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马上要变天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仙帝逐梦演艺圈 人在都市修仙,开局斩杀美女猫妖 我的美利坚魔幻人生 我的吉他女孩 我镇守女帝陵墓百年,她竟然活了 在末世兢兢业业 盗墓从沙海签到打卡 玉仙缘 离婚后,夫人她过得很潇洒 镇龙廷

此时朱楩被立为太子的消息还没有传开,毕竟今天不是正式早朝,而是被朱元璋耍了个心眼,以过节的名义把朝臣全都喊来,然后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完全没有准备,稀里糊涂就上了贼船,被那两位父子的一套组合拳,加上前太孙的配合,直接打蒙了。 许多人现在还没反应过来。 包括徐达与汤和,跟着朱元璋到了偏殿还脑子一蒙一蒙的。 “就这?这就废储更立太子了?” 汤徐二公觉得不可思议。 历朝历代不是没有废储更立的情况发生,可哪一次不是巨大动荡? 此乃国本,国之根本,一个不好足以动摇整个国家。 汉武帝刘彻,曾经那么英明神武的皇帝,最后不也留下巫蛊之祸的政治黑点,就连皇后卫子夫都被逼自杀明志了。 而巫蛊之祸不论起因如何,最后的结果就是原太子刘据被杀,甚至牵连了十多万人。 还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 废立太子更换储君的事,绝不是小事。 可见朱元璋的手段。 洪武大帝也难免有些得意,不过他召汤徐二人来此,还有一件事要商量。 “等到年关之后,咱打算尽快为楩儿大婚。同时咱也老了,也该退位让贤了。咱打算在楩儿的婚礼上,传位于楩儿,”朱元璋吐露出接下来的打算,并震撼到了二公。 徐达与汤和对视了一眼。 才立为太子,马上就要登基为帝? 看来陛下独爱滇王,此言不虚。 可是为什么这么急呢? 徐达低垂眼眸,心里好像隐约猜到了什么。 其实从去年开始,朱楩的战略计划就已经开始了。 他可是整整从南到西再打到北,如果来年再对东北和东南方向的女真三部与朝鲜岛同时用兵,还有倭国倭岛。 等于说,朱楩用了两年时间,把大明周围一圈打了個遍,甚至全部征服了,把当今大明版图,翻了一倍不止。 徐达想到这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朱元璋笑着看向徐达,说道:“当初那个臭小子,第一次跟咱夸下海口,说要给咱创建大明盛世,给咱带回更大的江山河图。咱当时只想抽他。” “可是这才两年啊,天德(徐达表字),咱们用了一辈子,才把中原大地收复回来。而吾之虎子,只用了两年,却把大明江山翻了一倍。” “他的目标太大了,有的时候连我都不得不深感佩服。不服老不行啊。” “如今咱这个皇帝已经成了他的阻碍,若是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不但会挡住他,也会挡着国家。” “我朱重八绝不是贪权恋势之人,咱取得天下的那一天就曾对上天焚表过,咱要给天下百姓吃饱饭、穿暖衣,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既然有人比咱更合适当这个皇帝,咱自然要退位让贤,绝不犹豫。” 这才是真正的,要变天了。 徐达与汤和心中震动。 这一次,恐怕真要大洗牌了。 与此同时,朱楩这边给母亲周贵妃请安了以后,就离开了皇宫。 他怀里揣着三根玉轴圣旨,先是直奔自己的王府,然后又去徐府与汤府,把汤欣与徐妙锦喊了出来。 “瞧瞧这是什么,”朱楩一脸得意的拿出三道圣旨。 三女一脸疑惑的接了过来。 “呀,”徐妙锦先发出一声惊呼,然后不敢置信的,看着朱楩。 汤欣也看完了圣旨内容,虽然早有准备,仍然不免激动。 她们也终于得到名分了。 “可是殿下,我已经有过圣旨册封了呀,”木邱感到疑惑,她之前的那道圣旨可是一直随身带着呢,怎么又给了一道? “等一下,不是滇王妃?而是太子妃?这是什么情况?” 三女终于注意到,她们的名分可不是什么滇王妃,统一都是太子妃,只不过徐妙锦是正妃,汤欣与木邱是偏妃。 