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年代好孕,换嫁后娇娇被婆家爆宠 快穿:总有不怕死的想虐我 重生之港岛豪门 巨兽灾变,幸好我提前进化哥斯拉 修炼的仙不对劲 三年出狱妻子出轨?一无所有的他原来手眼通天! 黑莲花公主驭夫手册 国策 从零开始打造阴曹地府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对于贫苦百姓,朱元璋怜悯。 而对于贪官,朱元璋从来都是严惩不贷。 为了规范臣子的行为以及严惩贪官污吏,朱元璋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肃贪法令: 只要官员贪污60两以上的银子,斩立决。 若贪污的数量不足60两,亦有相对应的惩罚。 诸如鞭笞、脱官服、发配边疆等。 可谓严苛。 据记载,于洪武十九年,一共发榜派官了364位进士监生。 一年后,这些人被杀6人,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358人。 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一个都没能幸免。 而这只是朱元璋在位期间惩罚贪官污吏的冰山一角。 根据史料,朱元璋在位31年的时间里,被杀的贪官污吏超过了15万人。 平均下来,每年被处决的官员有近5000人之多。 如此庞大之数目简直令人咋舌。 由此亦可以看出,在朱元璋手下当官,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也确实如此,有一个很出名的事就可以佐证。 据说,朱元璋修筑城墙,其担心墙砖的质量问题,于是便想了一个很绝的方法。 那就是每个砖上面都要刻上名字。 这个名字,包括墙砖经由的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的名字。 甚至连这个基层的具体负责人也要把名字写上去。 如此一来,在验收的时候,即便是出了问题,也能知道是谁的责任。 这么做的结果便是,不仅无人敢贪污了,且每块砖都造的十分的认真。 也就是在这种朱元璋强力的监管下,明朝基本没有豆腐渣工程,所有的建筑质量都非常高。 比如说,这个中华门就修建了21年,直到后世也非常的坚固。 而后世很多人贪墨上亿,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对着镜头痛哭流涕。 殊不知,因这些人的敛财,导致了多少人、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有些贪墨者竟还担心坐了十几年牢后出来的养老问题。 却从来没有想过,因其贪墨,导致多少人活下去都是奢望。 人的自私自利在这一刻提现的淋漓尽致,是如此的血淋淋。 扯得有点远了,与其讨论这些贪墨者,不如多聊聊那些在历史上流芳者。 还是说回范从文吧。 话说,范从文犯下死罪,朱元璋依照惯例审问了范从文。 在这之前,朱元璋并不认识他,首先便问其姓甚名谁,籍贯在哪,祖先是谁? 范从文便说自己姓范,苏州吴县人。 在得知范从文竟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后后,一向残酷冷血的朱元璋竟动了恻隐之心。 在思考半晌之后,朱元璋就对当时办理此案件的官员说饶恕范从文。 还给了他额外五次免死机会。 而这一切都只因范从文是范仲淹的后代。 连朱元璋都对范仲淹如此尊崇,足见范仲淹的人格魅力。 不只是寻常人与帝王对范仲淹推崇,便是打家劫舍者亦是尊敬万分。 野史记载,范仲淹另一位后人范希荣遭遇了土匪。 匪徒不经意的问范希荣的姓氏。 范希荣说他姓范,是范仲淹的后代。 就因这后半句话的补充,竟是救了他一命。 这位匪徒在听到范希荣乃是范仲淹之后,直接将财物全部归还给了他,并且放过了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世间能有几人,能有如此心志,不愧是范文正公。 诸如范从文与范希荣,这些便是流芳百世之人的待遇,惠泽后人。 当然,也有反例。 有流芳百世者,自然也有遗臭万年之徒。 比如秦桧。 据说,秦桧也有一位后人,名叫秦大士。 其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23岁时在江南贡院考中举人,38岁进京赶考。 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的第43位状元。 足见其天资不凡。 在清朝考中了状元,还需要皇帝的钦定。 没错,秦大士是清朝人,并且当年主持殿试的皇帝就是“康乾盛世”里的乾隆。 乾隆直接就问秦大士:“你祖何人?”, 秦大士闻言,当时听有些慌,因为他也知秦桧是出了名的大奸臣,是个人都不喜。 如果他回答自己是秦桧的后人,说不定不但不会被录用,还可能要被杀头。 可是如果不告诉乾隆实情,日后追究起来,那也犯了欺君之罪。 秦大士想了一会,方说: “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且还继续道,之所以有秦桧的奸臣,是因为当时天子赵构昏庸无能。 现在天子是您,又怎么能会出现奸臣呢? 乾隆这位喜欢听好听之言的皇帝,听到这句话以后非常高兴。 直接钦点秦大士为状元。 秦大士有感于秦桧的所作所为,便到岳飞墓前题对联曰: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其意为:因为秦桧的缘故,自宋朝以后,人们取名都羞于取“绘”这个字。 而秦大士也因为自己姓秦,和有秦桧这个祖先而感到惭愧。 其实啊,赵高倒是觉得,若是这秦大士能如秦桧一般,背刺大清甚至覆灭大清,那姓秦也无妨了。 说不定都能顺便洗白一下秦桧。 毕竟,近些年来,已经有一种论调,说真正害死岳飞的应该是宋高宗赵构。 否则,若是赵构不点头的话,秦桧怎能就凭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便能随随便便杀了岳武穆? 所以,跪着的四座雕像里,应该再加一个宋高宗。 宋高宗才是主谋。 其他四人只能算作从犯。 在这种论调下,若秦大士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活埋了大清朝。 届时,虽说也许还会有“人从宋后羞名桧”这种论调。 但不会再有“我到坟前愧姓秦”了。 甚至后人还会以“秦”为荣。 被秦桧糟蹋的“秦”,算是被“埋葬大清朝”的秦大士给板回来了。 嗯,这算是祖宗借了子孙的光。 赵高想到这,蓦的一顿,“大秦”这么好的姓,竟然被秦桧给搞成这样,也不知道秦始皇知道了,会作何感想。 赵高现在是越来越把自己当做一个“老秦人”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8973/118972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8973/1189725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