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寻找界石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仙子请自重,我有家室 心动预警:赌王千金她不讲道理 海贼:灭门之仇,杀光天龙人! 末世:我把丧尸当耗材 玄幻之我的宗门亿点强 帝尊的小祖宗 春夜失陷 开局系统助阵,我赶海都爆桶赵勤赵平 星灵之石 我成了校花女神们的共享男友叶星凡

林场挨着林场,为了区分就是在边界上放置界石或拉线。但是线容易被野兽冲断,界石容易被生长的植被覆盖,再也早不到。 如果不是清楚林场边界的人,走过去根本找不到。 “徐主任,江主任,摆脱你们了。可千万不能让我们林场的地少了一块。”赵宽说。 森林面积太大,一个界碑南北左右几米的误差,就可能让林场丢了几十、上百亩地。 有时候,发现邻边林场发现界碑的位置移动了,还能引发两个林场之间的矛盾,双方直接隔山对骂,怎么难听怎么骂。 所以往往是周围几个林场约好同一时间寻找界石,有问题隔山对喊,避免矛盾。 “寻找界石”的事是林业局最重视又最艰巨的一件事,需要几个人在山里转二十多天,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 徐主任点头,知道事关重大。 大家将所有东西打包好。赵宽夫妇在林业局守家,李明夫妇回家休息,一个礼拜后回来替换赵宽夫妇。 江焱与杨忠宝一人背一个五十斤的大包,跟着徐主任进山。 第一天,三人体力都还可以,赶到歇息点休息。周围的景色都很熟悉。 第三天,三人感到微微吃力,时常能看到野兽的粪便与痕迹。 第五天,大家开始感到吃力,进度慢下来。他们赶到第一个界碑的地方。 三人在界碑附近转了一圈才发现被猕猴桃腾缠绕的界石。 “这可真要命。”江焱看着猕猴桃腾条,这种攀附型的藤条吸附力惊人,想要从藤条下扯下被包裹的界碑非常要命。 只是几年没来,界碑已经被藤条包裹了。 “只能砍了。”徐主任开口。 江焱与杨忠宝拿起砍刀对着藤条一通砍,也只砍断的外面的皮,藤条里的材非常韧,不容易砍断。 绕着界石砍了一圈,只是少了一层绿。 江焱盯着石头叹一口气,“之后的日子不吃油,介意吗?” 杨忠宝看一眼徐主任,不敢说话。 江焱从包里拿出一瓶食用油,倒在石头上,点燃火。 火在石头表面开始燃烧。 江焱与杨忠宝不断捡干枯的枯枝丢进火里,火包裹着界石烧了二十分钟,终于看到藤条的断裂。 之后再看,便轻松多了。 将界碑打扫干净,将附近的野草与枯藤清扫一遍,摆放好。 三人赶往下一个界石。 界石与界石之间相差几十公里。三人绕着山林行走,很快感到体力劳累。 晚上,三人在木屋(林场会在里面安置小木屋,方便调查)生火做饭。 徐主任坐在地上,撸上裤条,用力捶着自己的腿,甚至在火前烤一烤。 江焱正在将最后一块饵块切块,丢进锅里与米一块水煮。再配一点赵宽夫妇自己腌制的“鸡枞菌”,也是人间一美味。 但这种美味很快告罄。 江焱瞥一眼徐主任尽是老年斑的腿,“老寒腿吗?” 徐主任点头,“很多年了。发作得时候痛得厉害,唯一的好处是当天气预报。”现场播报,“明天有场大雨,就不赶路了。” 杨忠宝在附近找吃的,“主任,我找到了好东西!”他掏出了一堆金色的菌子,炫耀似得昂着下巴。 “哟,干巴菌。在哪儿?我也去捡。”徐主任准备起身。 江焱立即起身,“我来。” 干巴菌味道很香,江焱只吃过,没见过。更别提,他们的菌子已经要没了。 杨忠宝放下袋子里的菌子,抓着空袋子跳着往山里跑,“跟我来。” 江焱抓两个空袋子跟着跑,很快看到杨忠宝说得宝地。在枯草地上乍一看,什么没看到。低头仔细瞅,就能抽到这些沉甸甸的“宝贝”。江焱见到菌子就抓。 “那些已经老了。”杨忠宝指着银白色的菌子,“我们的袋子没那么多,不要老的。这里反正有很多。” 江焱点头,跟着杨忠宝去抓菌子。 枯木桩、草下、甚至树洞里,扒一扒就能看到这些菌子。 即使不吃,这些菌子也能卖一些菌子。 江焱看到杨忠宝抓着青色像是绿锈的菌子,“这也能吃?” 在他的概念里,五颜六色、看起来有毒的就是有毒。 “这是青头菌。”杨忠宝教育,扒开针叶找到一片黄色的菌子,“这是牛肝菌。” 江焱抬头,才注意他们来到了一片松针林。 杨忠宝在地上不断捡宝,抓起一个红色的菌子跑到江焱面前,“江主任,看。”他用手抠着菌子的菌伞褶面,抠得地方缓缓变青。 “哇。”江焱看得惊奇。 “这是红葱菌。红葱菌见手青。这个季节不常见的。” 虽然生活物质条件差,但这片林场物产丰富。江焱呆在森林中经常看到不曾见过的物种。 似乎每一个云南人都掌握着如何寻找与鉴别野生菌的能力。 江焱跟着杨忠宝兜了三袋子回去。回去正好锅里的饭也好了。在外面正吃着饭,树叶上的雨点掉入碗里。 雨点“哗哗”而下,三人匆匆抓起锅进屋躲雨。 木屋失修,很多地方滴着雨。 木屋中间生得火很快被上面的雨水滴落,火总是不大。 徐主任的“天气预报”很准,这场大雨下了一整晚也不见停,第二天早上又刮了一阵急雨,三人在潮湿的木屋里挤了一晚上,都冷得要死。 早上收拾东西,杨忠宝掏出袋子,“糟糕,袋子进雨了。菌子坏了。” 菌子不立即吃或晒干,碰水后会发潮腐烂,而且烂得很快。 江焱感慨,“好可惜。”他真得不想吃白米饭。三个人背了五十斤米、十斤饵块和十斤面条。若是没有菌子下饭,只能自己打点野味。 “刚下了大雨,等会。晚上去捡,又会有一堆新的菌子出现。”徐主任安慰。 新长出的菌子不一定是好吃的菌子。 “我捡了好多干巴菌。”杨忠宝叹气。他也等着吃菌子。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三人顺着原来的路继续往前赶路,走到昨天采蘑菇的松林中。 “这里怎么有瓶子?”江焱疑惑,捡起地上的瓶子。瓶子里有不少水。 装有水的瓶子在森林里不亚于一个打火机。被阳光照射后,水瓶形成放大镜,能够引起明火。在这种松林里最为要命。 “那是什么?”杨忠宝指着远处的水坑。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9108/119437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9108/119437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