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焚书,与梦中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出狱龙王 离婚当天,财阀老公下跪求复合 陆总,太太又去和别人约会了 斗罗:歆谙 开局纯阳之体,谁都以为我无敌 破事精英之陆默 大墓迷踪 我是恶毒女配发疯很正常吧 武道大帝罗修 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诸位臣工,与朕共饮一爵!” 待众朝臣品尝过美食后,秦始皇方才拿起一旁的酒爵,道。 众人纷纷举起酒爵一饮而尽。 秦始皇饮完酒后,对身边的赵高道: “朕曾闻,殷纣王刚即位,便开始奢侈起来,使用象牙做的筷子。 其叔父箕子道:使用象牙筷子,必定不再用陶制食器,而要做犀玉之杯。 有了犀玉杯、象牙筷后,必不会再吃野菜、穿粗服、住草屋,而是要求身披锦衣九重、脚踩高台广室。 果然,没过多久,纣王便开始建造鹿台,琼室玉门。” 赵高知道秦始皇这是在说“纣为象箸”之事,心道: 人纣王造鹿台,你也不建阿房宫吗? 当然,这句话是万万不可说出来的。 秦始皇不知道赵高的腹诽,继续道: “朕现在始有这种感觉,在吃了你做的美食后,朕感觉这爵中黄酒,都有些难以下咽了。” 黄酒不好喝? 赵高的第一反应便是:又是一个获取好感度的机会。 大秦现在所有的酒,都是酿造酒,因此度数都比较低。 何为酿造酒? 酿造酒是指以谷物、水果等原料直接发酵,酿造而成的酒。 因为酒的发酵是由酵母来完成的。 当发酵持续进行,酒精度数达到十五度左右时,酵母菌就会被杀死,从而使发酵停止。 所以,酿造酒的度数一般不会超过十五度。 古人常说自己千杯不醉,其实喝的就是酿造酒。 这么看起来,千杯不醉好像很简单。 其实不然。 因为就是喝一千杯水,你也受不了啊。 而赵高准备制作的酒可不是什么酿造酒,而是蒸馏酒。 蒸馏酒是可以通过提纯达到很高的酒精度数的。 而且,不仅酒精度数高,味道也无比醇香。 这样的美酒,秦始皇定会喜欢。 赵高甚至都已经开始幻想,他再次收割一波好感度的场景了。 若是此次能突破-∞就好了,哪怕变成-999999999也行啊! 赵高将这个想法记在心中,准备等宴会结束后,立刻回去酿造。 赵高本以为此次宴会,会在所有人语笑晏晏中顺利结束。 但奈何,这次宴会终究不可能平静。 在其他人都在吃着美食,喝着酒时,有一人站起来,大声道: “以前,秦国的领土不超过千里,全仰赖陛下一统六国,驱赶蛮夷,平定天下。 凡日月所照临的地方,就没有不称臣顺服的。 把诸侯国改成郡县,不在有战争的祸患,这伟大的功业,可流传万代。 自上古以来,便是尧舜也赶不上陛下的威德。” 博士周青臣一脸慷慨激昂地诉说着。 赵高还以为此人站起来,是有什么大事要禀报,没想到就是拍马屁。 他心中立即对此人下了定义:不输夏无且,乃己大敌。 秦始皇见周青臣说的都是实话,正欲勉励几句,又有一人的声音缓缓响起: “我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作为自己的辅冀。 如今陛下拥有海内,而子弟却为匹夫。 万一出现田常、六卿一类的乱臣,没有辅翼,怎么挽救局面呢? 事不师古而长久者,未闻也! 刚才,周青臣又当面奉承来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的行径。” 此又是一位博士,乃齐人淳于越。 淳于越此话一出,许多大臣脸色微变。 废分封,行郡县,是陛下统一六国时,与左丞相李斯一起制定的。 据今,已有六年之久。 没想到现在淳于越竟还拿出来批评。 这不是故意触秦始皇霉头吗? 果然,有大臣已经发现秦始皇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然而,这些大臣想错了。 而且是大错特错! 秦始皇之所以脸色难看,并非是因为淳于越反对郡县制。 而是,不论是周青臣的吹捧,还是淳于越的批判,竟都与他梦中“焚书”一事,一模一样。 秦始皇陡然看向赵高,目光噬人。 赵高都麻了。 本来因美食而小幅上涨的好感度,突然莫名其妙的刷刷往下降。 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为何周青臣和淳于越这两人说一番话后,秦始皇对他的好感度反而降低了? 你们两人是对秦始皇下降头了吗? 赵高正无能狂怒时,却又发现了新变化。 咦? 好感度怎么又开始往上涨了? 赵高不解的看了一眼秦始皇,却又找不出任何端倪,只得感概: 这秦始皇的心思,真就跟恋爱中的女子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啊。 而赵高的好感度之所以又莫名上涨,是因为秦始皇突然发现了一个矛盾点: 不对。 这与朕前五年的“梦”,并不相同。 虽然周青臣与淳于越的话一样。 但时间对不上。 在梦中,“焚书”一事,是发生在始皇三十四年。 也就是两年后。 而现在,却整整提前了两年。 所以说,梦中之事并非完全准确。 因此,赵高的好感度才又开始小幅回升。 然而,秦始皇的思想又变:难道说,朕的梦,其实是对未来之事的一个“预兆”? 好吧,赵高的好感度再次下降。 还是不对,朕在梦中,可并不记得赵高能做出这般惊人美食。 这就意味着“预兆”一说,也有待商榷。 赵高的好感度又开始回升。 但是总体来说,好感度还是偏下降趋势的。 毕竟,在梦中赵高的行径,实在太过恶劣。 而赵高已经木了。 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好感度一会降,一会涨,一会降,一会涨,跟坐过山车一样。 秦始皇眼神微冷地看着赵高道: “赵高,你以为博士淳于越所言何如?而我大秦又该如何施为?” 秦始皇对赵高称呼的改变,同时也代表着对其好感度的降低。 李斯闻言皱了皱眉。 这“行郡县”一事,是他与陛下商讨而成,乃国家之大事,为何要问赵高? 即便赵高做的菜肴在如何美味,终究也只是小道啊。 说到底,赵高他就是个驾车的,做菜的啊。 好吧,其实李斯是有些吃味了。 李斯拱手呈言,发表自己的看法,道: “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举措,不相因袭。 各用自己的方法治理国家,并不是有意和前代相反,而是时代变化了。 现在这批读书人不学当今而效法古人,以此否定当今,惑乱民众听闻。 私人讲学结成群党反对法令教化,一听到朝廷举措,就各以所学进行评议。 入朝心不在焉,出朝街谈巷议。 用大言欺君来博取声誉,以奇异行为来赢得高名,还率领臣民制造谤语。 像这样,如果不禁止,那么君威会从上往下降,朋党会在下边形成,要禁止才好。” 李斯慷慨直言道: “臣请求陛下下令,让史官把不是记载秦朝的典籍一律烧毁。 不是博士官职务,而天下敢有收藏《诗》、《书》等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部搜出,送到官府烧毁。 有敢二人谈论《诗》、《书》的处死。 推崇古代、诽谤当今史记的灭族。 官吏知情而不举报的同罪。 命令下达三十天不烧书的,处以墨刑,发配边关,夜筑长城,昼侦敌情。 所不烧的,只有医药、卜筮、种植一类的书。 如果有想学法令的,便以官吏为老师。”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973/118970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973/118970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