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大明后记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都市龙王医尊 鬼神老公,别太坏 从吞噬开始做任务 欢迎行走大人 别动!姐地府有人 全宗反派听我心声后,集体发疯了 仙田 浅离鸢笑 开挂了,但是阿扎尔 荒年活埋后,极品老妇靠寻宝风生水起

永昌五年,大明官报昭告天下,四海八荒,寰内域外,天下与地上,皆为王土。 最新大明地图,就是世界地图。 如今的这颗蓝色星球,就叫做大明。 朱楩完成了他的野望,以大明为中心,辐射全球,先南征北战打了一圈,随后继续进行开拓,最终征服了全世界。 “始皇帝一统六合,而朕,在洪武大帝的庇护下,一扫八荒。” “即日起,车同轨,书同文,推行统一官话,归拢所有宗教信仰。” 此令一下,欧洲炸裂了。 但是战场上被征服的,还想要讲条件吗?何况欧洲王乃是朱家子孙,后续欧洲从上到下的一应官员,也都由朝廷或是从中原迁徙过去,或是直接委派,轮得到他们做主? 把你们的教堂给我拆了,什么狗屁神权给我滚蛋,教皇?你也配跟朕称孤道寡不成?什么东西也配和朕同样称皇道帝? 不过朱楩也并非残暴的君王,加上欧洲百姓其实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随着朱楩特意让人传令到全欧洲大地,讲清楚明朝不是要迫害他们,反而要无条件教他们汉文汉语,以后就算是百姓,也能读书识字,也能有机会当官了。 欧洲又炸裂了,主动推翻了那些因为投降大明而得以保存的贵族,从此欧洲的忠诚度节节高升。 朱楩远在京城心说,朕能做的都做了,日后应该是不需要考英语了。 永昌六年,第一列蒸汽火车终于面世,而且先在京城周边铺列轨道,让整个江南地区连成一片。 不论身在何处,想去何方,只要是在江南境内,都可以在一天之内抵达。 这样一来,不但利民,而且更容易运送粮草了。 铁路的铺就以及普及,已经是势在必得了。 而且随着蒸汽机技术的成熟,也开始应用到了船上,很快就造出了第一艘轮船。 这样一来就不用再走白令海峡,冒着被北极寒冷气温冻死的风险,终于和美洲大陆上的朱棣联系上了。 结果朱棣本人没回来,却送来了一封信,找朱楩:“朱十八,你把我儿子还我。” 朱棣正在建设整个美洲大陆,只靠他自己和带去的那些女真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朱楩倒也没打那些黑人的主意,毕竟如今非洲人也是大明子民,不好当做黑奴。 索性朱楩给朱棣送去了一批人,既有当年科举的几百士子,也有正需要大片土地的百姓,更有朱棣的老婆,却唯独没有他的三个儿子。 “哈哈哈,四哥,伱那三个儿子是我的大宝贝,你觉得我会还你?弟弟我还想着什么时候随时退休跑路呢,”朱楩心说,他们可是我培养的皇位继承人,哪会还你。 永昌七年,工部的工坊里,第一台发电机制造了出来,并且不再是蒸汽机,而是燃油机带动的。 第一盏电灯的亮起,代表着大明将彻底步入新的时代。 这绝对是一次不小的突破。 这可是距离蒸汽机技术不过才区区数年。 可想而知,朱楩肯定是在暗中,又利用他的系统作弊了。 没办法,如今全世界都是百业待兴的样子,虽然他大力发展学府学堂,连科举落第的举人士子也被他安排到世界各地去当老师,也算是一个职位吧。 但是,这是一个任道而重远的发展,没有个三、五十年,还看不到成果。 毕竟想要迎来第一批从学校里毕业的人才,恐怕还得继续等下去。 可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朱楩没有说谎,他真的要给天下人给万民开智,学堂学府替代了所谓的私塾和欧洲的教堂,家家户户都可以让孩子去上学,而且学费很便宜,只是买个书本钱就够了。 因为所有老师的工资是由朝廷负责,由当地官府衙门发放的。 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进教室,相信扫盲率会渐渐普及到天下各地。 