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好惨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世界游戏化,我有直死魔眼 萌宝六岁半:她被祖先英烈团宠了 重生七零:狠戾军官被我撩红眼 剑临诸天 家族太无敌,逼得系统黑化升级 前夫滚远点,小心我动胎气 大明:箱子里的榆林军户混入官场 霍总白天唯物,晚上帮老婆接算命 京门春 在逃生游戏装嘤嘤怪[无限]

“天道轮转,哪有永远强大的事物存在,只需后人奋发便是了……世人执念深重,细想想又何必强求——” 朱厚熜也同样在观察着这位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佛道一体的君王。 虽然名义上对面算起来是自己的祖宗,但是二人都没有急于相认。 毕竟已经时过百年,就算是直系子孙百年不见情分早已疏远,更何况这两个仅仅是名义上的亲属,算起来今天才是这二人第一次相见。 想到那些繁琐的礼仪,两人都不由得庆幸这是在战场上,大可一切从简。 否则光是一个见面仪式都不知道礼部要薅掉自己多少头发翻阅典籍弄到什么时候去。 “你能为正德那孩子复仇,雪成化弘治之耻,我很感激,无论他人怎么说,我都觉得你干的不错——” 朱厚熜和朱棣两人目光交汇。 听到这位降魔祖师勉励的话,朱厚熜有些意外。 显然朱棣口中的沉睡和明廷中许多知情者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至少若是杨廷和知道朱棣对于张太后的背景和对付孝武两代皇帝的手段知道的一清二楚。 是绝对不敢把朱棣诈尸当成威胁朱厚熜的手段之一的。 毕竟到时候朱棣真从长陵诈尸出来,先砍谁我真的不好说。 显然他很清楚自己沉睡的百年内发生的许多事情。 并不是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 不过似乎,即使知道明廷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他却并不能随意出手,相助自己的后人,渡过危机。 “分内之事罢了。” 朱厚熜听到此言,微微点头。 这并不是虚言,也不是谦虚。 论起来,朱厚熜除了和兴献王府的那一大家子人还有些骨头情亲在。 你说和正德弘治这些明朝皇帝? 真不熟真不熟—— 朱厚熜说是为前几任皇帝复仇,才不惜挑起和海族的战争,也要囚禁张太后,灭其全族。 不如说是他早就对明廷沉沦百年,妖魔乱政,朝野不安,天下万民沦为邪魔口粮的局面不满已久。 他的道德感让他不可能接受这些异族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条件和盟约。 他不可能无视此刻天下正在发生的一切可怕之事,数以万计的妖魔盘旋在大明境内,要求人类以同类的血肉供养,贪官污吏侵吞国财,联合士绅,凌虐百姓,视同类为血食蝼蚁。 朱厚熜的道德感让他根本不可能接受和这些以人类为食的异族共治天下的提议。 况且朱厚熜以藩王入继大统。 至于跟这些盘踞京城数百年的异族邪魔决裂可能会在首都引发的混乱。 朱厚熜表示,京中文武百官勋贵豪望我又都不认识,你们爱杀就杀好咯! 反正我大明有的是人,总有人能继承爵位接替官职,继续维持帝国运转。 不就是你杀完我我再来杀你吗? 谁怕谁啊! 不过此话,听在朱棣的耳中就是另一個意思了。 尤其是两人同为藩王继任大统,都克服了诸多的困难,都和文臣闹得很不愉快。 相比于其它的明朝皇帝,彼此之间更有几分惺惺相惜的意味在其中。 “若是明廷天子都能像你一样,国家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朱棣闻言,见朱厚熜话语不似作假,感叹的说道。 两人又互相吹捧了一番。 朱棣表示大明有你真是如天之幸,我大明中兴有望啊! 朱厚熜则表示都是当初你和太祖皇帝定下根基好,要不然咱们也不好操作不是。 两人谈话间不像是长辈和晚辈,倒像是在长辈引荐下早有耳闻远房亲戚。 见面都少不得一番相互吹捧。 不过很快,两人都不约而同回到了眼前之敌。 “不知此人到底是何来头,竟有如此手段?” 朱厚熜以三阳玄火护体,一边尝试以秦王剑破坏其面前的阵箓,问道。 听到朱厚熜的问题,朱棣脸色凝重的注视着面前那个无论两人如何攻击,都能在瞬间恢复如初,并进行反击的身影,答道。 “我也只是有些猜测罢了,不过如今看来,永乐时期平定唐赛儿之乱时,这家伙恐怕未出全力——” 朱棣招来雷火组成的龟蛇不断锤击面前尸解仙招来的符箓。 这位已经与真武大帝融为一体的明廷天子此时面色凝重的望着不远处的那个衣袂飘扬的神仙光影。 他抬手,天空之上北斗之星闪烁不定。 九天凌冽之风吹来,伴随着军马的嘶鸣和兵戈碰撞的鸣响。 此时的他一改在朱厚熜面前温和的形象。 在众人面前,他又恢复了曾经那个征伐天下,横扫四海八荒的无敌真君。 万马千军各族猛士不远万里,冒着被地方官吏通缉追捕的风险,投入他的麾下作战。 与他一同分享那奉天靖难的无上荣光。 “你可知东晋时期的王恭之乱?” “略知……” 朱厚熜看着身旁这位以武力夺取天下的马上天子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腰间。 但那柄熟悉的真武荡魔剑却并不在自己手边。 朱棣皱了皱眉头,但还是伸手,安抚身后躁动不已的三军鬼兵。 对于王恭之乱,朱厚熜了解倒也不多。 只知道是晋朝南迁之后。 南方豪族之间围绕着最高权力爆发的一场极为惨烈的内战。 王恭,殷仲堪乃东晋孝武帝亲信,当时司马道子执掌朝政,威胁皇权。 于是孝武帝任王恭为青兖二州刺史、郗恢为雍州刺史、殷仲堪为荆州刺史,用以藩镇之力量拱卫王室。 但在公元396年,也即是太元二十一年,孝武帝被后宫的张贵妃所杀,因为是猝死,并未按照以往的惯例留下辅政大臣,国政便彻底落入司马道子的手中。 而第一次王恭之乱也由此产生。 公元397年,王恭借口讨伐司马道子亲信王国宝之命帅军向健康挺进,直到司马道子下令将处死王国宝之后才休兵。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9452/208290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9452/208290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