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有人敢造反?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浮世绘:人间异事 我在现实世界武道加点 驴大宝的种田修仙记 青藤凡修记 太爽了,道爷我被漂亮女鬼包围了 还好,我重生了 [综武侠]黑店日常经营中 穿进男频文,她搞钱修仙带飞反派 替嫁夜,病娇老公在我怀中沦陷 神话世界求生,我有万物合成鼎

有了大明皇帝在后面撑腰,郑成功的对外航海事业再也没有任何人能阻挡。 欧洲国家在全世界横行霸道数百年,那是因为我大明对此不屑一顾。 想当年郑和下西洋,这一路上心情好的时候,还会给那些国家送礼。 当然,他的心情一直都很好。 这在老外看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今时不同往日了。 全世界那么大的一个蛋糕摆在那,谁规定只能你们吃我们不能吃。 这回我不但要吃,我还要打包带走,拿回家吃。 你不服? 不服可以,咱们比划比划,你赢了你吃,我赢了我就去你家吃。 郑成功回去后兴奋得几夜睡不着,差点忘了他要给洪兴准备返京的事情。 洪兴三年十一月十日,大明洪兴皇帝朱由榔从湾湾出发,在郑成功的陪伴之下,乘船朝厦门驶去。 郑成功这次回来,一是护送洪兴返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来拉人过去湾湾垦荒种地。 因为他带过去的那五万士兵以后要跟着他去海上做生意。 湾湾那么肥沃的土地,没人耕地就太可惜。 船只刚到厦门,就看到耿继茂率一众官员早已在岸边焦急等待。 洪兴吩咐郑成功去做他自己的事,后面的路,他打算走陆路回南京。 洪兴刚落地,耿继茂就扑过来跪在洪兴面前大哭。 “皇上,老臣冤枉啊!” 众人看到耿继茂这样,一个个都不敢说话。 洪兴也早就从影密卫那里得到情报。 耿精忠疑似谋反。 洪兴看着跪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的耿继茂,脸色沉了下来。 “先回去吧。” 随即起身上了影密卫为他准备的马车。 一行人匆匆赶路,在途中上,洪兴也从影密卫口中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耿精忠这小子是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 自打天津之战后,明军除了在云南平定土司叛乱打了几仗,境内几乎无战乱。 这对耿精忠来说太煎熬了。 洪兴安排他巡防黄河,这事他干的很不错。 因为只要哪里有架打,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黄河周边的土匪、强盗、流寇一听到耿精忠的名字,个个夜里躲在被子里流眼泪。 因为这小子对待土匪的手段,连土匪看了都直哆嗦。 有一次,他听说湖广境内有一股恶匪,官方剿了好几次始终没有剿清。 这事让耿精忠知道了。 他眼里闪着精光,兴高采烈地带着他那一万多人,也没向朝廷请示,直奔土匪的老窝。 要知道,此时他主要负责河南区域的黄河巡防。 未经请示就擅离职守,还动用如此大的兵力,后果很严重。 湖广的匪首听说耿精忠不远万里来照顾自己,吓得他直接投降。 耿精忠得知后非常不爽,我来就是要打你们的。 我都没打你们就投降了,那我不是白来了。 他把土匪一千多人全部斩首示众。 其余匪首用绳子绑住,骑着马拖拽而死,惨烈至极。 杀完人之后,他又带着他的人马,若无其事的回去了。 这事可把太子朱慈煊气得不轻。 他给了耿精忠一个严重警告,罚了他一年的俸禄。 耿精忠不以为意,只要有架打,罚点款没什么大不了的。 巡防黄河的时候,他也经常趁着夜色,大雾天、暴雪天等极端天气,悄悄渡过黄河,跑去大砍大杀一番后又溜回来。 这次所谓的谋反,也是因为耿精忠带着他的一万人马,夜里巧渡黄河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他消失了! 至今已经有五天了,杳无音信。 太子朱慈煊知道后大吃一惊。 急忙把跟他一起负责巡防的尚之信叫来了解情况。 尚之信主要负责山东一带的黄河巡防。 尚之信得知耿精忠渡过黄河之后就消失了的消息,整个人快疯了。 如果这小子真的投了清朝,那大明这次就要遭殃了。 一万大军其实对于此刻的大明来说,不算什么。 可问题是,这一年的黄河巡防,耿精忠对黄河每一处细节了如指掌。 一但他带领清军南下,黄河几乎无险可守。 守什么守,他耿精忠就是黄河守将,那跟回家有什么区别。 如果真是这样,大明危矣! 太子朱慈煊不敢怠慢,立即调集兵力,让李定国、刘体纯和尚之信在河南、山东两地陈列重兵。 另一边也派人去福建,召耿继茂即刻进京。 你儿子造反了是因为你这个做老子管教不严,赶快来南京。 命令刚到福建,耿继茂也接到湾湾那边来的通知,皇上要回来了。 他也就留在厦门等着洪兴。 听完影密卫汇报的情况,洪兴仔细思索了一番断定,耿精忠不会反。 他没有反的理由。 耿精忠年轻小伙子很容易冲动不假,但并不代表他没脑子。 眼下清廷在喀尔喀蒙古和大明的夹击之下,日渐式微,他投了过去又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更何况,他只带了一万多人过去,这点人对于清廷来说,杯水车薪。 根据他一贯的尿性,他这次大概是渡过黄河潇洒去了。 只不过估计路上遇到了硬骨头,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才耽搁了。 静观其变吧! 皇帝这边没啥事,耿继茂那里却已经面如土色,心如死灰了。 他这辈子,老子造反,现在儿子也不甘寂寞,也起兵造反。 既被老子坑,又被儿子坑。 啥也不说了,等死吧! 没想到洪兴还宽慰耿继茂。 “没事没事,耿精忠这小子估计是迷路了,过几天他就回来了。” 耿继茂知道皇上是在安慰他,只能在一旁唉声叹气。 稍事休息之后,洪兴也没在厦门多停留。 即刻启程,带着耿继茂,又往南京继续赶路。 三日后,洪兴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洪兴皇帝终于在颠颠簸簸中回到了南京。 这马车太硬了,一点也不舒服,回去之后洪兴打算好好改进一下这些车。 顺便检查一下蒸汽机造的怎么样了。 太子率百官来南京城外冒着大雨迎接。 洪兴挥手砍掉那些繁琐的礼仪,直奔南京城。 太子和众臣看到皇上脸色不善,知道这次他要发飙了。 朱慈煊也忐忑不安地跟着他老爹,一路上不敢言语,回了南京城。 毕竟在他监国期间出了这么大的事,他难逃其咎。 大殿之上,洪兴正襟危坐,直直地盯着汇报作业的太子和噤若寒蝉的百官。 整个宫里只有太子的声音在回荡。 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9665/121347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9665/1213471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