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唐:我的日不落帝国 > 第98章 农桑之事,岂能儿戏

第98章 农桑之事,岂能儿戏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明:开局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隐婚后,我竟成了豪门萌宝的亲妈 摊牌了,嫡女是个全系天才 风流少帝 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 海贼:拳御天下 对弈者之孪星 修仙行纪 不敢相信,大娘子躺成一品诰命 镇天殿免费阅读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某地发洪水,那么当地的粮价一定会暴涨。 更何况还是拥有八十万人口的长安,粮食涨价肯定是迟早的事。 但情况却出人意料,长安的粮价一直都很稳定。 就当长安民众以为受朝廷赈灾政策影响,长安城内的粮价已经稳定下来。 但没料到稳定的势头只维持几天,长安的粮食开始大涨价。 早上精米的价格还只要六文钱一斗,下午长安城内不少粮铺,直接将价格涨到六十文一斗。 足足涨了十倍!! 如果朝廷干预的话,粮铺也有对策,直接闭门歇业。 很快,世家所掌控的粮铺,全部都挂出粮食售罄,闭门歇业的告示。 如此一来,自然引得城内其他的小粮铺,粮价大幅度上涨。 人心惶惶之下,还是发生了抢购潮。 谁让世家们在东西两市,安排不少仆人散播粮食短缺的消息。 唯一让长安民众感到心安,那就是东西两市的皇家粮铺,价格象征性的涨了一文钱。 虽然如此,但排队购粮的人实在太多,直接将两市堵得水泄不通。 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杜如晦、裴寂、萧瑀等人,身着便衣在长安城内视察粮价。 看着几十家闭门歇业的粮铺,李世民的脸都气绿了。 来到隐蔽处,他咬牙切齿道:“辅机,世家们依旧不肯开门吗?” 长孙无忌苦笑着道:“陛下,他们给出的回复是受洪水影响,粮食很难运抵长安城。” 李世民看了看杜如晦,他连忙躬身道: “陛下,得益于太子前年在北营修建的粮仓。单单依靠官仓放粮,应该能维持两个月。” 裴寂脸色肃然道:“该死的世家,连国难财也要发。官仓放粮容易,但想再次蓄满官仓,只怕......” 萧瑀摸着美髯道:“陛下,裴相说得很对,手有存粮心中不慌。长安的粮食供应,不能完全依靠官仓啊。” 李世民当然明白这一点,问题是现在世家明摆着要发国难财。 “都想想,针对此事到底该如何破局?” 萧瑀眼神一动,立即笑着道:“陛下您难道忘了,太子殿下其智近妖,他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李世民心中微微一叹。 说起来他这个做父皇的,确实有些不合格啊。 “走,一起去蓝田府邸,朕好久没去蓝田逛逛了。” ...... 今天是个好日子,难得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长乐与她的几个姑姑,早就憋不住,一直吵着让李承乾带她们出去玩。 长乐撒着娇道:“哥,你就带我们出去转转嘛,天天憋在家里都快生锈了。” 丹阳公主直接跳到李承乾的背上,贝齿先咬口他的耳朵,恶狠狠道: “高明,现在连姑姑的话都不听吗?” 她的年纪与长乐差不多,两人关系很要好。否则以长乐护犊的性格,早就生气了。 李渊乐呵呵看着她们打闹,心里直感慨年轻真好。 “要不等等?如果没猜错的话,父皇应该马上就要过来。” 李渊冷哼一声道:“别管那个逆子,皇爷爷陪你们一起出门转转。” 李承乾也想出门转转,蓝田虽然地势较高,灞河两边不少农田还是被淹了。看書菈 他想在封地里试种水稻,刚好将此事给办了。 见哥哥点了头,长乐开心得直接跳起来。 “耶!!刘瑾,赶紧准备一下。” 半刻钟后,一帮人乘着七辆四轮马车朝着东边的驰道行去。 一上马车,长乐与汝南便将窗户口的两个位置霸占了。 出城堡没多久,长乐惊疑着道: “咦,这条路什么时候修好的?” 李渊顺着长乐手指的方向,发现城堡到蓝田的路全部硬化,变得十分的好走。 “高明,这条道什么时候修的,朕怎么不知道?” 李承乾显摆着道: “湖广熟天下足。此道连接荆襄古道,如果修好的话,我大唐日后再无粮食之危。” “如果不是方便父皇东征高句丽,大唐的第一条铁路,应该是连接荆州啊。” 从太子府邸往东,去蓝田县治所的路上,有处小村子叫沙河村。 李承乾此次出门目的地,便是沙河村。 很快,车驾来到了沙河村。得到消息的村正,早早领着百姓们在村子口迎接。 “参见太上皇,参见殿下!” 行完礼后,看着村正与村民们惴惴不安,李承乾宽心道: “让他们都散了吧。另外,孤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村正躬身道:“回殿下,老儿早就准备好了。” 等李承乾转过头,他的两个妹妹与六个姑姑,已经像鬼子进村一般。 不是在撵狗狗,就是在追小鸡仔。 一旁村民的脸上,并没有什么不愉的神色,相反他们开心得眉飞色舞。 “高明,长乐丹阳她们如此皮,怎么感觉村民们一脸的开心?” 李承乾脸皮抽搐两下。蓝田县的民众谁人不知,他李承乾的赔偿最起码都是十倍起步。 “带路吧,水稻还是第一次在关中尝试。如果成功的话,汉中与巴蜀都可以大力推广。” 在村正带领下,几人很快来到沙河与灞水交界的地方。 看着已经竖起来的水车,李承乾不由得满意点点头。 说起来,此时官吏的执行效率,真的挺不错的。 李承乾感慨着道:“趁着时节还不算晚,让他们下地插秧吧!” 得益于李承乾这些年不停的招工,关中老百姓对太子非常的拥护。 一个不仅能让他们吃饱饭,甚至一个月能吃上四顿肉,如此贤能的太子殿下,他们怎能不拥戴。 不用村正吩咐,一个个干劲十足的插着秧。 李承乾与李渊两人,躺在太监搬过来的躺椅上,晒着太阳。 看着农田里健妇们满头大汗,李承乾于心不忍地将村正喊过来: “留出一亩空田,采用抛秧法种田!” 村正一头雾水,种水稻插秧还是太子告诉他的,他哪里懂什么抛秧法。 李承乾只得将抛秧法告诉村正,然后笑着道: “孤其实也不是很懂,这不弄一亩田试试嘛。成功了更好,以后你们种水稻省不少人力。失败了也没关系,不过是一亩地而已。” 李承乾的话音刚落,脑袋被李世民打了一下: “高明你又胡闹,农桑之事岂能儿戏?” 李世民口若悬河,将李承乾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此刻,李承乾总算明白,原身以及几个兄弟为何要造老爹的反。 早就看李世民不爽的李渊,趁李世民不注意,一脚踹在他屁股上。 “噗通!!” 李世民直接滚进稻田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945/12983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945/129830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