其实一般只有一位正妃一位偏妃,比如那秦王朱樉,因为朱元璋当初为了招降王保保,于是让自己的儿子娶了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 为了弥补朱樉,于是又把邓愈的女儿许配给朱樉为偏妃。 结果朱樉偏宠邓妃冷落乃至虐待了正妃观音奴,反而成了祸事。 而朱楩之所以有两位偏妃,是因为朱元璋已经知道这小子有多专情,为了木邱,当初连徐达的女儿都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拒绝。 朱元璋只好妥协让步,否则更是难以让他接受汤欣了。 “怎么样?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朱楩张开双手,笑得有些张狂。 洪武二十四年,朱楩曾经打算躺平摆烂,想着跑到云南偏远地区,当个甩手掌柜的闲散王爷,也不错。 他真的想过就这样混一生了。 却没想到在得到封地以后觉醒了系统,之后才有了野心,想要自己当皇帝。 不过因为一开始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很多事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像是摸着石头过河,其实也挺不容易。 因为直到前年来到京城时,他还担心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对立,都做好了实在不行就逃出京城的打算了。 还好没发生最糟糕的情况。 直到今日,他终于成为太子储君,可以名正言顺继承大统。 “我终于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想法了,”朱楩收敛了轻狂,换上一本正经,甚至有些严肃的表情。 别看他这几年风光无限,可那都是统兵作战打下的功绩,都是武力上的能耐。 可是有很多事,非皇帝不能做的。 毕竟明朝王爷‘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除了遇到战争时,各地藩王统管最高军事统帅权力外,平时连一点小事都不能插手。 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再经过朱棣一番削藩以后,明朝王爷的权力就更是名存实亡了。 所以朱楩其实有很多想法与理念,都没有提及过,你以为他只会改土归流啊? 甚至连改土归流,都被朱楩玩出花来了,根据各地情况不同,也有不同的用法。 有的地方需要还地于民,有的地方则是需要解放百姓思想和自由。 而一旦朱楩登基为帝,就不用再藏着掖着,也不需要用改土归流的名义去掩饰了。 到那时,他才真要彻底大展拳脚一番了。 “在这之前,我可得好好敦促一下你们的修炼进度了,”朱楩话音一转,突然露出一抹坏笑。 三女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慢慢的就都俏脸通红起来。 他们家的修行方式,一直以来都是走双修流派。 所以朱楩的意思不言而喻。 主要是自从回京以后,徐妙锦和汤欣就都各回各家了,他总不好偷偷爬墙进去偷香。 “如今咱们可是合法的,”朱楩指指三女手中握着的圣旨,那叫一个得意。 怪不得他这么着急的请下圣旨,原来是为了这个。 “真不害臊,”汤欣啐了一口。 徐妙锦则是偷偷往自家府邸大门瞟了一眼。 他们就在大街上呢,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可是当朱楩一手一个去牵着徐妙锦与汤欣的小手时,两女只觉得浑身都软了下来,毫无抵抗的就被朱楩牵走了。 徐府门后,贾氏撇着嘴,本来想出去制止的,可是看到圣旨之后也就明白了。 算了,迟早是他的人,就给他吧。 何况她还不知道,自家女儿早被拱了。 之后几天,等到年关彻底过去了,全国也开始慢慢恢复运转,同时朝廷各部官员也正式上班了。 而新年的第一次朝会就是大朝会。 