敬佩。 刚才还心有腹诽的冯诚,当下义正言辞的说道:“放心吧侯爷,我知道怎么做了。” 喊外甥那是自家事,喊侯爷乃是共事,公私要分明。 沐春接着交代起来。 因为冯诚毕竟是跟随沐英的,所以很多事并不了解。 沐春就把自己跟着朱楩学到的那些手段,一一给冯诚详细解释清楚。 只要冯诚顺利完成改土归流,不怕磨儿勘不归顺。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你们跟着你们土司官,只能吃猪食,不,是连猪都不吃的草根、树皮、观音土。 而只要你们真心实意成为大明子民,成为滇王子民,你们今后不但可以得到人身自由,得到大明与滇王的庇佑,同时还能吃饱肚子,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与财产。 哪怕再愚昧不明的人,也该知道如何选择了吧? 而且沐春还不知道,朱楩在派出他们之后,还派出那‘毒士"顾纹去准备做一个‘大买卖",这藏地对百姓的残忍迫害,其实远超沐春等人的想象。 一旦爆出惊天大瓜,恐怕藏地百姓再愚钝,也要爆发起义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沐春在安排了冯诚留下负责镇守磨儿勘,且从自己部属分给他一万兵马之后,就要准备与李景隆等人集合接近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一起北进了。 之所以要留下他自己的人马,是因为他的人马都是明军士卒。 而彭越和牛胜的部队中,只有一万五是明军,另外三万五是壮族。 李景隆和侯大苟的部队就更不用说了,十万人皆是瑶族。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磨儿勘是他们最后的退路,更是最重要的粮草路线,万万不能有失。 所以还是自己人更值得信任,不然沐春也不用说之前那番场面话,好像生离死别一样,吓得冯诚和何福都要当场把命给他了。 暂且不提这二十万大军继续北进征讨朵干都司。 另外一边,则拉岗城下。 王福与赵括率领着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 城外十里处,十万大军集结于此。 王福和赵括二人骑马来到队伍最前面,一起看向远处的城池。 他们两人已经是老相识了,曾经一起并肩作战过,自然早有默契。 加上两人所率领的部属都是壮族子弟,平时一起行军的时候,都是嘻嘻哈哈的,完全不需要磨合。 不过王、赵二人都是将帅之才,有自己的统兵之能,如今眼看大战在即,两军已经泾渭分明的分开了,不至于混乱不堪。 “老王,你来指挥吧,我做你的先锋,”赵括笑着说道。 王福哑然失笑的摇摇头,心说你们都跟殿下学坏了,但是也没有客气,说道:“那我可就当仁不让了。” “全军听令,前进五里,架设大炮,先给我轰他一轮,”王福大喝一声。 随着传令兵迅速把命令传到全军,大军开始前进,再进了五里地。 接着,他们两军携带的一百门红夷大炮被拉到了大军前阵,随着一百名随行配备的火炮手开始填火药装入炮弹,很快就做好了开炮的准备。 王福的性格很稳,也很慎重,从不会狂妄和大意,深受朱楩的信任与倚重。 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为五里地,最远十里地,只是超过五里地之后,威力和准度就不敢保证了。 结果他正好就卡在五里地的极限距离,打算先大炮开路轰他一轮,不论结果如何再大举攻城。 这是最稳妥的作战计划,他可不会无端浪费麾下士卒的性命。 于是随着王福大喝一声:“开炮。” 只听‘轰隆轰隆"的巨响不绝于耳,足足一百门红夷大炮,此时一起发威,简直如同传说中的洪荒巨兽再临世间一般,向世人展露出狰狞的爪牙。 再看一百发炮弹在火药的推进下,迅速的往远处城池飞去,竟真的跨越了足足五里地的距离,最终或是轰在城墙之上,或是轰在城门中,也有因为没调整好炮口而提前落地,或者炮口太高而打入城内的炮弹。 只听‘轰轰轰"的轰鸣不断传来,或是爆破弹发出的巨大爆炸声,或是实心铁弹打破了城墙与城门的响动,期间还夹杂着无数惨叫,那是开花弹造成的可怕伤亡。 城内更是响起一个声音:“敌袭,敌袭。快开城门投降。” ? 不是要坚守城池?而是要开城投降? 这是什么操作? (新年快乐。本来想用请假条再歇一天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写吧,能写多少是多少。先一更保底,如果没事就接着写,有事就没办法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964/216308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964/216308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