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建设宝岛湾湾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越七十年代之米虫生活 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 我是德系战车道学校队长 农民将军 红警系统第一部之统一蓝星 女扮男装后,我成了修仙界万人迷 昆墟 00后老板上岗,全网心态炸裂 四合院:笑傲江湖的警察 我带修仙大能来种田

看到揆一的身体被明军砍得四分五裂,老叮害怕了,他吓得双腿抖如筛糠。 心里不住地安慰自己。 还好自己很明智的投降了,要不然此刻估计也被砍成几块丢海里喂鱼了。 为了活命,他连忙找到郑成功,表示愿意献出这些年他搜刮的所有财产,只求郑成功留他一命。 郑成功把这事报给了洪兴。 洪兴想了想,觉得荷兰这些战舰船炮很厉害,有很多地方咱大明可以学习和参考。 要是都把他们杀了,遇到问题还得再找翻译,万一遇到一个二把刀翻译,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留着他的命吧,把他的钱财都充公,把他和随他一起投降的荷兰士兵都编成一支队伍,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船舰的建造和火器的研发。” 郑成功领命而去,他怕去慢了一点老叮的脑袋就被杀红了眼的明军士兵砍了。 毕竟值一百两银子。 得知大明皇帝没有杀自己的打算之后,老叮长舒了一口气。 生活嘛,在哪都一样,荷兰就不回去了,安安心心在这住下吧。 洪兴皇帝在郑成功以及众将士的簇拥之下,正式登上湾湾岛。 千百年来,他是第一个登上湾湾岛的帝王。 吹着湿湿的海风,看着天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场景,洪兴内心激动不已。 湾湾人民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此次打败荷兰人,是皇上亲自带队。 欣喜地湾湾百姓箪食浆糊以迎王师。 他们把洪兴和郑成功围得水泄不通,一个个都想亲自看看皇帝是不是长了三个脑袋六条手臂。 洪兴骑着高头大马,在影密卫和锦衣卫的保护之下,任意接受湾湾百姓那炽热的目光。 在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中,洪兴来到了湾湾城。 他听从郑成功的建议,把湾湾城改为东都,并立即准备巡视湾湾。 巡视之前,洪兴突然想起他的“日月潭”,便问“湾湾通”何斌日月潭在哪里? 何斌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回皇上,什么是日月潭?” 洪兴一拍脑门,才想起来,日月潭是三百年后才叫的名字,现在估计还只是一个小水潭。 既然还没有,那我就建造一个吧! 就这样,登台第一件事,洪兴竟然是要造日月潭。 他这皇帝当的。 这个何斌,我们得好好介绍一下。 可以说,如果没有何斌的帮助,这次收复湾湾就不会那么顺利。 何斌当初是郑成功他老爹郑芝龙的部下,早年间就跟着郑芝龙到处“做生意”。 后来就留在湾湾谋生。 这个生意自然不是什么正经的生意。 因为郑芝龙当时是赫赫有名的海盗头子。 后来,郑芝龙投降明朝,顺利上岸,把屠刀对准了海盗。 颇有点“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的意思。 何斌本来也打算投奔从良了的郑芝龙,没想到半路被海盗抓住了。 额……这…… 看来何斌的选择是对的,这些海盗真该打。 他侥幸逃脱之后,又回到了湾湾。 这时候的湾湾已经被荷兰人占据了。 回到湾湾的何斌一琢磨,自己除了能干海盗,好像也没有什么手艺,怎么办呢? 现在干海盗风险太高,所以海盗这条路行不通。 思来想去的何斌决定放下屠刀,拿起书本,学习荷兰语。 得亏他有一个聪明好学的脑袋。 这一学,竟真让他学会了荷兰语,顺利的在荷兰人那里找了个班上。 逐渐取得了荷兰人的信任,于是被任命为通事。 通事,类似于外交官,翻译官这一类的职位。 永历九年(1655年),郑成功下令禁止沿海周边港口与荷兰人通商。 这条政策差点要了荷兰人的老命。 很快荷兰人就吃不消了,他们找来何斌,让他带着大量财物去找郑成功谈判。 何斌虽然曾经干过海盗,但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帮荷兰人干活这些年,他看到湾湾百姓被荷兰人任意欺凌,随意屠杀。 他早就痛恨在心。 见到郑成功之后,他建议郑成功收复湾湾。 这个建议挠到了郑成功的痒处。 两人一拍即合,何斌负责探查地形,测绘地图。 郑成功则暂时答应荷兰人不再封锁港口。 等到时机成熟,何斌就和郑成功里应外合,一举拿下湾湾。 回去之后的何斌一边画地图,一边暗中扣留荷兰入库的白银。 这事没持续多久,一年多后,就被荷兰人发现了。 何斌退还了他扣下的数十万两白银,还被荷兰人罚了个倾家荡产。 他自己也被荷兰人严加看管了起来。 这点小问题可难不倒聪明绝顶的何斌。 他借着元旦之夜,大摆宴席请荷兰总督们赴宴欢饮。 席间他假装不胜酒力,悄悄从后门溜出来,坐上他事先准备好的船,在潮落之前,逃出湾湾,朝厦门飞驶而去。 郑成功看到何斌献来的地图,大喜。 后来因为收复南京,进攻天津等等,这事暂时就耽搁了下来。 直到这次进攻湾湾,何斌才被起用,可谓功不可没。 百废待兴的湾湾需要大力建设。 巡视湾湾一圈之后洪兴发现,书上说的“宝岛湾湾”果然名不虚传。 这里土地平坦,沃野千里,而湾湾地广人稀,高山族同胞对土地的利用率很低。 这真是一个屯田养兵,移民垦荒的好地方。 既然如此,那就开干吧。 反正自己这次带了五万人马过来,这么多的优秀劳动力,动起来。 在开始之前,洪兴皇帝和郑成功以及何斌开会讨论了一下。 针对湾湾目前的情况,出台了一套“湾湾大开发”详细步骤。 其一,普查人口; 其二,划分土地; 其三,鼓励留垦士兵与当地人通婚,增加人口; 其四,传授先进农耕技术; 其五,加强文化建设; 其六,鼓励将士和官员把家属迁来湾湾。 湾湾不大,人口普查和划分土地几个月就完成了。 对于那些躲在大山里的少数民族,洪兴也没有实行“一刀切”政策。 而是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湾湾大开发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洪兴也没有忘记由荷兰人刚刚组成的“船舰枪炮研发组”。 他派人跟着这个研发组,好好学习荷兰人先进的知识,势必要把他们高精尖的技术吃干抹净。 为他以后南下征服各国打基础。 洪兴三年十一月,眼看湾湾大开发已经基本走上正轨,大明皇帝洪兴也就没必要继续呆在这里。 他决定启程返航。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9665/121347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9665/121347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