而且随着天下大一统之后,各民族之间再无间隙和纠葛,漠北开了一个接一个的交易市场,一边是关内的锦罗绸缎、陶瓷茶叶、油盐酱醋茶,一边则是关外的上好皮毛、上好的宝马良驹、奶制品等等。 永昌八年。 女子身上的枷锁也被打开了,朱楩更是领头高呼让女人走出去,学堂学府不再拒绝女子入学读书,军队之中也额外增加了女兵部队的建制。 期间也有人疑问,如今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何必还要保留军队? 朱楩冷笑,世家造反才过去几年? 开玩笑,皇权乃是军权支撑起来的,绝不能学宋朝自废武功。 君不见秦二世而亡?哪怕秦始皇一统六国,最后还不是被造反灭了? 别闹。 军队该发展还是要继续发展的,他也警告十四个大宝贝,千万别被那些狗东西(文武百官)给忽悠瘸了。 永昌十年,大明迎来了巨大的转折点。 洪武大帝朱元璋,在八十岁这年驾崩了。 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即使学了张三丰延年益寿的法子,最后还是只多活了不到十年而崩。 朱楩为此罢朝十日。 不过朱元璋是笑着走的,他很欣慰,他看到了他儿所描述的宏伟世界,也看到了大明有着光明的未来,更是看到了家人和睦,他走的安详,没有半点担心。 同时朱元璋没有再说殉葬制度,因为不需要,他不用担心自己的后妃会给朱楩制造麻烦,朱楩也无需铲除谁。 太妃们其实有的许多人已经先走一步,剩下的人,要么给予重金放出宫外颐养天年,要么去找自己的王爷儿子去享福了。 周太后(朱楩母妃)也跑去跟朱松一起住了。 朱松到底被封了韩王,不过这个韩不再是原来的意义,而是成了朝鲜王。 据说永昌帝大发雷霆,爹刚走,娘也跑了,可还行? 许多人这才恍然,其实这位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也才二十六岁。 周太后无语,自己二十六岁的时候孩子都生了,还是俩,怎么还闹别扭了?堂堂千古一帝?就这? 你妈宝男啊?儿时的高冷与桀骜呢?娘还是希望你恢复一下。 其实周太后不知道的是,这一年,同时也是永昌大帝的最后一年,倒不是他要死了,而是他要飞升了。 有大道圣体血脉的加持,和得到大道青睐的加护,朱楩就算不去修炼,后面的修行进度也是飞快,而且是境界越高,修为速度越快。 仿佛天道都在期待他飞升,所以迫不及待的,恨不得把满天下的气运醍醐灌顶一般加持到他的身上。 若不是朱楩压制着自己的境界,恐怕会在朱元璋前一步先飞升到仙界。 他一直在等着给父母养老送终。 而这次随着朱元璋驾崩,汤和与徐达,最终也陪着老兄弟去了。 其实汤和与徐达在历史上,早就死了,能活到今天,全是靠着朱楩的金手指作弊。 或者就是他这个大蝴蝶扇动着翅膀,改变了历史轨迹。 按理说如他这样高调,早该遇到命运之子来修正历史了才对。 可惜的是,他不是王莽,朱棣也不是外人,历史上的命运之子是他四哥,原本可能发生的间隙也被兄弟情深给弥补上了,自然没什么说的。 汤欣与徐妙锦哭成两团泪人。 然而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常态,最后只能强打精神,跟随朱楩,坚守着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年。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朱楩把龙椅挪到后面,而后在金銮殿上设置了十四把椅子,让十四太保正式临殿坐台.不是,是临殿坐朝了。 朱楩他来真的,他没有说一个谎话,他是真要让十四太保之中,诞生一位新皇帝的。 结果不出半个月,十四太保跑了十一个,只留下了朱允炆、朱高炽和朱高煦。 当皇帝真不是什么好差事,而且朱楩虽然征服了世界,可是还有一大堆事等着后面的皇帝去做呢。 不说别的,光是一个要在全世界修公路,以及铺设铁路,还有各种民生问题,那是人能做的事? 而且朱楩一手提拔的人,除了刘三吾与李叔然两个老爷子已经逝去,像是严时泰,卓敬,钱贵,乃至顾纹和三杨,以及连朱楩都愿意破例提拔的世家子弟,哪一个不是刚正不阿的直臣。 在他们的注视下,就算皇帝想偷个懒,都会被他们苦口婆心的念叨一大堆。 实在是受罪。 