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兵败如山倒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极致掌控 再听这老六唱的歌,我就是大冤种 开局签到大帝修为,打造不朽宗门 让你去好声音,没让你出道当明星 仙朝 我在修罗场里狂飚演技 穿书后,我获得了反派系统 不怕雷劈的石头仙 签到十年,我被绝色师姐曝光了 每次写文都要换马甲

在后面的苏克萨哈还没来得及追上鳌拜的步伐,就看到鳌拜已经朝后面撤退了。 他当机立断,命令部队给鳌拜退回来的骑兵让路。 他率领步兵上前顶住明军的进攻。 连骑兵都顶不住“鸳鸯蝴蝶阵”的攻击,你一个步兵拿什么来顶。 这时候的神机营已经全营换上了燧发枪。 效率提高了很多。 清军根本就无法抵抗。 很快,清军士兵犹如风吹麦浪,开始成片成片的倒下。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我不打了,我投降!” 这句话一下子就推到了多米诺骨牌,清军士兵纷纷丢盔弃甲。 这些士兵很多都是鳌拜用非正常手段征来的。 看到前面的弟兄排着队送死,他们可不是傻子,看到有人投降,那还等什么。 兵败如山倒。 苏克萨哈在后面提着刀,看到谁后退就杀谁。 可如潮水般的人,四面八方涌来,他又能杀多少。 苏克萨哈知道,自己辛辛苦苦守了近一年的南京,只怕要拱手让人了。 他骑在马上看了看黑压压一片的明军,叹了一口气,开始往南京回撤。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你退我进,吴三桂下令,给我追,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南京城。 一边是颓唐溃败的清军,一边是士气高涨的明军。 孰胜孰劣,一目了然。 退回南京城的鳌拜的苏克萨哈现在没时间划分责任。 因为他们发现,当初鳌拜带来的五十万人加上苏克萨哈原有的三十万人,此刻竟然还剩不到一半。 其实这很好理解,鳌拜带来的那些人,基本上是鳌拜用刀架在脖子上征来的。 人数虽多,可质量不行。 除了八旗,那些人不过是一些民夫而已,根本就没法和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对抗。 苏克萨哈虽然也有三十万人,可是明军攻南京城攻了近半年。 虽然最后苏克萨哈守住了南京城,可他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几乎折了近十万人。 这次鳌拜偏要出城打仗,有连累他损失了几万人。 他是敢怒不敢言。 吴三桂看到清军龟缩在南京城里不敢出来,他可没有等人的好习惯。 夜里,他命部队开始强攻南京城。 妈了个巴子的,我就不信拿不下这座小小的城池。 “轰隆隆”“轰隆隆”几声爆炸声惊醒了勉强闭眼的鳌拜。 他大惊,这时候刚好士卒来报:“王爷,明军开始攻城了。” 可是还没等他赶到城墙之上,就有人哭天抢地呼喊:“明军已破城,明军已破城!” 只见城外火光冲天,并还夹杂着枪炮声。 那么,其他人攻了半年都没攻下的南京城,为何吴三桂一夜就拿下了呢? 主要有三点。 其一,清军军心涣散,士气低沉,而明军火气很旺; 其二,清军炮弹早已打光,明军可以肆无忌惮地就来到城楼之下; 第三,吴三桂从广州带了样好东西来。 这是永历专门叫钟洵研发的地雷,他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万人敌”。 这玩意不像之前的地雷,它长得很精致,约一个成年男性拳头大小,不但声音大,马力也大。 经过测试后,“万人敌”杀伤半径五米左右,放置在地上引爆,能炸出三十厘米左右的坑。 这个威力,足够清军喝一壶了。 而南京城的城门,就是用“万人敌”炸开的。 鳌拜和苏克萨哈知道南京已失守,两人一合计,撤吧! 他俩一刻也没敢耽误,带着众将士,很快就撤到了长江边上。 鳌拜来之前就命人在长江上筑了一座浮桥,并在桥的两侧派重兵守卫,方便他的骑兵通过。 还好这里没人,两人转身看了看火光冲天的南京城,叹息着摇了摇头。 渡江! 这次渡江撤退的人马也不少,足足有几万人。 鳌拜和苏克萨哈等人的八旗撤走之后,场面开始混乱起来。 人人害怕明军的追兵,渡江的人争前恐后,你推我搡,很多人被嚎叫着推入江中。 怕什么来什么。 这时候,郑成功的水师来了。 打了这么久,他的水师一直没派上用场。 有的人天天有炮打,炮膛都快磨平了;有的人只能打枪,炮管都快生锈了。 今夜,让我们来猎杀那些陷入黑暗中的人吧! 郑成功本来早就应该来到南京城后的浮桥这里。 可是狡猾的苏克萨哈附近水域放置了不少水雷,这些水雷给郑成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吴三桂等人在前面攻城的时候,郑成功边骂边排雷。 这才导致慢了一点,让鳌拜和苏克萨哈有时间渡江逃跑。 此时看到清军你争我抢地正在渡江。 郑成功一声令下,毫不客气地就朝浮桥发射炮弹。 要知道,郑成功的水师这几年几乎就没停止过战斗。 他不断打,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郑成功在大明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了荷兰和葡萄牙的先进技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更适合明军的战舰。 有的战舰不但体型巨大,破坏力也很惊人。 船上冷兵器和热兵器交替配置。 常见的有佛朗机炮、火铳、火箭、弓弩等。 更离谱的是船上还设有机关,打仗时可以诱敌登船,开动机关,使敌从上层落入中层刀板钉板中。 除了建造战船外,明朝时期还有了严格的战舰编队制度,当时战舰有二十多种。 功能丰富,种类繁多。 有负责放哨的、有负责骚扰的、有负责冲击的、有负责自杀式袭击的等等。 水师不出,谁与争锋。 面对如此强大的无敌舰队,那些惊慌失措渡江的清军基本上毫无抵抗力。 郑成功命舰队瞄准浮桥,用佛朗机炮使劲轰。 “轰轰轰”几声炮响之后,郑成功便下令停止攻击。 这时候就没必要浪费炮弹了,清军自己会杀死自己的。 果不其然,明军几发炮弹打过去之后,为了活命的清军士兵便开始自相残杀。 有人被挤了掉进水里,那些侥幸没掉下去的士兵只有拼命地抓住浮桥两岸的绳索。 在生死存亡面前,人性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桥上的人开始用刀砍那些抓住绳索的手指。 落水声“扑通扑通”响个不停,整个桥上桥下惨叫连连,哀嚎遍野。 浮桥,顾名思义就是用绳索连接起来浮在水面上的简易桥。 这样的桥是很脆弱的。 很快,蜂拥而至的人让浮桥不堪重负。 终于,在某个士兵挥刀砍在绳索上的时候,浮桥再也承受不住,绳索应声而断。 众人落水,惨叫声戛然而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9665/121346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9665/121346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