除了原本的那些朝臣,就连四品以下官员,也有机会到殿外参与朝会。 甚至就连诸王也还未回各自藩地封国,并且今日也都来了。 所有人都有预感,今天是要发生大事了。 果不其然,朱元璋正式向所有人以及全国宣布,设皇十八子滇王朱楩为皇太子。 为了保护朱允炆的名声,并未说明朱允炆为何被废。 朝臣们也都保持了沉默,其实他们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于是也没人说话。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宣布,要在二月初十为朱楩举行大婚。 要知道,过了正月十五,然后又过了几天之后,如今可就是正月二十多号了。 等于说,再过个二十多天,朱楩就要结婚了? 这是不是太快了? 只有少数几人知道,朱元璋这是急着要传位了。 毕竟朱楩的战略计划,可是打算等到三月份,就要分别对朝鲜岛与女真三部的东北地区用兵了。 之后还要调度朱棡与朱珪二王前往草原深处,做好继续北进的准备。 说不得其他诸王也有安排。 所以朱元璋一直没有急着把诸王赶回封地去,反而留下他们,要他们一起参加老十八的盛世大婚。 一门二公之女当妻子,也算是头一份了。 何况朱楩还是先成为太子再成婚的,可想而知他的婚礼有多热闹。 朱楩也激动起来,终于可以迎娶他的三位美娇娘了。 与此同时,朱楩也不完全只一门心思扑在婚事上,其他很多事也在一直进行着。 现如今他已经不需要用沈家的渠道给云南送信了,而是以官方驿骑,给云南的沐春送信,简单说明了一下思摩甸的情况,让他带人亲自去一趟思摩甸。 思摩甸的重要性,绝不能有失,所以朱楩只能信得过沐春等少数人。 除此之外,朱楩还提前跟沐春打过招呼,让他提醒严时泰与李叔然等人,做好准备随时可能调他们入京。 李叔然,大理府知府,算是朱楩的臣子。 不过这老头儿脾气倔的很,跟刘三吾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没事就喜欢找朱楩的麻烦,总想拉着他去干活。 朱楩这个气,我倒是想管,可我管得了吗? 不过李叔然的能力是有的。 这小老头儿还是个愤青,对其他民族主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 可是李叔然同样尽忠尽职,只要不犯事,都会一视同仁,所以才能把大理府治理的井井有条,各民族和谐共处,连居里屋那一族人都很尊敬。 包括当初刀干猛袭击大理时,这老头儿还敢亲自上城头督战,乃至准备亲自杀敌来着。 朱楩如果要登基了,总得有一套自己的班底。 相比起用江南世家官员,怎么也不如自己人吧? 难道还能让东林党再次崛起不成? 至于严时泰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年纪不大,但是能力却不小,不论是当初在溧阳县不惧强权,严惩世家违法乱纪子弟,还是到了云南之后迅速把永昌府从被胡渊胡作非为恢复民生,还是交给他建立水泥厂、砖厂乃至炼钢等事务,他都完成的很好,连怒江大桥都建好了,只等有朝一日朱楩从此地发兵。 这可都是人才,朱楩怎能遗忘。 除此之外,听说班师回朝的大军也已经入关了,正在浩浩荡荡而归,恐怕最晚在三月之前就能回朝了。 到那时候,整个京城都会热闹起来。 光是带回来的牛羊就有两百多万头,除去许诺给四哥和十七哥作为军备物资的份额外,还能有大量牲畜给中原百姓改善生活。 吃肉也好,皮毛也好,还是用牛耕地,都是不错的。 还有西域的消息也传回来了。 大捷,且是全胜。 自从朱楩率领部队赶往草原战场之后,李景隆与侯大苟各自率领一队人马,靠着火炮开路,加上东察合台汗国如今最为虚弱之际,还有十几万降军的帮助下,已经横扫整个东察合台汗国。 甚至在侯大苟虔诚的推行朱楩的改土归流政策下,民心尽归,以至于那些降军直接当场转职成了明军旗下的新疆军部队,还从东察合台汗国进入到帖木儿帝国,辅佐王福攻占帖木儿帝国。 王福、赵括以及岑花,三人率领合计超过十六万人部队,再加上李景隆与侯大苟的支援,趁着帖木儿在草原战场大败,一举平定征服了整个帖木儿帝国。 