至于朱允炆、朱高炽和朱高煦三人,他们还是真的挺有抱负的。 朱允炆与朱高炽更是颇有默契,都想开创仁德盛世。 有一天晚上,朱楩把朱高煦喊过来,问他凑什么热闹? 这小子却说:“侄子就喜欢打仗,他们俩当皇帝,总会给我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吧?” 原来他在惦记这个,对了,他是徐达的外孙子,有此志向才是传承。 最后还是朱允炆当了储君,登基为帝,年号建文。 朱高炽替代六叔朱桢成了朱允炆的监国大臣。 朱高煦还是如愿以偿成了大将军。 朱高燧也从李贵手中接管了全国锦衣卫。 此时已经到了年底,朱楩也即将要飞升了。 也就在新年的头上,西安来人了。 朱尚炳亲自跪到朱楩面前,高呼新都建设完毕,恭请永昌大帝迁都西安。 这臭小子,直到这时候才来,终于不怕咱了吗? 朱楩释然的笑骂了一顿,就让朱尚炳去见如今的建文帝了。 就在永昌十年年底,也是建文元年的大年夜晚上,正当全城燃放烟花爆竹,举国欢庆之际。 突然天降祥瑞,天门大开,有仙乐降临凡间,以麒麟为首的瑞兽奔腾而来。 就在所有人都要高呼建文万岁之际,却见朱楩背手而立,身边跟随着他的三位发妻,身着龙袍,腾云而起,飞升仙界。 原来此等祥瑞,乃是永昌大帝福泽大明。 朱允炆带头跪拜于地,高呼:“恭祝人皇归位。” 百官,乃至全京城万民,纷纷高呼:“恭祝人皇归位。” 朱楩肩膀一晃差点没从天上摔下来,没好气的扭头怒斥道:“朕是特娘的飞升,又不是死了。朱允炆你盼我点好吧。在太庙还有朕的排位呢,小心朕天天晚上托梦吓唬你。” 朱允炆顿时无语。 十八叔,不带您这样的,您都要飞升仙界了,当神仙的得有个神仙的样子。 不过当永昌大帝飞升仙界的消息传遍全世界以后,万民沸腾了,一时之间,朱家皇室的名望达到鼎盛,就连为数不多仅存下来的教堂与其他宗教信仰,都把他拿去作为自家神的象征了。 朱允炆也果然没有让朱楩失望,在皇位失而复得后,加上这些年跟着朱楩得到历练,果然成了一个好皇帝,不但继续延续着朱楩的诸多政策与改革,而且为国为民,可谓明君。 十年在位一直兢兢业业,以及在朱高炽的辅佐下,大明国力更加昌盛。 甚至有一年,百姓们竟然纷纷高呼,想让国家增加税赋。 如今全世界各地都是五谷丰登,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 但是朝廷一直延续着十取其一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就连百姓都开始担心,国家一力承担着造福百姓的许多重任,是否还能承担得起。 原来大明官报一直不停,朝廷每每做过什么,都会跟百姓们分享,百姓们虽然没有插手国家政策,却一直都知道国家在做什么,以及对他们有多好。 人心都是肉长的,仿佛这不再是朱家的家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百姓们也自发的想过上好日子啊。 而后到了建文十五年,朱允炆这一天拉着朱高炽的手,死死不撒手:“好兄弟,轮也该轮到你来登基当皇帝了,就让我出去转转,休息休息吧。当初六叔给十八叔只当了十年监国,现在你也该上位了。” 朱高炽还来不及拒绝,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宣布了退位,由朱高炽登基,号仁宗。 百官无语,你们朱家皇帝都这么任性的吗? 朱高炽很是无奈,其实他爹朱棣那边也催的紧,一直嚷嚷着让他去美洲大陆登基当美洲大王呢。 这下好了,直接在中原先登基了。 总而言之,朱楩开了个好头,皇室再无纠葛纷争,想当皇帝的就去说,就去学,就去做事,只要有那个能力,当朝皇帝巴不得多培养几个储君继承人呢。 不想当皇帝的,那就想干嘛干嘛去,只要不为非作歹祸乱朝纲,就都没事。 若是真出了不肖子孙,直接贬为庶人,严惩不贷。 因为这是朱家江山啊,你一颗老鼠屎想祸害了咱千秋万代之基业?所有宗室宗族都不会答应的。 所以自朱楩之后,历朝历代的大明皇帝,都是励精图治,把君王死社稷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且再无宗族之间的猜忌与忌惮,五湖四海全是朱家大王,也无需再培养所谓东厂、西厂、宦党与什么东林党,朱家人,只与百姓共天下。 