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赵高何德何能?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你赚钱,我来花,豪门后妈爽翻啦 斗罗:蓝银草只有一个魂技 我以女儿身在皇宫觅长生 寒门母子 装乖 官婿美人图陈志远 大唐从五马分尸开始李云 高武:你说我的学生都是废柴? 全民远征:副职也能带赢全人类 三国:我不是刘辩

“当年,先生提到昌平君反叛一事时,曾顺势说起秦国与楚国的关系。” 胡亥提示道: “以及父皇对楚国之人的态度,不知先生可还有印象?” 赵高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原赵高确实跟胡亥聊过这件事。 当时,原赵高与胡亥叙说:若非昌平君反叛,李信说不定就以二十万大军平了楚国。 也不用倾国六十万让王翦出征。 而昌平君就是楚国公子。 在此之前,昌平君曾参与平定嫪毐之乱,所以秦始皇很是重用他。 不曾想昌平君竟然会做出这种事。 由此,引申到秦楚之间的关系。 在秦晋之好破裂后,秦国便开始与楚国结交盟姻。 从此,秦国朝堂与后宫之中,便多有楚人面孔。 权势滔天者甚众。 就比如秦惠文王之妾芈八子。 其在秦惠文王去世后,掌控朝堂四十余年。 当然,其掌控朝堂期间,功绩显著。 芈八子之弟魏冉和芈戎,同样把持朝政,权力极大。 再比如,秦孝文王的王后华阳夫人,同样拥有权柄。 当年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异人,为了讨华阳夫人的欢心。 不仅穿着楚国的服饰去见她,还特意改名嬴子楚。 子楚,楚之子也。 嬴异人的母后并非华阳夫人,而是夏姬。 最后便是昌平君、昌文君等人。 所以说,秦楚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秦国朝堂上,楚人掌权者甚多。 说完,秦楚之间的联系后,又简单提到秦始皇对楚人的态度。 因为,昌平君的反叛,魏冉与芈戎的掌控朝堂,以及宣太后与华阳太后的权势滔天等前车之鉴。 所以,秦始皇特别担心楚人会在大秦的朝堂之上,卷土重来。 一直提防着楚人。 赵高回忆起这些场景,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像是老师上课时的课外拓展一般。 可回忆里接下来的一幕,却是让赵高浑身一震,余光暗瞥向胡亥。 回忆中,原赵高说完这些之后,便不再多言,而胡亥却若有所思道: “我记得兄长扶苏的母后,好像就是楚女……” 赵高发誓,原赵高说这些真的就是一些拓展而已,并没有什么其他心思。 否则,他之前遍寻原赵高记忆时,肯定能察觉到其心思。 可是并没有。 这说明,原赵高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是真的很听话以及忠心。 只有在秦始皇死后,发现有漏洞可循,才心生歹毒之念。 但凡秦始皇活着一日,哪怕一时,其都不敢造反。 不是说其胆小,而是秦始皇有王霸之气,可镇压一切宵小。 回忆完毕后,赵高心中暗道: 这胡亥方才还说寻我并无他事。 这么大的事,还不算事? 赵高可不相信,胡亥只是无缘无故的顺嘴提那么一下而已。 果然,见赵高迟迟不说话,胡亥再次道: “我记得,兄长扶苏的母后就是楚女,而且父皇一直都未立皇后。” 赵高看向胡亥,他忽然发现胡亥的野心似乎不小啊。 不会是被原赵高的话给勾引的吧。 其实,胡亥想隐晦表达的事情并不是没有道理。 有人曾猜测,秦始皇驾崩前,所留遗诏,并不是让扶苏登基,而就是胡亥继位。 赵高根本就没有篡诏! 原因就是,扶苏的母后是楚女,秦始皇担心楚人再次把控朝堂。 毕竟,新皇继位,肯定要依靠外戚。 再者,就是担心楚国的遗老遗少,拿扶苏与楚国的关系做文章。 这点倒是有实证。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取张大楚国之意。 打着就是项燕与扶苏的名号。 你说你举着项燕的名号,还情有可原。 因为项燕乃楚国名将,并且为楚国战死沙场。 可拿扶苏的名号,这跟你“张大楚国”有什么关系? 再者,皇帝一般都不会让太子出外监军或带兵打仗。 有些皇帝甚至自己御驾亲征,留太子监国。 这种惯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 甚至于,派太子出征反而被视为君主想搞死太子的举动。 比如晋献公派太子申生出征,里克劝谏: 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令行禁止,如果太子出征,事事都禀报皇帝,就会没有治军的威严。 而如果太子独断专行,全不禀报皇帝,就显得不孝顺。 所以,太子并不适合领兵出征。 除了从扶苏这一方面分析外,还有便是秦始皇对胡亥的宠爱。 秦始皇出巡,胡亥想要同行,秦始皇便同意了,而其他皇子就没有这样的待遇。 当然,也有人反驳,如果胡亥是合理继位,为何要将所有兄弟姐妹全部诛杀? 如果说,杀扶苏、杀蒙恬蒙毅,是担心他们“起兵造反”。 那将所有兄弟姐妹一个不留,这是几个意思? 赵高顾左右而言他道: “臣有些记不清了,再者楚国早已覆灭,再考虑这些也无甚意义。” 赵高现在完全不想参与到这种事情当中。 他只想一门心思搞秦始皇心态。 不管是扶苏登基,还是胡亥继位,只要秦始皇的遗诏上选谁,他就支持谁。 因为,即便秦始皇驾崩,但只要做符合其心意的事,他依旧能获取好感度。 而且,比活着的秦始皇好感度更容易获取。 这是赵高的亲身试验。 唉,赵高到现在还以为秦始皇死了,他还能获取秦始皇的好感度呢。 赵高倒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秦始皇会诈死骗他。 因为,在古代,一个皇帝联合一个御医,诈死欺骗一位臣子。 这种事,想想都觉得有些荒诞。 而秦始皇联合夏无且,诈死甚至连遗诏都写好了,就为了骗一下赵高? 赵高他何德何能? 需要秦始皇玩这么大的? 总不能说,秦始皇感觉赵高想要造反,所以诈死来试探一下其忠心吧? 这种说法,简直比说赵高是穿越来的,更让人不敢相信。 赵高就是因为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才没有联想到秦始皇会诈死骗他。 如果,他胆子大一些,猜想秦始皇跟他一样,也是穿越而来的。 说不定,就有可能推断出秦始皇之前在右北平郡是假死。 不过,这并不现实。 因为,要是秦始皇也是穿越过来的,别说什么早就已经改变了大秦,甚至改变了世界。 关键是,他干嘛还要假死呢,直接干赵高不就完了。 秦始皇干个人,还需要磨磨蹭蹭? 直接上就行了。 根本就不需要在意被干之人的感受!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973/118970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973/1189708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