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康熙的抉择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逆宠仙缘 我靠舔狗逆袭系统在末世无限返利 黑光病毒入侵漫威宇宙 满唐红 万界虚空游 全球游戏:这些技能别太荒谬! 宠妻无度:首席总裁太双标 重生后,这侯门佳媳我不当了 龙族重启 半岛造星师

鳌拜率领二十万大军迅速往回撤。 大军分为两路,一路十五万人马朝宣府(今河北张家口)进发。 负责阻击李定国的大军。 剩余的十万人左右则跟着他回北京。 此时的清廷还完完全全不知道他们将要面临的危机。 鳌拜突然回京,众臣不解。 这老小子是不是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只见鳌拜几乎是哭着扑倒在大殿之上。 大家从来没见过鳌少保如此失态。 难道是打了败仗? 不对啊,打败仗鳌少保才不会困呢。 估计是他家进盗贼了。 他从神宗定陵里掏了那么多宝贝东西,若是丢了那么一两件,确实也会要了他的命。 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因为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将要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皇上,蒙古大军已被李定国打败,早就跑草原去了!李定国此刻正在率领大军朝北京扑来!皇上,我大清危矣。” 鳌拜的话一字不落地进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 蒙古铁骑不是号称“草原收割机”吗? 这是二十万大军啊,怎么会败得如此之快。 就算是二十万头猪,明军抓三天都抓不完! “皇上,老臣冒死建议,请皇上立即出关吧!” 鳌少保声泪俱下,满脸悲切。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什么?出关!怎么可能? 在北京住的好好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全国到处走,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现在你鳌少保却要我们跑回去大山里喝西北风。 那破地又没有什么娱乐节目,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们不去。 又不是买新房子搬家。 那些大臣平时不敢拿鳌拜怎么样,但这时候得抓紧时间阴阳怪气一把。 “鳌少保此言差矣!蒙军败了就败了,你手里不是还有二十多万人马吗?怎么不好好在在外阻击明军,反而跑回来劝皇上移驾,你这安的什么心! 众人拾柴火焰高。 眼看有人开始怼鳌拜,大伙也就放开了嘲讽。 “哟,鳌少保这是打败仗了要跑路吧!” “话说八道,鳌少保英明神武,怎么可能打败仗。他可能是怀念在关外喝西北风的日子了!” “哈哈哈哈!” …… 整个朝堂之上气氛很活跃。 也是,无知者无畏。 等大刀架在他们脖子上的时候,不知道这些只知道舞文弄墨的文人们还笑不笑得出来。 这种时候的鳌拜根本就没心思收拾这些平时三捶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文人们。 战争的残酷他看在眼里,那堆积如山的尸体,那眨眼就没了的手臂,那遍地鲜血的战场无一不在告诉他。 今天这个局面,已经是极度凶险了。 如果皇上继续留在北京,万一自己不敌明军。 以洪兴这个有仇必报的性格,大清绝对要亡。 谁来也不好使。 只有劝皇上赶快撤出山海关,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皇上,李定国不日就抵达宣府,李来亨很快也会从沧州追上来。我们手里所有的兵力,也不过四十万人,如果硬碰硬,只怕京师难保啊!” 鳌拜并没有危言耸听。 李来亨虽然打了败仗,但他手里差不多还有十万人。 到时候北京被两头夹击,这日子估计不好过。 洪兴四年四月(1665年),这一年,康熙十一岁。 自小生长在深宫大院的康熙并没有见识过战争的残酷。 对于他来说,死亡只不过是一串伤亡数字而已。 只是看到平时嚣张跋扈的鳌少保此刻满脸急切,他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丝危险。 怎么办? 生存或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在下面看热闹的大臣们。 这些不知轻重的大臣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 不能走! 鳌拜力陈其中利害,说得老泪纵横。 “皇上,据我得到的消息,明朝洪兴皇帝此刻已经到了济南,他手里还有一支十万人的精兵。再不走,只怕咱们就走不了了。” 十一岁的康熙不知道要怎么办。 他把目光转向了他的祖母,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一介女流,虽然也时不时地垂帘听政。 但更多的主意,还是得靠康熙和顺治留下来的顾命四大臣。 顾命四大臣中的苏克萨哈还在监狱里踩缝纫机。 其他三人又几乎是鳌拜的人。 兜兜转转,问题又来到了鳌拜这里。 康熙知道,这个时候,还是需要他点头。 走还是不走,太难做决定了。。 此刻大军压境,如果他一走,势必会影响军心。 到时候大伙一看,好家伙,老板都跑了,大家还有啥好打的,都降了吧! 那祖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断送在自己手里。 这是康熙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了。 如果不走,继续留在北京城。 李定国和李来亨手上三十多万人,再加上洪兴手里的十万精锐。 四十万人,这是一锅夹生饭,不知道清军能不能吃下去。 众臣在下面焦急地等待着康熙拿主意。 康熙在大殿上看着下面众臣那火辣辣的眼神。 急得直冒汗。 让一个十一岁的小朋友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这真是太为难他了。 康熙的心“砰砰砰”地跳着,感觉下一秒就要蹦出来。 他用力拧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让自己镇定下来。 朝堂之上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在等着皇上开口,等着皇上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 康熙站了起来,无奈的摆了摆手。 “走吧!”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瞬间就炸了锅。 “皇上,不可啊!” “皇上,这一走,我大清就危险了!” “请皇上三思啊!” 康熙被这山呼海啸般的反对声吓到了。 不走,留在这里全都得死。 你们想死我不拦着你们,反正我是要走了。 “朕去意已决,各部门速速下去准备,明日出关,刻不容缓。” 他站在大殿之上看着这些乌烟瘴气的文臣们。 这些人打仗不行,搞事情倒是一套一套的。 “鳌少保和遏必隆率领清军即刻阻击宣府明军和即将围攻北京的李来亨部,退朝!” 康熙一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大清帝国终究还是要断送在他手上。 他怕再待一分钟,自己就会虚脱倒地。 他才十一岁,就要把如此庞大的帝国命运交在他手上。 他手里掌握着无数人的生死。 如果这个决定错了,也许将会又是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如果这个决定他选对了,那么或许这些人的命运将会再一次被改变。 真的是这样吗?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9665/121347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9665/121347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