泰山之巅,福国公带着一家老小,于山顶祭拜:“吾主,这就是您当年所描绘的盛世天下吗?” 天外传来回响:“王福,辛苦你了。” 后记(写着玩的,凑字数): 朱楩在飞升仙界之后,因为在凡间身份尊贵,不但是当朝皇帝,更是征服了整个世界,乃是全球唯一的皇帝,更可以说是古往今来亘古一人。 朱楩前面的,哪怕是再牛的皇帝,也没有征服全世界。 而在他之后的皇帝,也全都是继承自他的守成之君。 所以朱楩在仙界的地位很高,就连玉帝都无法轻视,许以人皇之位。 同时这也是朱楩如今在民间的呼声,自他飞升以后,满天下都是朱楩的庙宇、排位,万民皆拜他们的皇帝。 须知,虽然神仙高高在上,但是神仙的香火排位,不也是人造的吗? 神仙该凌驾于人之上,却又以人为本。 而以朱楩的伟业,他称得上是人皇之位。 如此一来,朱楩在仙界,也是很有地位。 再加上天道垂青,大道庇佑,朱楩在仙界也是如鱼得水,并且还在继续提升修为,不出百年,已经达到混元大罗金仙,加上是肉身成圣,拥有万劫不灭之体。 而且在封神演义当中,这就是所谓的圣人级别。 (毕竟这本就是封神演义中出现的词汇,原本指的就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这个级别) 只是如今少了一些乐趣。 于是这一日,朱楩的耳边,忽然响起一阵吟唱。 那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类似召唤咒语一样的话语。 朱楩眼前一亮,跟老婆们打了声招呼,欣然前往。 “嗖,你就是我的御主吗?”朱楩身着龙袍,屹立在一片战场当中。 听说这是所谓的圣杯战争? 对面,一个站在路灯上,浑身金光灿烂的金闪闪,不屑的冷笑道:“何等狂妄之徒,也敢站在本王面前?” “呵,”朱楩冷笑道:“朕乃世界之主,乃世界之王,尔等跪下。” 哪怕在仙界,朱楩也是万仙敬仰之辈,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更是人皇。 而对面的金闪闪,不过人王,也敢在他面前放肆? 金闪闪面色一白,感受着巨大的压力,立即召唤出无数宝具,怒喝道:“天下之财,皆是王的。” 朱楩却笑了:“如此说来,这天下,皆是朕的。” 你要天下财宝?给你就是。 因为朕,要的是这天下。 高下立判。 而且朱楩再看了眼金闪闪,更是笑了,说道:“原来不过是两河流域的小村长啊,你可曾走出过两河流域看看这天下有多大?朕征服了五大洲四大洋,寰内域外,皆是朕的,不论是何皮肤,何人种,皆是朕的子民。尔等见了朕,还不跪下?” 一时之间,所有英灵都惊呆了,因为一股来自冥冥中的威压,竟让他们生不出半点反抗之意。 就连那号称英雄王的金闪闪,竟也选择直接脱离此次圣杯战争,他跑了,落荒而逃。 宝具?无需宝具,因为这天下,皆是朕之所有。 朕的意志,就是天下的意志。 接着朱楩转过头,看向自己的那位所谓御主,温和的说道:“朕一向爱民如子,说出你的愿望吧。” “可是我还没拿到圣杯。” “那是什么玩意儿?”朱楩撇撇嘴,一脸的不屑:“不过是区区所谓圣人喝过酒的杯子而已,朕乃是混元大罗金仙,用你们西方人可以理解的意思来说,朕如今乃是主神,不,是比主神还要高级的存在,与所谓众神之王一个级别。区区一个愿望,何足挂齿?” 英灵们无语了,陛下,神是不能参加圣杯战争的啊?您太任性了吧? 您比那位圣人还牛,您来干嘛了? 圣杯?您自己徒手搓一个不好吗? 从此,圣杯世界诞生了一个传说,抽卡吧,只要抽到那位仁慈的人皇陛下,还打什么圣杯战争,什么愿望都可以实现好不好。 得,朱楩又成了许愿机了。 (本书完。没有番外。)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964/259658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964/259658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