若不是考虑到需要稳定民心,这几个家伙怕不是都要打到白帐汗国与金帐汗国去了。 就算这样,明军的威势也把周边国家吓了一跳,连那奥斯曼帝国都派使者,远赴千里来到京城,表示愿意朝贡与大明建交。 主要是王福带兵已经打到地中海去了。 北边是里海与金帐汗国,南边是波斯湾与阿拉伯诸部,西边就是地中海与奥斯曼帝国了。 奥斯曼帝国如今被夹在地中海与黑海当中,又被如今势头正盛的大明堵在这里,就好像一个瘦弱的小学生被高年级的混混堵在了小巷子里,瑟瑟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而一旦掌握了帖木儿帝国的领土,就已经拿到了亚欧大陆的钥匙,只要大明愿意,随时都可以打开那扇大门。 要问王福这一战有多猛。 这么说吧,别说阿富汗了,连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地,如今都属于帖木儿帝国的一部分,顺带着现在也成为大明的疆土了。 原本奥斯曼帝国都要准备消灭拜占庭,也就是东罗马帝国了。 可现如今哪还顾得上拜占庭啊,奥斯曼帝国都想拉拢拜占庭帝国,先联盟解决大明这头猛兽吧。 也随着西域战报送回到京城,朱楩的名望更是如日中天,若不是洪武大帝的名望还能压得住,恐怕功高震主都不在话下。 同时朱楩也没有忽略跟兄弟们的私下里交流。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朱楩已经大概掌握了诸王的性格与将来的打算。 三哥朱棡、四哥朱棣,这两位自不必多说,都是有着雄图大略的将帅之才。 开玩笑,朱棣可还是历史上的永乐大帝,必须得重用才是。 而五哥富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喜欢学医和民生问题。 六哥楚王朱桢,天资英睿,有谋略,天性端重,幼而喜学,适合入朝为官处理朝政。 七哥齐王朱榑,数历塞上,以武略自喜,同样适合带兵打仗。 然后就是十一哥朱椿,蜀王蜀秀才,想也知道他不适合做边关藩王,更适合做做学问,不如让他与十六哥作伴。 十二哥湘王朱柏,忠义且勇武。 十三哥朱珪自不必多说。 十四哥肃王朱瑛,文治武功皆一般,为人也有些自卑。 十五哥辽王朱植,属于儒将,既没有野心争功夺利,但是朱楩有意在来年战略中,让他镇守后方,防止大战爆发之后高丽残党或女真三部入侵边关,他也不惧,欣然答应下来。 也算有勇有谋吧? 十六哥与十七哥自不必多说,前者也是个文弱书生,后者则像是个莽夫。 朱楩自己就是老十八,不用自问自答。 而后就是老十九谷王朱橞,如今还未就藩,当朱楩问他自己的打算时,这小子竟说想当个富家翁,留在京城享享清福,若有闲钱还能接济一下百姓。 这不是朱楩一早想干的事吗?我还没当逍遥王,你倒是想开了? 至于老二十,也就是朱楩自己的胞弟,亲弟弟朱松,那更是不得了。 听说朱楩想给他这个韩王正个名,要把朝鲜岛打下来,作为他的封地。 朱松直接吓得跑去找周贵妃做主,他可不想离开京城,京城多繁华多安全啊。 朱楩气得够呛,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还有老二十一沈王朱模,同样野心不大,只想留在京城当个闲散王爷。 至于更后面的几个弟弟,都太年幼了,想让他们帮忙,还得等个几年。 除去几个不中用的兄弟,朱楩共有:三哥、四哥、六哥、七哥、十二哥、十三哥、十五哥、十七哥可用。 除了六哥适合入朝为官打理朝政外,其他兄弟都可以带兵打仗,每一个都可以自领一军,攻城略地不在话下。 至于其他兄弟,就让他们放飞自我吧。 朱楩暗暗感谢老爹,要不,爹你还可以努努力,再生几个。 (朱元璋:我鞋呢?)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964/233648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964/233648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